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艦’唐山·致敬家鄉艦!優秀作品評選結果出爐!

唐山發布 2024-05-01 23:05:20

— 優秀作品展示 —

看‘艦’唐山·致敬家鄉艦

TANG SHAN

4月16日至26日,唐山市委宣傳部、唐山市雙擁辦、唐山勞動日報社聯合舉辦了“看‘艦’唐山·致敬家鄉艦”主題作品征集活動。經過組織專家對征集的作品進行評選,最終評選出10部優秀作品。

(點擊圖片放大查看)

當英雄之城遇上青春之艦

武夢心

105年前,燕山南麓、渤海之濱、革命先驅李大钊在唐山寫下一系列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中國革命運動掀起熱潮。歲月流轉,紅色基因仍曆久彌新、薪火相傳。如今,萬裏海疆,“帶刀護衛”唐山艦正劈波斬浪、築夢深藍。一城,一艦,以紅色精神爲紐帶,城艦共建,魚水相依,共同譜寫新時代雙擁新篇章。

唐山市不僅是一座涅槃重生的“鳳凰城”,而且是一座英雄之城,是具有紅色傳承的冀東革命老區,是連續八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的擁軍之城。抗震救災,見證了軍民一心誰能敵的英雄曆史;艦城同行,譜寫出新時期擁軍愛民時代新篇。

2024年4月20日,當以唐山命名的享有“帶刀護衛”美譽的唐山艦停靠在唐山市曹妃甸區首鋼碼頭,唐山艦正式開啓了入列四年來的首次回家之旅。當親眼見證在外漂泊的遊子回到家鄉唐山的那一刻,期待已久的七百多萬唐山人民歡呼雀躍,這冀東熱土沸騰了。

一座具有悠久革命曆史的英雄之城,一艘入列四年的“青春之艦”,一城一艦,以紅色精神爲紐帶,緊緊相連,同心同向,共同擦亮英雄唐山城、威武唐山艦的“城艦共建”雙擁名片。

英雄之城綻放藍色夢想

藍色是海洋的顔色,也是唐山所蘊含的開放創新的城市底色。向海圖強,是我們這個民族百余年來的夢想。回想起近代中國的落後曆史,正是由于我們放棄了這片藍色國土,導致了近代以來的一系列沉重苦難。進入新時代,唐山作爲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坐擁天然良港,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持向海圖強,擁海發展。現如今唐山港貨物吞吐量首超8億噸,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一個海洋經濟大市能夠擁有一艘以自己城市命名的先進軍艦是一件幸事。唐山艦回家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登上家鄉艦成爲了每一個唐山人心中的期待。早早的我就停留在預約界面,僅僅12分鍾4800個預約號就被一搶而空。在唐山艦開放活動現場,靠泊碼頭人頭攢動、彩旗飄揚,笑容挂在每一位觀衆臉上,難掩心中的喜悅。爬舷梯、登甲板、進艙室……人們駐足觀看,直呼看不夠,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在體驗區,趣味十足的旗語教學、充滿好奇的滅火服穿戴體驗、考驗技能的繩結操作……這些充滿海軍特色的軍事互動項目,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海軍的特色文化,也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海軍官兵備戰打仗的不易與艱辛。對于七百多萬唐山人民而言,能夠親身來到現場是幸運的,但是這種對于家鄉艦的關心與期待不止于此。在網上有關于唐山艦的話題熱度不斷走高,重量級媒體的新聞報道不斷。在現場的觀衆化身爲“主持人”通過自己的手機將了解到的有關家鄉艦的知識、和家鄉艦的合影發布在朋友圈、編輯成短視頻,與不能來到現場的人們共同見證登上家鄉艦的榮耀時刻,共享這份愛海軍愛家鄉的真摯情感。“長大後我也要當海軍”,這是在現場的小朋友們共同的心聲,一顆海軍夢的種子自此在幼小的心靈裏紮下了根。向海而生,擁抱世界,唐山聚勢騰飛。逐夢深藍,勇闖大洋,唐山艦再起新航。

