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一首初春詩,寫盡人生百味,無病即安是什麽樣的一種境界?

桂臨塞上聊曆史 2024-03-11 11:09:20

讀書,品詩,看電影

悟人生

我是威評書影史

01

《一叢花·初春病起》

蘇轼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鍾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都說“有啥不能有病,沒啥不能沒錢。”

很多人開始聽到這句話,都覺得這是一句調侃之語,往往都是一笑了之。

可是到生病後,或者急用錢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它可不是真的調侃而已。

而是真的具有現實意義。

人在生病的時候,才能明白健康的可貴,什麽叫健康是福;生死線上來回走上一趟的時候,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貴,才能知道什麽叫“死去元知萬事空”。

健康地活著過好每一天,就是不敗的生活;

如果可以健康快樂地肆意活著,那麽就是一種勝利!

要是一生無病無痛,“吃嘛嘛香,身體倍棒”,那麽不僅贏在起點,還贏到終點,更最重要的是,贏得人生的整個過程。

簡單來說,健康是1,別的“‘神馬’都是浮雲!”

北宋大文豪蘇轼也深刻感受到這一點,他在大病初愈時候,正逢初春時節,于是寫下了這首《一叢花·初春病起》,慶祝自己恢複健康。

02

很少有人不喜歡蘇轼。很少有人不喜歡蘇轼的詩詞。

都知道在古代,唐詩宋詞是文學中的兩朵奇葩,各有風情。

但是最初的宋詞,大多數由于其婉約旖豔,柔弱嬌軟的風格,卻被人冠以“豔科”小道,頗有上不得台面的意思。

可是,發展至蘇轼卻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折。

南宋有人評論說:“詞至蘇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簡單一點來說,蘇轼的詞作凸顯出“傾宕磊落”的風格;多爲“天地奇觀”之作,首倡豪放入詞,多以壯語入詞,開豪放詞先河。這些改變,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原來詞還可以這樣來寫!

“如詩、如文”是指蘇轼在表達形式上,以詞代詩,突破唐詩的表達方式,更突破了之前宋詞語言和表現手法上的束縛和音樂對詞體的制約。並且“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詞”,大大開拓詞境,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

比如日常生活瑣碎,柴米油鹽的平凡,羁旅行途、田園農事、酒宴酬唱,遊山玩水等等都可入詞,甚至公文判案都能用詞寫就。

就連生一場病,都能寫一首詞出來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

可以說蘇轼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轉了人們對于宋詞的固有思維。

03

這首《一叢花·初春病起》是蘇轼在密州時所作。

詩詞大意:

(閏年的緣故)今年的春天來得早,可是天氣依舊很冷,仿佛寒冬臘月還在,美麗的春天依舊被冰雪覆蓋。但春風和往年一樣按時到來,只是由于寒意十足而被人們忽視了,不信可以看看,柳枝和花朵已經有了些許春意。初春的夜晚縱然還很寒冷且長,蓋厚厚的被子已然有點熱了,春回大地,就連那報時的鍾鼓聲也清圓了起來。

早晨起床,太陽初升,被山遮住了一半,遠處的樓閣籠罩在淡霧之下。人們開始准備外出踏青,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經競相綻放。我因爲生病,故沒有賞春的興致,只想慵懶地躺在床上,一直睡到太陽老高。

當時冬去春來,又逢大病初愈,臥床晚起的蘇轼被初春的美好所感染,心情大好,于是即興寫下這首詞表達病愈後慵懶而又喜悅的心情。

全詞緊緊圍繞這個初春時節的特點和病後初愈的感受展開描述,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郁。

在用詞上,可謂是新奇精煉。

比如說“臘侵年”,意思是寒冷時間長,都跨年了還這麽冷;

比如說“孤衾易暖”,明明很獨單,感覺冷才對,可是蘇轼卻說“暖”,這也說明春意無可避免地來了,表達的是內心的一種喜悅;

比如說“衰病少悰”,一個“悰”字,把自己沒有興致出門賞春的雅興表達了出來。

想象遊人踏春郊遊是何等的愉悅,自己卻在居住的閣樓望“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這樣的對比,更顯出詩人那種懶得出門的疏慵心情。

這也是一種放松吧?

04

都說人生在于拼搏。

此時的蘇轼正是人生失意的開始階段,更是他心境轉變的階段。

他在密州時期,開始了自省。

不再鋒芒畢露,而是開始轉變心情。

改變不了現實,那麽就給自己心靈放個假。“疏慵自放”也是一種狀態。

表達的是自己已經從失意中走出來,開始准備享受春天的美好。

確實,在繁雜的生活裏,誰不是一只不停轉動的陀螺?

爲了生活而努力打拼,不知疲倦,可能也就只有在生病後才能換來片刻的休息時間。

不過生病了很少有人能平靜下來,畢竟現實中的壓力不會因爲生病而停止施壓。

生活上的柴米油鹽瑣碎,工作上的前程和未來等等,都需要自己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才能換取和消化。

可能也就只有在生病時候,無奈躺在床上,才能細細品味這人生裏的百味吧滋味吧?

05

讀蘇轼的這首《一叢花·初春病起》,忽然感受到無病即安原來也是一種境界!

百般無擾,心安如安瀾!

蘇轼練成了!

無病即安,這是一句古人的智慧,也是一句人們常常挂在嘴邊的祝福。

無病即安是一種什麽樣的境界呢?無病即安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是一種心靈的甯靜,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無病即安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在這個繁忙的世界裏,總是被各種各樣的煩惱所困擾,比如工作上的壓力、人際關系的處理、生活中的瑣事等等。

然而,當擁有了無病即安的心態,就會發現這些煩惱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爲此而焦慮不安。會變得更加豁達,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而是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無病即安也是一種心靈的甯靜。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裏,心靈往往會被各種各樣的欲望所牽引,從而變得焦慮不安。然而,當擁有了無病即安的心態,就會發現內心的甯靜才是最重要的。

要會學會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感受自己真實的情感,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囂所淹沒。

做到了這點,面對生活和人生路上,會變得更加淡定,從而達到一種心靈的甯靜。

無病即安更是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裏,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應對各種各樣的挑戰。然而,智慧並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理解和洞察。

當擁有了無病即安的心態,就會發現生活的智慧其實就在身邊。會學會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去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從而達到一種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這種境界需要不斷地去修煉和感悟,在生活中不斷成長和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無病即安的境界,並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06

通透,豁達,有趣,隨遇而安。可能這就是蘇轼能成爲大文豪的緣故吧?

五百年才能出一個蘇轼,這都是需要達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到的吧?

喜歡就關注威評書影史吧,更多詩評、書評、影評,給您不一樣的感受!

4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