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運動熱度高,康複醫學科醫生來支招→

上海黃浦 2024-05-23 11:40:36

日前,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的比賽在黃浦濱江成功舉辦,比賽吸引衆多高手齊聚申城,爭奪精彩紛呈。市民在欣賞精彩比賽的同時,參與度也空前高漲,但是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輪車、霹雳舞這些項目極具風險,容易造成多種運動損傷,如擦傷、拉傷、扭挫傷、脫臼、骨折等。

對于想嘗試這些項目的市民,九院黃浦分院康複醫學科負責人顧曉丁醫生專門給出了一些實用小貼士:

做好熱身

熱身是准備活動的核心,包括有氧熱身運動、動態拉伸、基礎肌肉活動以及關節活動等,通過熱身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頻率,激活肌肉,增加關節的靈活性,使身體逐漸進入運動狀態,減少受傷風險。

飲食准備

運動前2小時不要進食,運動前不要喝大量的水,建議小口飲用少量生理鹽水。

裝備配置

檢查運動裝備是否齊全、合適,包括運動服裝、鞋子、護具等。確保裝備能提供足夠的保護和舒適度,避免運動過程中因裝備問題而受傷。

心理調適

運動前一天晚上應盡早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運動前避免過于激動或緊張,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助于更好地投入運動。

如果運動時不慎損傷,正確的緊急處理對于減輕傷害程度、促進康複至關重要↓

止血與清潔傷口

對于出血的傷口,首先應立即進行止血。可以采用壓迫止血法,用幹淨的紗布或手帕輕輕按壓傷口,盡量保持壓力穩定,避免用力過大加重傷口。止血後,應對傷口進行清潔,用生理鹽水或清水輕輕沖洗傷口周圍的汙垢和血迹,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冰敷與冷敷處理

在受傷後的初期,應對傷處進行冰敷或冷敷處理。冰敷可以縮小血管,減少出血和腫脹,同時降低疼痛感。可使用冰袋或冷凍的濕毛巾進行冰敷,每次持續15一20分鍾,每隔2一3小時重複一次。注意避免冰敷時間過長,以免凍傷皮膚。

擡高患肢促循環

對于下肢受傷的情況,應將患肢擡高,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可以使用枕頭或折疊的毛巾墊高患肢,使其高于心髒水平。擡高患肢時應確保舒適,避免過度拉伸或壓迫傷處。

固定傷肢防移位

對于骨折或關節脫位的運動損傷,應立即進行固定處理,以防止傷肢進一步移位。可以使用繃帶、紗布等物品進行簡單的固定,保持傷肢的穩定。固定時應注意松緊適度,避免過緊導致血液循環受阻。

疼痛緩解與觀察

在緊急處理過程中,如疼痛難忍,可適量服用非處方藥進行疼痛緩解。但需注意,藥物並非萬能,且存在副作用和禁忌症,務必按照說明書或醫囑使用。同時,要密切觀察傷處的病情變化,如疼痛加重、腫脹擴大、出現異常感覺等,應及時就醫。

避免熱敷與按摩

在受傷初期,切忌使用熱敷或按摩等方法處理傷處。熱敷可能加重出血和腫脹,而按摩則可能加重組織損傷和疼痛。應等待傷情穩定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熱敷或按摩等康複措施。

及時就醫不拖延

運動損傷的緊急處理只是初步措施,真正的康複需要專業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因此,在緊急處理完畢後,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醫生會根據傷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盡快恢複健康。

顧曉丁介紹,康複醫學科在處理運動損傷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物理治療作爲運動損傷治療方法之一,在急、慢性運動損傷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由于理療具有非藥物(或藥物劑量極小)、無創的治療特點,因此,理療治療運動損傷的優越性十分明顯。利用理療手段可以解決急性運動損傷中的許多問題。

例如:紫外線療法可以治療皮膚擦傷;冰療可以及時消腫和止血;磁療可以消除關節腫脹、積液;解決急性炎症的物理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均可緩解急性運動損傷導致的疼痛問題。理療手段同樣可以解決慢性運動損傷中的許多問題。如超聲波療法治療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慢性運動損傷並預防軟組織粘連;石蠟療法促進瘢痕軟化;間動電流療法、幹擾電流療法、調制中頻電流療法均可引起運動神經及肌肉興奮,並緩解疼痛。

記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編輯 / 張姗

圖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