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所高校打造新工科本科今年開設“智能+”專業

湖北日報視頻 2024-05-24 08:20:50

華中科技大學學生在校學習 校方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實習生 張伊婷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增設24種新專業列入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此次專業設置調整(包括增設新專業),涉及在鄂41所高校的百余個專業。

機器人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智能科學與技術、足球運動……這些新專業有哪些特色?將如何進行人才培養?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多所在鄂高校的招生負責人,梳理了部分高校今年新增專業的招生情況,爲考生和家長高考志願填報提供參考。

全國增設24種新專業

湖北多所高校獲批

據了解,此次增設的24種新專業,包括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複學、健康科學與技術等。主要分爲四類: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要,設置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等專業;聚焦科學前沿和關鍵技術領域,深化“四新”建設,設置電子信息材料、智能視覺工程、智能海洋裝備等專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設置中國古典學等專業;聚焦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需求,落實體育強國建設部署,設置健康科學與技術、體育康養、足球運動等專業。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武漢科技大學、長江大學、湖北大學新增運動訓練專業,江漢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增設足球運動專業。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態修複學、咖啡科學與工程等新增專業,2024年起即可進行高考招生。

此外,武漢商學院“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獲批,這也是全國首個開設“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的院校。

在鄂部屬高校新增專業

“智能化”趨勢顯著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鄂部屬高校今年新增多個熱門專業,人工智能與多學科交叉,新專業“智能化”趨勢顯著。

華中科技大學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充分體現了人工智能與多學科交叉。機器人工程專業主任、智能制造裝備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歡教授介紹,隨著科技的發展,機械工程學科與人工智能、計算機、光電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成爲新趨勢。今年依托該校機械工程A+的優勢學科,學院新增設立了機器人工程專業,以共融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機器人化智能制造爲專業底色,致力于培養機器人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機器人工程專業今年將會在機械類中招生。

武漢理工大學新增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同樣“智能化”趨勢顯著。華中師範大學新增數字經濟、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據悉,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是一門涉及材料、器件、芯片設計和系統的綜合型學科;數字經濟專業則以“經濟學+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爲指導,設置課程體系。

省屬高校新增智能建造

多個新工科專業

爲解決“卡脖子”“卡腦子”“卡嗓子”難題,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人才培養的“中國方案”——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的“四新”建設。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湖北高校新增專業包括智能建造、智能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多個熱門專業,是湖北高校大力發展新工科的一大縮影。

湖北大學新增的智能感知工程專業,是智能傳感與成像、儀器技術等與人工智能學科交叉而成的“人工智能+X”複合型專業,面向國家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規劃及湖北省“51020”現代産業體系建設需求;另外新增的合成生物學,也是新工科專業。

武漢科技大學新增智能車輛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充分體現了該校發展新工科的布局。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學校重點建設專業,也是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支撐本科專業,同時是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系統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基礎本科專業。

武漢工程大學新增的智能建造專業,以土木工程爲基礎,融合信息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專業知識模塊,側重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等交叉學科相關技術。黃岡師範學院和湖北工程學院同樣新增智能建造專業。

在新文科建設方面,湖北多所省屬學校新增多個相關專業。武漢紡織大學新增金融科技和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湖北理工學院新增數字經濟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荊楚理工學院和武漢文理學院都新增數字經濟專業;武漢學院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