軍民魚水譜寫強軍新篇

人民海軍闊步深藍,道道航迹的背後,凝聚的是軍民共建的磅礴偉力。入列僅四年,青春的唐山艦戰巡西太、演兵大洋,圓滿完成重大任務20多項,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績。通過此次參觀我們了解到唐山市和唐山艦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在軍艦上我們也看到了一處處張貼著家鄉唐山的“文化符號”,在和唐山艦官兵的交流中感受到家鄉艦對家鄉發展建設的關心和對家鄉人民的熱忱。在雙擁這項工作中,唐山不僅在社會中營造尊崇軍人、優待軍屬、尊重退役軍人的濃厚氛圍,更是拿出真金白銀出台“政策大禮包”。優待對象更廣、優待範圍更寬、優待力度更大,每一項政策背後都體現著“唐山溫度”。作爲一名在唐就讀的退役大學生,同樣能夠感受到來自“第二故鄉”的關心與厚愛。我驕傲,在唐山這座英雄城我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實現了屬于我的“入隊、入團、入黨”的青年追求政治進步三部曲。我感恩,唐山這座雙擁之城對于我們退伍軍人的暖心關懷。2021年在唐山市軍分區的組織下我作爲唐山市優秀退役大學生代表之一,赴駐唐各高校展開征兵宣講,通過分享我們的軍旅故事帶動更多的人實現軍旅夢想,也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作爲一名軍人的榮耀。

一座城市爲一艘戰艦帶來奮進力量,一艘戰艦爲一座城市帶去新的輝煌。雖然不知道執行任務的家鄉艦身處何方,但唐山這片擁軍熱土始終是強軍興軍的堅強後盾。戰艦犁深藍,新潮浪更高。未來的唐山艦必將會在遠海大洋、萬裏海疆留下前行的航迹,創造新的輝煌!

圖1.我與唐山艦同框

圖2.體驗滅火服穿戴

圖3.作爲唐山市優秀大學生士兵參加宣講

▲上下滑動查看

英雄唐山,“艦”證奇迹

屠森

在蔚藍平靜的海面上,一艘白色戰艦停泊在唐山港。浩瀚的海洋是畫布,藍天白雲作背景,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圖畫,更是曆史上一個令全市人民銘記的光榮時刻。

自從唐山艦2020年8月入列以來,在過去的四年時間裏,全體官兵圓滿完成了多次實地演習任務。這一次唐山艦滿載榮譽而歸,一城百姓爲它喝彩,數萬市民共同見證,高唱凱歌歡迎海軍戰士回家。

雙鬓斑白的老年人走上了甲板,他們滿含熱淚撫摸艦上的圍欄,就像撫摸自己的孩子一樣輕柔、親切,一片疼愛之情溢于言表。有人唱起經典歌曲《軍港之夜》,優美婉轉的旋律伴著海浪聲,化作了一曲新時代的勝利之歌。

爲何老人的眼裏飽含熱淚,我能明白。那是因爲四十多年前,唐山人民與子弟兵結下了魚水之情。1976年唐山地區發生裏氏7.8級地震,第一時間趕來救災的就是人民子弟兵,他們用手搬磚,用身軀背傷員,有了他們的救援,唐山才能鳳凰涅槃,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所以唐山人感激、尊敬每一位子弟兵,更擁護、愛戴每一位保家衛國的軍人。

意氣風發的青年人滿懷深情快步走上了戰艦,與歸來的海軍戰士握手、相擁。看這些年輕的鐵骨男兒一個個英姿勃發,站在甲板上自成一道風景。他們的面龐黝黑健康,神情嚴肅專注,眼裏的光芒顯示出保衛祖國的決心與擔當。

爲何青年與官兵有說不完的話,我能明白。那是因爲他們將海軍戰士當做自己的親人,有他們在前方保衛國家,我們才能安心建設家園,享受盛世和平。國泰民安的背後是多少年輕生命的無私奉獻與執著堅守,這種高尚的愛國情操值得我們學習、發揚。

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手捧鮮花,歡呼雀躍地跑上了甲板,將鮮花與隊禮獻給海軍叔叔。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像春天盛開的花朵般鮮豔。他們圍著海軍戰士提問,一問一答和諧動聽,清脆的話語引來了海鳥,伴著孩子們的笑聲歡唱。

爲何孩子們這樣好奇,有無數的問題迫切地提問,我能明白。那是因爲他們渴望了解戰艦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方法,他們被海軍戰士的英姿深深吸引,被國防力量的強大深深震撼。這一刻,小小的童心激蕩著愛國情,有孩子說出了自己的遠大志向,長大想成爲一名海軍,守衛祖國的領海,保衛國家和人民安全。

