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剛發表萬字聯合聲明,美國G7北約集體對華喊話,反對中俄合作

素慢曆史 2024-05-23 06:54:12

5月7日,現年72歲的普京開啓他第五次總統任期。克裏姆林宮盛大的就職儀式引人矚目,在如今敏感的世界環境中更加吸引眼球。

相比之下,在西方世界眼裏,克裏姆林宮的就職典禮不過是個儀式而已,他們更關心的是普京即將開啓的訪華之旅。

5月16日,普京前往中國開啓爲期兩日的國事訪問,全世界的焦點瞬間投射在中國。緊接著一份超萬字的中俄聯合聲明對外公布,以美國爲首的北約、G7國家非常重視這份聯合聲明,集體喊話反對雙方合作。

那麽中俄雙方的合作聲明爲何遭到西方反對,這是爲什麽呢?

中俄公布的最新聯合聲明包含的合作內容非常廣泛也非常詳細,如雙邊經貿往來、工業領域合作、邊境合作和文化互通等。

在此之前,中俄已經在以上領域中有過合作,只不過本來聯合聲明將雙方合作更加具象化、深入化和擴大化。

我國是能源需求大國,俄羅斯是能源産出大國。因爲俄烏戰爭原因,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全方位經濟制裁,其中自然包括能源的出口。

而我國作爲獨立自主且能源消耗極大的工業國,合理合法地從俄羅斯進口能源,既滿足了我國生産發展的需求,也解決了俄羅斯出口困難問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爲制裁造成的國內經濟壓力。

除此以外,中俄雙方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不僅增進了兩國民衆的友誼,更讓雙方獲利。有利于國家,有利于人民的事情自然會更加深入的合作。

在這份聲明中,除了加深原有的合作,還強調了水路以及遠東地區的開發,其中最關鍵的是開放我國最北端的出海口,圖們江。

這是一條結合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的特殊水域,圖們江的開放,意味著遠東地區合作開放,那裏蘊藏著豐富的礦産資源,當初日本侵華占領中國東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觊觎遠東地區的礦産資源。

除此之外,中俄還將聯合開發北極航道,若項目落成將極大縮短貿易運輸路程,不僅節約成本,更爲中俄在多個領域或者項目提供更多選擇。

中俄聯合聲明中的合作同時帶動雙方自及周邊國家的發展,提高了國際聲望。且聲明中多次提到美國,直接表明美國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影響和應該擔負的責任。

可見,中俄這份聯合聲明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不僅涵蓋經濟貿易合作,更包含了國際政治格局的分析和意見交流。

面對這樣一份全方位的聯合聲明,美國表示強烈反對,很快做出反應,利用輿論導向手段對中俄喊話,並指出聲明中所謂的“不合理”之處,企圖用輿論手段阻止或者改變中俄聯合合作事宜。

一位激進的美國官員接受采訪表示:“中俄最新合作達成,意味著中國于兩年前就在支持俄羅斯,這對美國來說並不友好。”而所謂的兩年之前,暗指俄烏戰爭,中國是俄羅斯的支持者。

當然,G7和北約也對中俄聯合聲明感到不滿,有官員直接表示:若想與西方國家有更多的合作交流,中國就不該與俄羅斯合作,更不該爲其提供支持。

面對西方國家的反對和指責,中俄兩國並未作過多回複,表達的態度更像“無視”,因爲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已經不是第一次幹涉或者指責中國的一些相關決策。

說到底,西方國家對中國以及中俄的深入合作感到恐懼。

首先,中國是美國無論怎樣都“搞不定”的國家。二戰以後,世界進入新格局。美蘇爭霸最終以蘇聯解體爲結果。蘇聯解體有其自身內部原因,但美國的意識形態滲透也是原因之一。

單極的世界格局,美國掌握了輿論話語權,而後通過各種手段掌控世界能源。慢慢的,歐洲等國和日本也被美國分而治之,美國成爲全世界的“話事人”

唯獨中國是個例外。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奉行獨立自主,即便面對美國和蘇聯的聯合封鎖,依舊沒有改變我國獨立自主的基本國策,加上優秀的文化傳承和曆史底蘊,西方世界的意識形態也很難滲透。

到了新世紀,中國在科技領域、經濟領域、國防領域都有著長足的進步,用70年的時間追趕西方國家已經發展了200多年的腳步,堪稱奇迹。

所以,遏制或者阻止中國的發展就成了美國政客的口號,有的因此獲得意想不到的利益。當然,美國反對的不只有中國,還包括俄羅斯。

俄羅斯作爲前蘇聯最大的成員國,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産”。按理說,蘇聯解體,意味著美蘇爭霸以美國取勝而告終,爲何美國依舊對俄羅斯持“敵視”態度呢?俄羅斯一度主動融入西方國家,最終被美國拒絕,究竟是爲什麽呢?

