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關鍵時刻,莫迪收到印軍“捷報”,但他恐怕高興不起來

交鋒新視野 2024-05-12 15:19:25

印度大選進入關鍵階段,現任總理莫迪收到印軍“捷報”,但他恐怕高興不起來。因爲讓他擔心的事,還在後面。

一、莫迪收到印軍“捷報”

據外媒報道,印度政府宣稱,印軍在與本國的反政府武裝交戰時,成功擊斃了至少12名武裝分子。

報道稱,這個反政府武裝被稱爲納薩爾派。印軍收到該武裝分子頭目,聚集在比賈布爾地區的情報後,就迅速封鎖了該地區的一片森林。

隨後,雙方展開激戰。2名印軍士兵被土制炸彈炸傷,12名武裝分子的屍體也在沖突後的搜尋行動被發現。

目前,印軍仍在這一地區進行搜尋行動,試圖找到“漏網之魚”。

(印軍“打死至少12名武裝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印軍這份“捷報”傳來的時機相當微妙。

要知道,當前正值印度大選的關鍵時刻。而印度國內的反政府武裝問題,一直是反對派攻擊莫迪的重要議題之一。

現在,印軍送上“捷報”,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莫迪的選舉壓力。

不過,莫迪恐怕高興不起來。

二、印度國內的最大威脅是它

道理很簡單,一次兩次的“勝利”,難以撼動納薩爾派。該反政府武裝仍是印度國內的最大威脅。

自從上世紀60年代,從印度共産黨中分離出來,這支武裝已經存在了幾十年。

多年來,納薩爾派以“爲農村地區的窮人而戰”爲旗號,與印度政府軍進行遊擊戰。

其主要活動地集中在相對不發達的印度中部和東部農村。

其中,最廣爲人知的莫過于“紅色走廊”。據悉,所謂的“紅色走廊”橫跨印度中部、南部和東部各邦,實際控制面積高達92000平方公裏。

(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

雖然該武裝只有幾萬人,武器裝備更是不如印度政府軍,但他們的存在還是讓印度政府頭疼不已。

納薩爾派時不時地發動襲擊,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而且,他們采用的是非常靈活的遊擊戰術,經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們人少,往山裏一鑽,就不好找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當地民衆的支持。這無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印度政府軍的打擊。

正因如此,印度政府對該武裝展開的清剿行動,都以失敗告終。雙方的交火,也給印度政府軍帶來了不少傷亡。

而且,爲了報複印度政府,納薩爾派會在清剿行動結束後,進一步加大襲擊頻率。

顯然,納薩爾派的存在,給印度國內的安全與穩定,帶來了巨大挑戰。

這當然不是印度政府想看到的。

其實,也有人給印度政府出主意,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納薩爾派暴力問題。

畢竟,事實已經證明,單純的武力鎮壓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其實,印度政府也不是沒考慮過這一點。印度前總理辛格就曾明確表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真誠地談判,同時就雙方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不僅如此,印度政府還要讓他們相信,政府不會搶走他們的土地或其他財産。

(印度前總理辛格)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印度政府怎麽可能輕易向納薩爾派“低頭”?再說了,雙方存在著難以調和的分歧,談判難度自然小不了。

更要命的是,納薩爾派久剿不滅的背後,藏著更讓印度政府擔心的事實。

三、讓莫迪擔心的事,還在後面

那就是印度國內有著滋生、壯大該武裝的“肥沃土壤”。

不然的話,納薩爾派也不會在印度政府持續打擊的情況下,存活幾十年。

據悉,納薩爾派的基本目標就是,趕走地主、重新分配土地,從而保證當地窮人的收入。

要知道,印度深受種姓制度的影響。即使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印度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那種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種姓觀念,仍然根深蒂固。

很多所謂的低種姓民衆因此備受歧視,難以擺脫貧困的生活和低下的社會地位。

爲窮人“撐腰”的納薩爾派,無疑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此外,納薩爾派推行男女平等。

在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普遍低下,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這意味著,納薩爾派更容易受到女性的認可,她們會支持,甚至成爲該武裝的一員。

而以上兩個問題,無疑會給印度的發展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換句話說,如果印度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得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這個壓力大概率會落在莫迪身上。

(壓力或落在莫迪肩上)

雖然印度大選還未結束,但從目前的局勢來看,莫迪贏得連任的希望很大。

要知道,莫迪在競選時,可是誇下了海口,要在2047年達成讓印度成爲發達國家的目標。

毫無疑問,這一競選宣言給莫迪帶來支持率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化爲了壓力。

然而,解決這些問題談何容易?

畢竟,這些問題由來已久,且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更加嚴重的後果,更不要說解決它們了。

看來,莫迪有一場硬仗要打。我們也只能祝其自求多福了。

1 阅读: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