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民間各個行業的祖師爺是誰,你知道幾個?

史書淩軒閣 2024-05-18 17:00:23

有句俗語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就是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要認真踏實,只要在自己的行業裏面下足了功夫,總會有一番作爲。

行業祖師崇拜是民間文化的一個分支,過去各行業都很重視,視其爲本行業的保護神。民間有″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的說法。祖師爺們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間接地開創、扶持過本行業。

“史書淩軒閣”,就來談一談古代各個行業中的“祖師爺”。首先聲明,關于各個行業的“祖師爺”都是民間的習俗文化,曆朝曆代的史料沒有明確的記載,故而各地的說法也許會有所不同。

1、釀酒——杜康

釀酒業的祖師爺一般認爲是杜康。傳說杜康是古時候的釀酒始祖,也被封爲“酒聖”。

傳說在黃帝時代,杜康負責著糧食的管理。面對年年豐收的糧食,儲存卻成了難題,潮濕的山洞讓糧食總是腐爛。某日,在樹林中,杜康偶然將糧食存入了枯樹幹中。再回來時,他發現樹旁橫躺著一些動物,宛如死去。

樹幹滲出的液體,清香撲鼻,引得動物們紛紛舔食。杜康嘗試了這神秘的液體,感到精神煥發。帶回家後,人們爭相品嘗,贊不絕口。這種神奇的液體,我們稱之爲酒,而杜康,因此成了人們口中的“酒神”。

2、畜牧業——蘇武

畜牧業的祖師爺一般認爲是蘇武。這源于“蘇武牧羊”的故事,蘇武出使匈奴時被扣留,後令他在北海附近牧羊,十九年後才放他回到漢朝。

蘇武,漢武帝時的郎官,逐步晉升爲栘中廄監。天漢元年,持節赴匈奴爲使者,卻意外卷入紛爭,被匈奴扣留。在匈奴的威逼利誘下,他堅決不降,甚至不惜自傷以明志。被放逐北海邊牧羊,面對無法歸國的困境,他仍堅守忠誠,持漢節十九年如一日。直至漢昭帝始元六年,漢匈和親,蘇武才得以歸漢。雖一度因上官桀案被免,但又因助立漢宣帝而受封關內侯。

3、商業——範蠡

商業的祖師爺一般認爲是範蠡。範蠡是春秋時期的人,他一生通過經商三次成爲大富豪,卻又三次散盡家財,因而被很多商家供奉。

範蠡,被譽爲商聖和財神,其人生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在助越王勾踐滅吳後,他選擇放棄高官厚祿,散盡家財,乘舟遠去。之後在齊國,他再次積累巨富,卻又歸還宰相印,將財富分給鄉鄰。看到陶地爲貿易要道,便自稱陶朱公,貿易致富,但因家事心灰意冷,再度散財隱退。據《史記》載,範蠡十九年三成巨富,其財力之雄厚,甚至可助越王複仇吳國。

4、造紙業——蔡倫

蔡倫,東漢宦官,也是一位身兼尚方令的發明家,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天不用加薪都主動加班。蔡倫掌管尚方,那是皇宮制造業的聖地,聚集了頂尖工匠,代表了當時的制造業巅峰。

在這裏,蔡倫的個性與才華得以充分釋放。他引導工匠將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碎片浸泡,待雜物爛去,留下堅韌的纖維。經過反複攪拌、漿化、晾曬,一種新型的材料——紙,應運而生。

元興元年,蔡倫將紙與造紙之術獻給漢和帝時,舉世皆驚。這種輕薄、柔韌的紙張,不僅易得且價廉,很快在朝廷內外得到推廣。九年後,蔡倫因此被封爲“龍亭侯”,而這種紙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爲“蔡侯紙”。

5、建築行業——魯班

建築行業的祖師爺一般來說沒有爭議,就是魯班,也叫公輸班。長久以來,土木工匠們都奉魯班爲祖師爺。時至今日,建築行業協會設置“魯班獎”,來表彰質量優異的單位。

傳說魯班爲楚國水軍創造了獨特的“鈎”與“拒”,使楚軍戰無不勝。魯班向墨子炫耀自己的發明,墨子卻以“愛”爲鈎,“恭”爲拒的哲理回應,讓魯班一時語塞。

魯班又展示了他制作的木鵲,能翺翔三日而不落。然而墨子指出,無實際之用的巧不如有利之拙,一只木鵲怎能比得上能載重五十石的車軸木呢?魯班默然領悟。

當魯班欲以雲梯助楚攻宋時,墨子親臨楚王宮,以簡易器械與魯班較量。結果,魯班的攻擊手段悉數用盡,而墨子的防守仍遊刃有余,最終使魯班折服,楚王也因此打消了攻宋的念頭。

