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漢武帝時代的歌謠,注定了衛子夫娘家的悲劇

人文之光 2024-03-14 14:11:48

從漢朝曆史來看,外戚出身的高官都具備短期風光但後遺症巨大的特點——比如西漢的呂氏被滅族,東漢陰麗華的娘家也被漢明帝大開殺戒。外戚掌權-被重創-新的外戚掌權-再度被重創,這種循環在兩漢一直沒有停息。

在兩漢,衛青家族算是最有名的外戚之一,而且衛青的人生也較爲勵志:從公主家的馬奴,到一方統帥、朝廷的外戚,這種人生際遇,幾乎堪比爽文。

只是,早在衛青家族如日中天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一首歌謠來稱贊衛青的姐姐衛子夫,不過,這首歌謠其實也給衛子夫的娘家埋下了禍根,注定了悲劇。

1、歌謠的背後

在漢武帝時代,漢朝社會流傳這樣的一首歌謠:“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這首歌謠的意思是:家裏生男丁別開心,生女娃也別惱火,因爲衛子夫幾乎稱霸天下。

之所以說衛子夫稱霸天下,是因爲衛子夫本身是皇後,她的弟弟衛青是當時的大將軍,還成了公主的驸馬,而衛青的兒子還有外甥都被漢廷冊封爲侯爵,如此榮耀,堪稱滿門權貴。

而歌謠裏的觀念認爲,衛家的富貴,根本在于衛子夫當了皇後,所以整個衛家才得以飛黃騰達。實際上這個看法倒也沒錯。

當然很多人會說:衛青本身也是蓋世名將,衛家的榮耀地位也有衛青軍功的基礎。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個殘酷但又真實的現象:那就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其實唐朝人看清楚了世界的真相:那就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實人才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天才也確實可能被埋沒的。

我們假設,在另一個時空裏,漢武帝沒有邂逅衛子夫,或者衛子夫早早夭折,沒能活到被漢武帝發現的那一天,那麽,衛青的人生軌迹將會出現大幅度逆轉:在那個時空裏,漢武帝沒有遇到衛子夫,自然也不存在提拔衛青的情況,衛青也得不到培養和鍛煉的機會,因此衛青始終是平陽公主家裏的馬奴,然後在平凡中日複一日勞作,而後在主家的安排下娶妻生子,並在平凡中結束人生——和那時候其他權貴府裏的馬奴下人一樣,毫無區別。

當然小編不否認衛青確實有軍事才能,是優秀的統帥,但如果沒有漢武帝的發掘和培養,那麽,衛青也必然是會被埋沒的。

所以,認爲衛青家族的成就是衛子夫帶來的,這個看法其實是沒問題的。

2、漢武帝的革新

衛子夫娘家的權勢熏天,其實讓漢武帝心中很不爽,而且漢武帝時代的格局,和劉邦時代又有很大不同。

劉邦時代,漢廷存在元老幫、宗室(諸侯王)和外戚這三方勢力。所以雖然劉邦對太子劉盈的軟弱感覺不爽,擔心自己死後,外戚勢力做大,劉盈會成爲傀儡(實際上劉邦的擔心在自己去世後確實發生了),但是考慮到還有元老幫和宗室的勢力存在,所以劉邦也覺得外戚掌權應該是暫時的,畢竟元老幫和宗室不會坐視外戚篡位。

不過,漢武帝時代,這個格局已經不複存在:元老幫差不多被漢文帝給清洗的差不多了,而宗室也在漢景帝、漢武帝父子的一頓“惡搞”之下,失去了制衡皇權的能力,同時對于外戚也沒了制衡能力。而漢武帝的兒子劉據也比較軟弱,所以漢武帝很擔心,自己駕崩以後,漢朝大權會不會被外戚奪走——當然,雖然衛家外戚沒能幹翻西漢,但是,漢元帝的外戚王家,倒是結束了西漢的統治,從王家結束西漢來看,漢武帝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

而漢武帝有必要爲漢朝拔掉隱患,因此衛家勢力越大,漢武帝越不放心。于是,漢武帝在晚年就開始不斷打壓外戚衛家。

3、衛家的沒落

漢武帝打壓衛家的原因不外乎是帝王的猜忌心理。因此,巫蠱之禍發生以後,衛家很快受到了連累,陷入衰敗。劉據在驚恐中組織武裝同漢武帝對抗,最終兵敗自殺。之後漢武帝打算廢掉衛子夫,而衛子夫也知道自己的末日來了,于是自行了斷——可歎一代皇後,落了個這麽樣的下場。

可以說,衛家得勢的時候多風光,此時就有多悲涼。

而這一切,從衛子夫霸天下的歌謠開始流傳的時候就注定了。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