遠古巨型玉米或許可以改變糧食匮乏問題,工業也將隨之突飛猛進

探索微光 2024-05-04 11:53:41

科學家發現一種6米多高的巨型玉米,據說它可以拯救世界人口糧食危機問題,這也許是你見過最奇怪的植物之一了。這種玉米最奇特之處正是因爲它擁有手指狀的部位是它的氣根子,懸挂在離地面數米的地方,並且不斷地滲出粘液,疑似橡膠樹産出的橡膠。然而,這種奇怪的巨型玉米竟然可以拯救世界,這又是怎麽回事呢?①巨型玉米的傳說與發現!

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是全球大部分玉米的發源地,每年的收獲季節,都會舉辦盛大的玉米節。在上世紀70年代,一些當地的農民對其他人說,我們鎮上的玉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植物部分長得很高,有時還會流油,比世界上任何一種玉米産量要高得多。

到了1980年,這個傳說就傳到了科學家們的耳中,在好奇心驅使下,他們成立研究小組前往實地求證,看到眼前的場景之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看到了一些神話般的巨型玉米。通常的普通玉米,能長到兩三米高就已經算得上精心呵護了,而這裏的玉米,可以長到6米多高,簡直就像是童話裏面走出來的作物。但是産量也確實比普通的玉米要高一些,科學家們就立即著手組織研究團隊,與當地的人一起開展合作研究。

時隔多年,他們終于揭開了巨型玉米的奧秘,這個巨型玉米是當地保留了千年的古老品種,一直屬于高度秘密保守者,這些玉米體內共生著許多種固氮菌群,這些細菌通常只在土壤中被發現,當玉米進入快速生長期時,它們的氣根就會分泌出一種非常非常黏的膠質,幾乎是隔絕了空氣,創造出適合這種固氮細菌工作的低氧環境。固氮細菌們,直接會將大氣的氮轉化爲植物可吸收的形態,爲巨型玉米提供它們生長所需的80%以上的氮。巨型玉米就會根據自身的生長進程,自由地調節這種膠質的劑量,確保每一個階段都能夠獲得適量的氮。②玉米馴化史,死亡海域的形成!

這樣的機制,對于科學家們來說,跟科幻小說一樣不真實,他們認爲巨型玉米就是農業研究的聖材,如果能夠破解巨型玉米的密碼,那麽我們就能夠實現玉米自由。世界將因此而改變,這裏,就不得不提到玉米的神奇馴化史了。二戰之後,用來制作各種武器的這種硝酸铵的量有些過剩,美國人發現這種化合物,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玉米的産量,但是蛋白質和葉綠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快速生長的限制器,空氣中78%都是氮氣。但是除了大豆,其他的植物都無法直接利用大氣中的氮,而用硝酸铵生産的氮肥就是打開限制器的鑰匙。

化肥,很快就被廣泛運用到農業當中,這卻無意中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全球各地開始出現死亡海域,這些海域中富含過量的營養,導致大量的海藻增生,魚類和其他的生物在其中就會窒息,死亡場面如同地獄一般。目前已知的死亡海域超過了400個,面積還在不斷地擴張。其中最爲嚴重的就是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墨西哥灣,罪魁禍首就是氮肥,畢竟它不是植物自然合成的。它的機制類似于填鴨植物,大多只能夠吸收一半,對産量的增益也已經上限,剩下的,滲入地下水,進入到地球的海洋系統,破壞了生態環境,甚至改變氣候。③巨型玉米和傳統農作物的神奇區別!

巨型玉米自行固氮,意味著農民幾乎不用購買使用任何的人工肥料,就能夠讓作物的産量突破生長上限,不僅節省了一大筆的開支,還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氮肥汙染的問題。有研究指出,玉米一開始是具備固氮特性的,不過在人類馴化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這項功能。

8700年前的古墨西哥人馴化了一種類似于大刍草的野草,這個就是玉米的祖先。種植玉米時,古代的美洲文明走上了巅峰,瑪雅人甚至認爲人是用玉米造出來的。1592年,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後,歐洲人將玉米作爲戰利品帶回家,再從絲綢之路、印度和東南沿海三條不同的路徑傳入中國,這也是我們國家各個地區對玉米都有不同稱謂的原因。東北它叫苞米,山西地區則叫玉米棒子,廣闊的中原俗稱苞谷,閩南語叫做番賣。玉米在傳播的過程中,品種經過不斷的改良,如今已經不僅僅作爲糧食了,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用途。

④種植巨型玉米工業可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我們來看看人類在玉米統治下的一天,早晨醒來,你需要掀開玉米纖維做的杯子去刷牙,擠一點含有食用糖醇的牙膏,食用糖醇是用玉米澱粉加工而成的。早飯再來一碗玉米粥,搭配一杯牛奶。當然奶牛的飼料主要也是玉米。如果你有些感冒的話,還得來片感冒藥,我們吃的西藥中99%碘酒成分都是玉米澱粉做的藥劑。開車出門,燒的是玉米乙醇,進了玉米澱粉膠粘劑造的樓,辦公用的紙也是玉米稭稈造的。午飯再來一份炸雞和快樂水,雞塊裹的玉米粉,炸雞用的玉米油,快樂水裏面的糖也是玉米的糖漿。晚飯,吃的是玉米粒炒黃瓜丁兒,就一碗玉米排骨湯,晚上看電影放松,來一份玉米做的爆米花,喝一杯玉米釀的燒酒。

如今呢,整個世界都被玉米這種農作物深深地影響了。2016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約爲3811.9萬公頃,已經相當于整個日本的國土面積了。2022年玉米的産量呢,已經達到了2.77億噸,玉米已經成爲了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世界上玉米産量最高的是美國,2022年的總産量爲3.49億噸,占全球玉米總産量的30%。

據估計,一個美國人一年要吃掉12kg玉米産品,普通美國人的體內70%的原子都來自于玉米。如果大規模地種植巨型玉米去自行固氮,帶來的深刻改變是難以想象的,但遺憾的是,巨型玉米,目前還沒有得到推廣,究其原因是它們需要更大的空間和更長的生長周期。與當前的工業化規模下的玉米並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科學家們正在試圖讓他們與其他的品種雜交,希望能夠保留固氮特性。現階段,已經成功地將生長周期縮短至一半,或許很快就會有自形固氮的雜交玉米品種出現,如果這種特性的模式能夠被複制,未來也許會有超高産量的固氮小麥、固氮水稻的出現,不僅能幫助人類徹底地解決糧食匮乏問題,也能讓工業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這就是巨型玉米拯救世界的關鍵所在。

26 阅读:7478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9:14

    我江蘇豐縣直接把這叫棒子……

    五木辰心 回覆:
    河北大部分地區也是稱爲棒子
    用戶13xxx49 回覆:
    我老家歡口的!
  • 2024-05-06 17:06

    韓國人要申訴,不許把玉米再叫棒子,因爲他們己經申遺了!

  • 2024-05-05 15:45

    我河南山東野叫玉米棒子不叫苞谷

  • 2024-05-07 10:04

    玉米在粵西叫蕃包粟,玉米含油量太高,動物吃的都很肥,人類的腸胃差,不能好好的消化玉米,

  • 2024-05-06 07:28

    珍珠粟

  • 2024-06-12 12:16

    怪不得老家也叫棒子,都是從山西大槐樹那遷移出來的[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14 11:16

    我廣西的叫苞粟

  • 2024-05-07 16:20

    我河南老家叫玉镂

  • 2024-06-15 20:23

    作者在說什麽?

探索微光

簡介:探索科技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