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土中國丨“一有假期,我就愛‘村遊’”

中工網 2024-05-13 05:30:15

走進鄉土中國

原標題:鄉村旅遊再“上新”(引題)

“一有假期,我就愛‘村遊’”(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尹婕

立夏時節,去浙江桐鄉吃一碗當地特色的立夏野火飯;小滿時節,到湖北宜昌體驗“泥倉子”節氣活動,在勞作娛樂中寄托對稻谷滿倉的祈盼;芒種前後,前往湖北走一走“芒種開田壟 鄉情韻陽新”線路……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推出82條“歲時節令 自在鄉村”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爲遊客在不同時節走進鄉土家園提供向導。

今年以來,我國旅遊業步入加速複蘇階段,鄉村旅遊被越來越多遊客列爲國內遊的首選。鄉村旅遊與多業態的融合發展,還拓寬了鄉村高質量發展路徑。

新玩法層出不窮

此次推出的“歲時節令 自在鄉村”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突出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物候景觀、時令物産、民俗文化、百姓生活等,用好本土資源,形成特色旅遊産品,爲遊客提供鄉村旅遊新體驗。該系列線路産品也被視爲“鄉村四時好風光”品牌創設以來,在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中的又一創新性舉措。

創意創新不斷,已成爲近年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亮點。

爲了獲得與城市生活不一樣的體驗,今年“五一”假期,海量遊客湧入各地鄉村。鄉村旅遊的新玩法頗具吸引力。浙江省建德市長甯村、葛塘村舉辦大地尋寶、趣味揀雞蛋等活動,杭州市臨安區徑山陽坡、溪谷郎家、花田裏等村落景區則推出各具特色的親子玩法,方便遊客體驗農耕生活。

重慶市南川區則將露營、市集引進鄉村,“山野叢林 古村環遊記”2024年南川區三泉鎮觀音村初夏鄉野戶外季活動近日啓動。遊客來到這裏,可以走古村古道、逛市集、打卡山野茶鋪、在湖畔花海露營,深度體驗Country Walk(鄉村漫步)新玩法。這也是當地“農文旅+戶外”發展新模式的具體實踐。據了解,觀音村做好“鄉村+戶外”融合,推出以戶外自然景觀、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爲主題的線路,既能引客入村,也成爲擴大當地農産品、鄉土文化知名度的重要途徑。

來到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下苑村,遊客可去舊書市集淘一本好書,也可走進“村咖”品一杯咖啡,或是實地走訪藝術家工作室。體驗高品質的鄉村文化生活,如今已成爲下苑村鄉村旅遊的一大“賣點”。

“一有假期,我就愛‘村遊’。”熱愛鄉村旅遊的北京遊客張旺告訴記者,過去,去鄉村主要是看景,如今,“村裏好玩的太多了”。豐富多元的業態湧入鄉村,讓遊客願意更久地停留,深入體驗當地的文化與生活。

助土特産“走出去”

一碗麻辣燙讓衆多遊客認識並走進甘肅天水。爲了讓遊客更全面地了解天水,近日,天水市文旅局發布了16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涵蓋鄉村美景、特色活動、美食、住宿、遊玩、體驗、研學、康養等,吸引各地遊客走進鄉村遊天水。這16條線路,還同時入選2024年“詩意田園·隴上鄉遇”甘肅鄉村度假遊線路。

天水麻辣燙的走紅帶火了甘谷辣椒,也爲甘谷縣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機遇。甘谷古坡生態休閑遊是此次發布的16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之一。來到甘谷的遊客看山水、遊古鎮、品文化,離開時大多會帶上一份甘谷辣椒。甘谷有400多年的辣椒種植曆史,這裏坡地土層深厚,四季光照充足,適宜種植、曬制辣椒,出産的辣椒色澤紅亮、味道濃郁,香而不辣,遠銷至馬來西亞、韓國等海外地區。如今,當地紅火發展的旅遊業,讓甘谷辣椒的銷量更上一層樓。當地一家辣椒制品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日銷售額由過去的8000多元增長到高峰時期的超過5萬元。

延安蘋果、橫州茉莉花、文登西洋參……鄉村旅遊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地方土特産爲更多人所熟知,並帶動土特産銷量增長。爲進一步發揮鄉村旅遊的帶動作用,《安徽省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全省鄉村旅遊業態産品更加豐富,産業結構更加優化,綜合效益更加凸顯,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産品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完善、産業體系健全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力爭全省鄉村旅遊接待人次年均增長15%以上,鄉村旅遊收入達30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帶動農産品等購物消費達500億元,鄉村旅遊經營主體超2萬家,帶動就業150萬人以上。

搭上數字化“快車”

到線上尋找客源、銷售産品,已經成爲許多旅遊從業者的必備技能。旅遊主管部門也積極搭建數智鄉村旅遊平台,促進鄉村旅遊資源的優化整合。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大力促進鄉村旅遊數字化發展,目前擁有農業電子商務企業300余家,2023年農産品電商銷售額達11億元。越來越多的村莊搭上數字文旅的“快車”,迎湖村、馮夢龍村、消泾村、清水村等一批村莊正加快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