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信劄寫本鑒賞專場(十一)

杞棠鑒藏 2024-04-01 09:51:38

羅振玉 篆書 七言聯

作者羅振玉

質地紙本

形式2軸

尺寸26x134cm

版本近代寫本

題識:絜躬羅振玉。 題簽:羅振玉七言聯上、下。钤印:王康樂 钤印:振玉之印、堅白翰墨 提要:此聯曾經王康樂鑒藏並題簽。 羅振玉(1866-1940),初字堅白,後改字叔蘊、式如、叔言,號雪堂等,室名二萬石齋、凝清室,晚號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曾任湖北農務局總監兼農務學堂監督、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農科監督,中國現代農學的開拓者。辛亥革命後以清朝遺民自居,從事學術研究。富收藏,又恰值殷墟甲骨、敦煌遺書、西域簡牍、中原碑志等大量古物陸續被發現,以一家之力整理彙集金石銘刻和古器物資料。一生著述近二百種,代表作有《殷墟書契》、《殷墟書契菁華》、《三代吉金文存》等。 王康樂(1907-2006),上海人。幼習書畫,先後師從黃賓虹、鄭午昌、張大千,尤其潛心鑽研“虹廬畫派”。曆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顧問,黃賓虹研究會顧問等職。 釋文:虎尾春冰安樂法,馬蹄秋水妙明心。

章太炎 行書 七言聯

作者章太炎

質地紙本

形式2軸

尺寸28.5x115cm

版本近代寫本

題識:章炳麟。 題簽:章太炎先生對上、下。 钤印:炳麟長壽、太炎六十三歲以後書 提要: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樸學大師。1904年與蔡元培等發起成立光複會;1906年在日本參加同盟會,主編《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1911年回國,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廣涉經學、哲學、文學、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邏輯學等方面,均有深湛造詣。後以講學爲業,弟子衆多,黃侃、朱希祖、錢玄同、魯迅、沈兼士等皆出其門下。 釋文:釣竿欲拂珊瑚樹,詩卷長留天地間。

黃興 行書 宋鄭思肖《醉鄉十二首其四》

作者黃興

質地绫本

形式1軸

尺寸35x121.5cm

版本近代寫本

钤印:黃興 題識:黃興。 提要:黃興(1874-1916),原名轸,後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湖南長沙人。辛亥革命時期先驅和領袖,以字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 釋文:太和國土裏,風味極清柔。意外竟忘世,胸中不夢秋。 日蒸春氣湧,地漾水光流。此即神仙窟,何須更十州。

譚延闿 行書 唐錢珝《未展芭蕉》

作者譚延闿

質地紙本

形式1張

尺寸82x149cm

版本近代寫本

钤印:譚延闿印、組庵 題識:祖庵譚延闿。 提要:譚延闿(1880-1930),字組庵,一作祖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亦長于詩法、書法、槍法,綽號“譚三法”,與陳三立、譚複生並稱“湖湘三公子”。 釋文: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劄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圖片來源于網絡、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