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素韻蹊徑幽深——記著名畫家劉銀葉

書畫世界 2024-05-16 11:03:09

邵大箴

在欣賞了劉銀葉先生的衆多山水畫作品後,我深感他是一位十分擅長參悟寫意精髓的山水名家。特別是在寫意造境方面上,他本人更是能以極其獨到的筆墨語言來描繪他心中詩意一般的山水世界,是謂搜妙創真而又取象不惑也!而畫中那可以令人“馳目騁懷”的美學境界,也恰恰就是基于了劉銀葉先生的寫意造境之道,既得理法之妙境,也具文人創造意境的筆墨功底。由此心之所向,情之所到,一幅幅滿含文氣的山水作品,皆能畫得遂心應手,林泉高致,萬千氣象,一覽無遺!

此正如古人所言畫論,即得乾之理者,山川之質也,得筆墨之法者,山川之飾也!

當然,劉銀葉先生的山水畫作之所以能有如此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與其自身深厚的文化修養

也是離不開的。在取法上,他深谙先賢山水之余韻,其中尤以宋、元、清丘壑最得要妙,並且與常人的久摹習氣不同,劉銀葉先生則是在他的詩賦裏找靈感,流泉曲水,遠山近林,漁樵廬隱,林木蔥茏。山壑邱林盡顯靈動,水墨淋漓而意境幽深。他又能在畫中秉持著“落筆要舊,景界要新”的取法格局,此真是用古人之規矩格法,卻不用古人之邱壑蹊徑也。寫意古雅,山水致虛極,筆精墨妙,萬物無循形!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劉銀葉先生的這些筆墨造詣也都是源自于他長期的藝術實踐,是具有正宗且深厚的藝術根基,絕非一般的匠俗筆墨所能比擬。

從觀賞者的角度來看劉銀葉先生的作品,不難看出,他所追求的並非是那些奇峰名勝之景,取而代之的,則全然都是一些湖廣地區隨處可見的山野之景,畢竟對他而言,傳統文人畫的創作

魅力即是在于營造精神高度,至于題材是否爲名勝景地,實際並不重要。正因如此,他筆下的山水景致也就總是能夠呈現出一種甯靜曠逸的自然氛圍,筆墨亦是十分簡淡,從不設任何的濃豔之色,以至于山水線條時而可見風骨之洞達,時而又可見疏淡之皴法。遠處山水清淡朦胧,近處人家曲徑通幽,縱覽之余,使人既能望幽人山客而思居,也能見岩扃泉石而思遊,如此山水妙境,實屬難得一見!

山水素韻,蹊徑幽深。元代畫家倪瓒曾有言,是曰:“仆之所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今劉銀葉先生也是亦然,作爲畫壇名家,其畫山水首以立品爲先,而不爲名利所驅毫端,深谙所謂品高,韻自勝焉的大家之道!畫中每一處的運思揮毫,都是源自于傳統文人畫的精神營造,每一處的山水景致,也都是陶寫性情的真實觀照。期待未來的劉銀葉先生能爲我們帶來更多山水佳作,並繼續爲當代寫意山水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先生之大家風範,當之無愧!

作者簡介:

邵大箴,美術史學家、美術評論家、書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聯第十屆榮譽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

曾任《世界美術》主編、《美術研究》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兼《美術》雜志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理論委員會主任委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