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發出邀請,法外長抵達北京,事關中法關系,雙方信息量都很大

絕對軍視 2024-04-01 18:00:02

法國外長的專機剛抵達北京,就當著王毅外長的面,對華做出一項重大承諾。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毫無疑問,法外長的對華積極表態,將打開中歐新局面。

(王毅外長和法國外長塞茹爾內)一、 中方的邀約,法國應了

4月1日,應中方的邀請,法國外長塞茹爾內抵達北京展開訪問,王毅外長親自接見了他。值得一提的是,現年38歲的塞茹爾內于今年1月份,剛被任命爲外交部長。因此,這也是他上任後首次對華展開訪問。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塞茹爾內也是如此,在他上任後第一時間就前往了烏克蘭,同時對澤連斯基做出保證稱,“烏克蘭是法國的最優選項,將幫助烏克蘭提升武器生産能力。”此後,他又緊接著對德國、波蘭也進行了訪問。

至此,在法國內部形成了以總統馬克龍、總理阿塔爾,和外長塞茹爾內爲首的鐵三角。而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在歐盟內部,進一步主導歐洲各項事務,以及希望歐盟和歐洲國家可以“確立主權”,減少對外依賴。

(法國總統 馬克龍)

從已知的會議議題來看,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遊年,毫無疑問擴大人文交流將是中法的一大議題。

而在此之前,王毅外長進行訪歐之旅時,已經同法方達成一致共識,即加強在人文旅遊領域的交流,辦好內容和形式多樣的人文交流活動,增加直航航班,進一步便利人員往來。

因此,塞茹爾內此次赴華與中方討論人文交流,顯然就是在落實中法雙方達成的共識。不過考慮到法國外長此次訪華的時機,著實有些特殊,顯然塞茹爾內這次來北京,絕不僅僅是爲了促進中法人文交流那麽簡單。

(王毅外長訪問法國)二、 法外長來華,有兩大目的

按照外交部早前介紹,中方會同法方就中法關系、中歐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等深入交流。那說起中法關系,長期以來中法都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和友好的氛圍,其“壓艙石”就是雙邊貿易,但近期卻在中法之間出現了影響關系的一件事。

具體來說,就是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宣布中國快時尚品牌以價低競爭,導致法國本土企業難以生存,因此法國禁止這些這一系列快時尚品牌開展廣告活動,否則將處以罰款。

具體而言,到2030年,相關品牌每銷售一件商品,就可能會被開出高達10歐元的罰款,所獲資金將補貼法國本土品牌。毫無疑問,這對于主打銷量的商品來說,是很嚴厲的懲罰。而法國這樣的行爲,將變相壓縮中企的經營空間,已經是典型上的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快時尚品牌在法國巴黎的快閃店)

因此,在中歐關系緊張之際,塞茹爾內這次來華訪問,就是在主動緩和與中國的關系,推動兩國間的經貿合作。畢竟法國作爲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中國則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且合作潛力巨大。

在了解到這一點後,當著王毅外長的面,塞茹爾內當衆承諾,反對終止巴黎與北京之間的經濟合作。與此同時,他還呼籲雙方要取得“經濟再平衡”,在塞茹爾內看來,中法關系應該建立在“健康和可持續”的基礎上。

塞茹爾內做出的這個承諾,既展示了法國帶領歐洲實現“獨立自主”的決心,同時也預示著歐盟的對華風向有了一定的轉變,即由圍堵轉向合作。

(中方和法國簽署了很多合作)三、 中歐發展關系上,還有一個阻力

但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在中歐發展關系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美國。在與塞茹爾內舉行會議後的聯合發布會上,王毅外長表示,中法作爲負責任大國,應當共同做世界的“穩定錨”“粘合劑”。

中國有句老話:“說話聽聲,鑼鼓聽音。”王毅外長的這句話,顯然還有更深層的意思。要知道,法國在追求歐洲戰略自主的道路上,一直都是越挫越勇。二戰後,法國總統戴高樂,就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的說法,即意思就是建立一個歐洲人自己主導的歐洲。

但現在的歐洲卻沒能做到做一點,無論是俄烏沖突,還是對華政策,歐洲都表現的太過盲目跟隨美國的政策。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歐洲處處以“美國優先”,無時無刻都在被薅羊毛。

(中歐發展關系上,美國是阻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方強調法國的大國地位以及責任,就是希望法國能加強戰略自主。畢竟盡管中歐意識形態不同,但都面臨著來自美方的壓力。如果中歐能在戰略上背靠背,那歐洲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依附于美國。

總而言之,法外長來中國訪問這一趟,對于中法關系而言,無疑是一件利好的事情。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法國能做到自己得承諾,反對“經濟脫鈎”,早日擺脫美國控制能自行作出決策。顯而易見的是,在中美歐這盤大棋上,中方終究還是領先了一步。

0 阅读:118

絕對軍視

簡介:做最好看的軍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