6、藥業——孫思邈

孫思邈,生于西魏大統七年,因年幼多病而耗盡家産,由此立志從醫。他自幼聰明過人,七歲時已識千字,日誦文千言,被獨孤信贊爲“聖童”。十八歲時,他深感醫術之重要,開始鑽研,並對鄰裏病痛出手相助。

唐太宗驚歎其駐顔有術,欲授其爵位,但孫思邈志不在此,執意回鄉行醫。唐高宗時,他雖被召至長安,卻仍無心仕途,只願醫人。晚年,他思鄉情切,高宗便賜他鄱陽公主舊宅,並得衆文士之敬仰。孫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醫術高超,爲後世所傳頌。

7、戲子——唐明皇

古時候唱戲的,也稱梨園子弟,一般奉唐明皇爲祖師爺。相傳唐明皇非常喜愛音樂,經常親自演奏琵琶,還擅長自己作曲。登基以後,他在皇宮裏設教坊“梨園”,也就是專門培養演員的地方。

8、文人——孔子

文人的祖師爺自然不用說,“至聖”孔子,其儒家著作《論語》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文化。孔子視“仁”爲道德之巅,倡導人們懷揣仁愛待人。他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傳遞人與人間的尊重與關愛,此思想極大促進了古代人際關系的和諧。

孔子推崇禮治,認爲禮能規範行爲,促進社會和諧。在教育上,他主張因材施教,鼓勵獨立思考,強調學思結合。

9、屠宰——張飛

行業的屠夫一般奉漢末三國時期的猛將張飛爲祖師爺,因爲相傳張飛爲屠戶出身。也有說法屠夫的祖師爺是樊哙。

10、相聲——東方朔

就是郭德綱他們的祖師爺,一般認爲是東方朔。東方朔是漢朝常侍郎,但他性格诙諧,滑稽多智,經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

11、盜墓——曹操

三國爭霸之初,曹操的領地尚小,戰爭頻繁,城池易主成常態,休整難得。這種混亂導致軍隊難以安定,農民春種秋不收,生活困苦。因此,迅速籌集軍饷成了戰爭的關鍵。有傳言說曹操靠盜墓來籌集軍費,

西漢盛世後,厚葬盛行,這也爲曹操盜墓的傳聞提供了土壤,“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盜墓官職謠言四起。然而,這只是傳聞。

12、旅遊業——徐霞客

在十九歲那年,徐霞客失去了父親。守孝結束後,他懷揣著對大千世界的渴望,卻又因不忍留下母親獨自在家而陷入矛盾。母親的一番話,像春風拂面,激起了徐霞客的勇氣,于是他決定踏上旅途。臨行時,母親親手爲他縫制的遠遊冠和殷切的期望,都深深印在他的心頭。

徐霞客的旅程充滿了驚險與美麗。在雁蕩山,他尋找著傳說中的雁湖,即便面臨山勢的峻峭和險峻,他也從未退縮。當布帶斷裂,徐霞客險些墜入深淵時,機智和勇敢讓他逃過一劫。旅途的艱辛並未打倒他,反而更加堅定了他探索的決心。

徐霞客不僅是一個勇敢的探險家,更是一個細心的記錄者。每當夜幕降臨,徐霞客都會在火光下,用筆墨記錄下一天的所見所聞。徐霞客的故事,總是讓母親聽得津津有味,那些遠方的奇花異草,也成了他們母子之間共享的寶貴記憶。

甚至在母親離世後,徐霞客仍堅守著探索的初心。51歲時,他帶著老仆顧行,踏上了尋找長江源頭的旅程。在茶陵的麻葉洞,徐霞客勇闖禁地,讓村民們驚歎不已。徐霞客的每一次涉險,都是爲了探尋那未知的風景,爲了那一份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和好奇。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