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和馬超到底誰更厲害?依據正史分析,兩人根本就不在同一檔次

史書淩軒閣 2024-03-27 20:17:23

趙雲,字子龍,有“常山趙子龍”之美譽。他身姿矯健,氣宇軒昂,劍眉星目間流露出不凡之英氣。長坂坡一役,他單騎救主,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令敵軍膽寒。其勇猛善戰之姿,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而其忠誠之心,更是日月可鑒,爲蜀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馬超,字孟起,被譽爲“錦馬超”。他英勇無畏,武藝超群,馳騁沙場,所向披靡。潼關之戰,他以一己之力,大破曹軍鐵騎,威震天下。歸順劉備後,他更是如魚得水,爲蜀漢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其豪情壯志,猶如烈火燎原,令人敬仰。

《三國演義》裏,馬超在潼關之戰把曹操殺得割須棄袍,發出了“馬兒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的悲歎。

由此可見,馬超此戰所表現出來的骁勇,給曹操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趙雲也很厲害,長坂坡上七進七出,挑了曹營戰將五十四員,一戰封神。

曹老板站在高處,遠遠看著趙雲矯若遊龍的身姿,驚呼道:“這是誰的部將,怎麽比呂布還猛?不行,我必須要活得!”

結果曹老板的愛才之心一起,卻給了趙雲機會。

趙雲雖懷揣阿鬥,單騎獨對千軍萬馬,卻全身而退了,還搶走了曹老板的青釭劍。

關于三國武將排名的那個順口溜,據說原本是“一呂二馬三典韋”,後來變成了“一呂二趙三典韋”。

也就是說,趙雲取代了馬超的位置,這有沒有道理?

但爲何趙雲偏偏能壓馬超一頭?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馬超

我們就先來分析一下三國演義中趙雲和馬超兩人的武藝。

趙雲,英勇善戰,戰績顯赫。少年時,他與大將文醜激戰六十回合而不分勝負;單騎沖入敵陣,瞬間斬殺高覽、鞠義,威震四方。他曾與許褚鏖戰三十回合,難分高下;在漢水救援黃忠時,更以一己之力對抗張郃、徐晃二人聯手,終使二將敗逃。

年近古稀,他仍勇武不減,一人連斬五將,令人驚歎。最爲人稱道的,是他在長坂坡一役中,單槍匹馬殺透重圍,奪得青釭劍,斬殺曹軍將領五十余人,英勇無比。此外,他在東吳接應諸葛亮時,于波濤洶湧的江面上一箭射斷帆繩,箭術之精湛,令人歎爲觀止。縱觀趙雲一生,雖無與絕頂猛將交手的記錄,但其勇猛善戰之名,已然永載史冊。

馬超,骁勇善戰,威震四方。他曾三回合將張郃擊退,展現出不俗的武藝;十回合內,他又將于禁擊敗,更顯英勇非凡。在與曹洪的交鋒中,馬超五十回合未能取勝,可見其對手亦非泛泛之輩。

馬超在與許褚的單挑中,兩百回合戰得難分難解,彰顯了其卓越的武藝。此外,他還與已過巅峰之年的張飛鏖戰兩百回合而不分勝負,足以證明其非凡的戰鬥力。綜合來看,馬超與趙雲相比,雖無明顯的優劣之分,但其勇猛善戰之姿,亦是天下少有。兩人在《三國演義》中,皆爲難得一見的武藝高手,令人敬仰。

正史中的馬超、趙雲

在正史的記載中,馬超與趙雲的形象,實則與《三國演義》所描繪的頗有出入。

很多讀者都覺得,馬超可是威震天下的一方諸侯,而趙雲不過是個保镖而已!

說趙雲是“雜號將軍”都擡舉他了!

如果你真的這麽認爲,只能說你懂點曆史,但是不多!

馬超,雖被譽爲威震一方的諸侯,然其性格卻顯得頗爲沖動,有勇而乏謀,甚至因此導致了家族的悲劇。

相比之下,趙雲則顯得更爲穩重,一生忠誠履職,其勇武與智慧並存,贏得了劉備與諸葛亮的深深信賴。

馬超的潼關之戰,並未如《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樣,馬超骁勇如天神下凡,打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

相反,正史中的記載是曹操在這場戰役中占據了上風,使馬超陷入了困境。

馬超實在打不過曹老板,只能投降,可馬超的投降請求也遭到了曹操的拒絕。

換句話說,曹操分分鍾拿捏馬超。

更爲悲劇的是,馬超的沖動行爲導致了其父馬騰、兄弟馬休、馬鐵以及全家老小的被殺。

因爲馬超舉兵攻打曹操的時候,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曹操手底下。

這一切都使得馬超的形象在正史中顯得頗爲黯淡。

可以說他沒腦子,簡直就是缺根弦的傻缺。

而趙雲,則是一位在正史也有著出色表現的將領。

趙雲在劉備入川時,率領麾下士卒成功攻取了蜀道十二郡中的兩郡,顯示出其出色的軍事才能。

在漢中之戰中,他更是以少勝多,用數十騎兵沖殺曹軍大陣,並在漢水擺空營之計,使曹軍死傷慘重。

這一戰績被劉備贊譽爲“子龍一身是膽”,足以看出趙雲在戰場上的勇猛與智慧。

此外,趙雲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也表現出了出色的指揮才能和冷靜的判斷力,成功帶領部隊在不利的情況下安全撤退。

更爲值得一提的是,趙雲在蜀漢擔任了“中護軍”這一重要職務。

中護軍掌管禁軍、選拔考校武將、監督管制蜀漢武將等重要職責。

這一職務的任命足以看出劉備與諸葛亮對趙雲的信任和器重。

2 阅读: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