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學驚現毒物黑洞:50克氰化物丟失,可能致死250人!

良禾上岸日記 2024-05-21 09:41:17

5月16日,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大阪公立大學當天表示,其工科研究室中兩種危險有毒化學品(氰化鉀與氰酸鈉)丟失,丟失量約50g,可致160-250人死亡。

圖片來源: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截圖

日本大阪公立大學稱,學校工作人員5月2日進行年度定期檢查時,發現用于實驗的2瓶有毒化學品丟失,分別是25g的粉末。上一次定期檢查是在2023年6月。根據規定,使用相關危險化學品的教師與學生需提前登記,化學品被外來人員拿走的可能性極低。日本法律規定,若發現氰化鉀等危險有毒化學品丟失,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而大阪公立大學在事發約15天後,才向公安機關報案。學校副校長已召開記者會道歉,表示,“我們對相關法律認識淺薄,深表歉意。”

日本大阪公立大學管理人員公開道歉(朝日電視台)

什麽是氰化鉀?氰化鈉?

氰化鉀化學式爲KCN。在一般環境下氰化鉀是一種呈無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觀與糖相似並且易溶于水的固體。盡管有劇毒,但由于是能與元素金組成可溶化合物的極少數物質之一,因而常被用于珠寶的鍍金和抛光。

氰化鈉化學式爲NaCN。易吸濕而帶有苦杏仁味,能否嗅出與個人基因有關。氰化鈉容易水解生成氰化氫,水溶液呈強堿性。易吸收二氧化碳。常用于提取金、銀、銅、鋅等貴金屬,也用于電鍍、制造農藥、殺蟲劑及有機合成氨基酸、蛋氨酸等用途。

大阪公立大學(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簡稱公大/OMU,是一所位于日本大阪府,于2022年4月由大阪市立大學和大阪府立大學合並而成的日本頂尖綜合研究型公立大學。合並後的大阪公立大學的志望考生人數不僅連年位居全國國公立大學首位,其入學難易度也是公認的西日本最難關公立大學。在2023年日經新聞發布的企業HR評價榜中,大阪公立大學的形象排名位居全國大學第7位,公立大學第1位。大阪公立大學也是日本建校最早的第一所公立大學,綜合實力位于日本公立大學之首。

高校副教授

預謀性"擄走"研究標本

同樣是丟失重要研究材料的案例,2017年11月,一篇“大學老師‘擄走’中山植物園珍貴標本”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事發次日,已經將所有丟失的標本追回。

受損標本較多,具體損失需要評估

11月上旬,山東某高校的副教授許某預約要前來查閱標本。15日,許某進入植物研究所標本館查閱禾本科植物標本。

徐館長說,“我們曾多次向他講解管理規定,並反複說明不得損壞標本,更不能擅自從標本上取樣。”許某等一行三人在查看標本過程中,多次有與正常查閱研究標本不相稱的行爲,經工作人員多次提醒,但仍未改正。

16日上午,工作人員在檢查許某已查閱的標本時,發現有多份標本損壞,隨即對其叫停了查閱。

許某等人被叫停後,經勸說,當場歸還3個已取樣的材料袋,並交出54個已寫好植物學名但未取樣的空袋,當日下午,又歸還4袋已取樣標本。至此,許某等三人共計私自取樣7袋,分別屬于7種不同的植物標本。據徐館長介紹,此次受損標本多達12份,其中嚴重損傷4份,中度損傷5份,輕度損傷1份。

徐館長表示,事發後,他們與該副教授及兩名學生所在學校取得了聯系,學校校長和書記也非常重視,“他們針對此事也正在進一步調查。”

事後,許某本人也曾多次表示歉意,但徐館長認爲,標本館是國家的財産,是社會的財産,是一個基礎的科研資料,不是說對某個人表示歉意就解決問題的事。“現在研究所領導一方面,和對方進行溝通,另一方面,正在商討評估損失。”徐館長說。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也有過類似事件發生,也是業內人士所爲,但是還從來沒有像這麽大規模的。“許某作爲一個專業人士,這是最起碼的常識,況且我們還再三叮囑不可隨意取樣。”

徐館長告訴記者,當時他們一行三人共查閱標本約200余份,有些標本是曆經戰爭和動亂保存下來,非常珍貴。“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發現,像如此大規模的的取樣,對標本的損傷程度很難想象。”

0 阅读:87

良禾上岸日記

簡介:互聯網沖浪jin牌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