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家電市場的拼搶要慢下來了!

家電圈 2024-05-19 09:43:26

不適合自己的商戰,能不參加,不就參加;沒有價值的訂單和用戶,能不搶,就不搶。在當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家電市場上所有企業和商家的商戰爭奪步伐,都要適當慢下來。學會在慢中取勝,因爲慢也是一種快。

文劍||撰寫

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也搶不來!

進入二季度以來,面對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市場只是“局部區域、少數品類”有點戲,大部分品類和商家出貨一如既往地低迷;面對已經開啓的618年中大促各種搶先購、預存增值等活動,硝煙不斷、價格血拼,衆多家電廠商除了焦慮就是無助和迷茫。

一是市場不去搶,感覺不對;搶了半天,搞不好還是虧,感覺更不對;二是這種市場走勢和局面會一直這樣下去,還是熬上兩三年就有新局面出現,誰也不知道答案,大多數只能選擇埋頭等待?三是這一輪商業亂戰到底有沒有盡頭?價格低、卷得狠,貨賣不動錢還賺不到,到底爲誰忙碌,又爲誰操心?

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家電圈也不知道。但是,在接下來的企業經營和商業爭奪中,家電圈卻認爲,一些家電廠商的步伐和節奏卻可以慢下來。既可以選擇“以退爲進”,也可以尋找“以慢制快”的手段和策略。就是,大家是時候要換一種活法和打法了!

慢是一種狀態,關鍵要調節好節奏和認知

現在這種市場局面,不少商家直言:我真的是沒辦法再去努力、再去瘋狂拼搶了。一些工程項目和用戶訂單,只要達不到預期的盈利點,就果斷放棄,不做。

因爲,就算搶到手,忙活了半天,對于那些價格斤斤計較的客戶,也根本留不住。只要有價格更低的,他們隨時會找別人,也不是未來廠商可以持續交易的對象。

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上述商家表示:現在才發現,目前的家電市場和用戶需求環境下,很多時候慢半拍,其實也沒啥損失。一些老用戶、老關系的單子,只要能養活團隊,能發工資和開支,就足夠了。費勁搶來的單子,也賺不到多少錢。

現在,很多“打了雞血”的商家同行們搶半天,最終也只是收獲了焦慮、焦躁,留下了一地雞毛。市場不可能永遠這樣,有經銷商直言:我們要保留實力,更要守住品質和服務的底線,不能將“子彈”全部打光了,更不能將信譽和口碑都透支了。以後,再想搶就沒機會了。

慢是一種學問,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

現在主流市場的爭奪,基本上就是京東、天貓兩大巨頭的“絞殺”。無論産品、品牌資源,還是價格、促銷資源,企業已經說了不算,完全以這兩大零售平台的意見爲主導。有經銷商告訴家電圈,今年以來不少企業的市場經營節奏和商品促銷政策,基本上被大渠道“綁架”了。

兩大平台不只是有線上的自營網店,還在發力線上的直播電商、內容電商,以及鼓勵家電廠商開設POP店鋪,可以說是“四分五裂”的局面。這還不夠狠,在線下,他們還在多條渠道體系正面搶奪,除了鄉鎮加盟店、縣城加盟店,還有城市旗艦店,以及分布在全國的批發渠道、倒貨渠道。

有家電運營商直言:現在只要是一些重要促銷的節點,618、雙11、雙12,或者是各種節假日,沒有背景和資源的中小商家,我們的邏輯就是“不跟他們內卷拼價格”,只做自己的差異化産品和市場。說白了,家電市場足夠大,用戶需求也足夠細分,我們只要有足夠的耐力、能力,就能收獲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早在幾年前,很多家電經銷商就已經看到市場“強者恒強”下品牌格局、零售格局快速向大企業集中。在同質化的産品上,跟大商家、大渠道拼價格,中小經銷商就是死路、末路,根本賺不到錢還虧本。相反,一些用戶有需求,市場有需求的差異化産品,我們只要持續投入輸出,規模不大但足夠支撐商家團隊的可持續發展。

在一個已經明顯減速,甚至停滯不前的市場上,經銷商還想通過“跑得快”,通過快速增長掩蓋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管理粗放、成本控制簡陋,經營全憑老板和員工自覺性。那肯定是不行的。作爲經銷商,這個時候,正好讓節奏慢下來,管理提上去,加強內部的制度和體系,特別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分析用戶需求、與工廠合作開發一些差異化産品,提質增效可能會有新的收獲。

慢是一種擔當,可以尋找更好的未來和出路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目前的家電市場格局,在經曆了一輪又一輪分化和洗牌後,已經相對穩定。簡單來說,大規模的高增長時代結束了、一款産品一種營銷打天下的局面沒有了,即使是經營高利潤也早在5、6年就消失了。很努力卻賺不到錢是常態,企業很穩定卻要面臨各種不確定挑戰是必然。

具體到企業和商家層面:大企業和大商家們,要拼規模、謀增長、搶機會,而中小企業和商家則是要賺到錢、活下去。所以,不是所有廠商都要一股腦的內卷與惡戰。慢半拍,甚至停下來1、2個月,去發現和盤點企業的短板和軟肋,去尋找市場的隱藏機會和細分機會,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慢本身,並不是讓企業不思進取,更不是選擇躺平,而是要換一種發展狀態、競爭節奏和經營步伐,拿出更多的時間不是去參與市場的亂戰,而是要謀求經營的轉型和策略的創新。騰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尋找。

未來的中國家電産業,肯定不會回到30年前的繁榮與增長,但一定不會太糟糕,始終會保持著一定的規模、需求和發展。前提是,所有的廠商,要有看到未來的能力,有滿足未來市場競爭和用戶需求的手段!

版權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0 阅读:42

家電圈

簡介:覆蓋家電企業商家的垂直一體化價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