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薛蠻子的父親,53歲擔任統戰部副部長,高風亮節一身正氣

悟空談曆史 2024-05-15 08:33:29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的主力部隊踏上了長征之路,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紅軍都參加了長征,也有一部分紅軍選擇留守蘇區,堅持遊擊戰爭,他們的艱苦程度絲毫不遜于長征。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當年的留守紅軍之一,他的名字叫薛子正。留守蘇區期間,薛子正繼續與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新中國成立後,薛子正擔任了北京市副市長、統戰部副部長等職務。那麽,薛子正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

薛子正出生于1905年,重慶市梁平區人。早年時期,薛子正曾在武昌、南京等地讀書,他廣泛閱讀進步書籍,逐漸覺醒了愛國主義思想,並開始參加各種愛國運動。1925年,薛子正考入上海大學學習,也是在這所學校期間,他加入了共青團。1926年,薛子正轉爲正式黨員。

入黨之後,薛子正積極宣傳我黨的革命思想。1927年,他被派到蘇聯,進入東方大學軍事訓練班學習,不久後又轉入列甯格勒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薛子正返回國內,他也被派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成爲紅軍的一名團長,此後薛子正參加了贛東北根據地的曆次反“圍剿”以及中央根據地的第五次反“圍剿”,並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守蘇區,堅持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薛子正先後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重慶辦事處工作,他堅持我黨既獨立自主,又聯合抗日的統一戰線政策,做了大量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不僅壯大了我軍力量,而且還促進了抗戰的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薛子正留在華北一帶從事革命工作,擔任華北軍政大學辦公室主任等職務,不僅爭取了大批愛國人士的幫助,而且還爲前線輸送了很多優秀人才,爲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薛子正留在北京工作,擔任了北京市副市長,主要負責城市管理工作,他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爲首都的建設與改造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了群衆的生活幸福感。同時,薛子正還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改造工作,鞏固了新生的政權。

在這之後,薛子正又擔任了國家經委副主任,繼續投身新中國的經濟建設。1958年,53歲的薛子正被調到統戰部,擔任了統戰部副部長。任職期間,薛子正積極做好少數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爲建設祖國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1966年,十年浩劫開始後,薛子正也受到了沖擊,而且薛子正對造反派迫害老革命幹部的做法深惡痛絕,也極爲憤懑,他與造反派進行了堅決鬥爭,保持了一個黨員的高風亮節。同時,薛子正還是個一身正氣的老革命幹部,他力所能及地保護其他幹部,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頑強樂觀的心態度過了那段特殊的曆史時期。

粉碎“四人幫”後,薛子正又擔任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他也不顧年老體衰,繼續投身祖國的各項事業建設,並積極獻言獻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80年,薛子正因病去世,享年75歲。值得一提的是,薛子正的兒子名叫薛蠻子,曾投資過多家公司,是一名天使投資人。

1 阅读: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