表面上雙方因曆史原因矛盾頗深,民族成分和意識形態很難共融。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爲了控制歐洲,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而制造出的假想敵,而這個假想敵沒有比俄羅斯更適合的了。

因此,我們看到曾經的蘇聯國家解體後視若仇敵,北約不斷東擴,槍炮一度擺在了俄羅斯的“家門口”,最終造成了俄羅斯與烏克蘭這位曾經時間時期的大哥、二哥反目成仇。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爲了維護世界領導地位暗中推動。

然而,美國、G7、北約的如意算盤隨著東方大國的再度崛起而打錯了算盤。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面臨上萬條制裁手段,海外資産被凍結,對外貿易遭到禁止,可以說那時候的俄羅斯算是被世界“孤立”,國內面臨巨大經濟壓力。

各種制裁手段層出不窮,只有中國依舊保持著與俄羅斯的經貿關系,而中國也成爲俄羅斯最大的經濟外貿出口。當時西方國家對此表達不滿,但中國沒有違反任何規定,正常的經貿往來無可指責,西方國家的集體制裁並不包含中國。

而中國之所以與俄羅斯保持合作關系,還是源于獨立自主。

考慮到如今世界格局風雲變幻和地緣政治等原因,加上中國全方位的進步和俄羅斯在俄烏戰爭越來越占據主導,美國與西方國家對中俄聯合聲明闡述的深入合作與交流越來越擔憂。

如今的世界格局可謂分外“熱鬧”,俄烏戰爭遲遲看不到結尾,中東地區的矛盾沖突也上升了高度,有的國家鬧政變,有的國家總統遇刺。每件事情單拿出來都是了不得的政治事件,如今卻集中爆發,說明了一個問題,新的世界格局呼之欲出。

從地緣角度講,中國與俄羅斯兩國領土緊密相連,一個是工業出口國,一個是以能源出口爲主,可以說兩國在貿易上非常互補。

且中俄皆爲綜合國力大國,兩國緊密合作,是西方國家最不想看到的,兩個同被視作“威脅”的兩個國家緊密合作,打亂了西方國家對世界秩序原有的設定,更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政治地位受到威脅,經濟利益也有相對損失,可以說中俄聯合聲明觸動了美國、G7、北約等國家的利益,他們自然會站出來反對。

地緣上,中俄緊密相連,而美國更像是“孤懸海外”。亞歐大陸連成一片,無論陸路還是海運可根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而美國位于美洲大陸,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對于有些問題顯得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而中俄最新聯合聲明中明確指出,中俄將聯合開發遠東地區和北極航道。

屆時俄羅斯的資源優勢和中國的工業産能優勢將提升,借助北極航道與中俄兩國本身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兩國經貿出口可輻射亞歐大陸乃至非洲,屆時世界格局也將因此改變。

中俄兩國不僅國際地位得到提升,還將獲得巨大利益,這是美國及北約和G7國家最不想看到的,這也是他們反對的根本原因。

中俄兩國的合作完全是站在公平平等的地位,並且中國早已表明不結盟、不稱霸的國際政治路線,可以說我們只是做了對自身發展有利的決策,並沒有損害他國利益。

如今的世界格局變化莫測,霸權和單極已經不再適合當今的世界潮流。然而,新舊兩種秩序的碰撞是必然的,多極化和新的體系秩序的建立必然遭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止或幹預。

中俄聯合聲明不僅僅是一份合作聲明,更是向世界傳遞一種聲音,未來世界和平共處是曆史的必然潮流,曾經那些強權政治和圈子聯盟必然被新的世界格局所淘汰,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反對的是霸權的流失。

參考資料:觀察者網2024-05-17《上萬字!中俄聯合聲明重量級要點,不只有圖們江出海口》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