此刻,這艘造型優美的白色戰艦靜靜地“睡”在渤海灣,這生動唯美的畫面相信每個家鄉人已銘記于心。戰艦榮歸讓世界看“艦”了新唐山,也向世人彰顯了唐山的發展與實力。

這艘舷號122的改進型導彈驅逐艦,爲北部戰區海上作戰發揮著強大支持力量,它將光輝使命寫進了曆史。它以城市“唐山”命名,是這座英雄城市的輝煌,更是全市百姓的驕傲。從此,唐山又多了一張靓麗的名片,一個享譽世界的名號。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工業文明與科技創新爲國防建設架起了一座堅固的橋梁。唐山,這座百年重工業城市,這座在廢墟上崛起的城市,向世人宣告了沒有什麽不可能,唐山正在以加速度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迹。

未來,唐山艦將推動時代的海上巨輪,以英雄城市勇往直前的偉大精神爲能量,以全市人民奮發向上的幹勁爲動力,再次向築夢新唐山的藍海啓航,七百余萬家鄉人民將一同“艦”證新的奇迹與輝煌!

▲上下滑動查看

春潮中的守望,唐山艦的歸航

向暖

晨曦初照,海風輕撫,我靜立于港口,

眼前海平線延伸,心隨波濤輕搖。

春潮攜希望,湧動著歸帆的喜訊,

唐山艦,榮耀的象征,破浪而來。

聽,那低沉的引擎聲,是家鄉的呼喚,

是海之子的承諾,跨越萬裏,只爲今日的團圓。

官兵身影,如松柏般堅韌,守護著這片海域,

他們是城市的驕傲,是海洋的守護者。

筆尖舞動,我以文字爲舟,以情感爲帆,

繪出最深的敬意,編織最誠摯的祝福。

詩句輕盈,卻承載著對你們的崇高敬意。

你們駛過,我以熾熱的目光,迎接你們的歸來,

致敬你們,春潮中的守望,歸航的勇士。

這座城市,因你們的歸來而更加輝煌,

無論身在何處,我們爲你們自豪,爲你們驕傲。

戰艦歸港,不僅是航程的結束,更是心靈的歸宿。

我們在此,以春天的溫暖,以家鄉的深情,

迎接你們,擁抱你們,歸航的榮光。

▲上下滑動查看

唐山艦歸航:一場深情的港灣重逢

齊景健

在曆史的長河中,一座城市與一艘戰艦,因共同的名字“唐山”而結下不解之緣。如今,那艘承載著鐵血忠誠與民族榮光的“唐山艦”,即將穿越波瀾壯闊的海疆,駛向她名字所源之地——我的故鄉唐山。

這是一場時空交織的邂逅,是一次精神與物質的交融,更是一曲深沉而熱烈的情感頌歌。遙想唐山艦初次啓航的時刻,她以這座城市爲名,肩負起捍衛祖國海疆、守護和平的神聖使命。那一刻,她如同一只振翅翺翔的海燕,帶著唐山人的驕傲與期待,駛向未知的海洋深處。她的每一次航程,都如同唐山人民堅韌不屈的精神象征,無論風急浪高,始終堅守崗位,勇往直前。此刻,當她即將歸航,回到這片賦予她名字的土地,我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湧動,難以言表。

唐山,這座經曆過大地震磨砺、涅槃重生的城市,有著堅如磐石的意志和包容萬物的胸懷。她的名字,不僅镌刻在唐山艦的艦身,更烙印在每一位艦員的心中。他們深知,每一次出征,都是對這座城市的承諾,是對唐山人民無盡的敬意與深情。而今,唐山艦即將歸來,帶著滿載的榮譽與故事,像一位遠行的遊子,帶著滿心的喜悅與期待,回到久違的故鄉。我想象著那個激動人心的瞬間:當唐山艦緩緩駛入港口,那巍峨的艦影倒映在碧藍的海面上,仿佛一幅莊重而華麗的畫卷。艦上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與岸上高高矗立的“鳳凰涅槃”雕塑遙相呼應,共同訴說著唐山人堅韌不屈、奮發向前的精神風貌。那一刻,無論是艦上的勇士,還是岸邊翹首期盼的家鄉人,心中都將湧動起無盡的自豪與感動。

唐山艦的到來,不僅是對城市精神的一次生動诠釋,也是對唐山人民的一次深情告白。她將把大海的遼闊與深邃帶回這座城市,讓唐山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國海防的威嚴與力量。她的歸來,也將激發起人們對家鄉更深的熱愛與眷戀,提醒我們銘記曆史,珍愛和平,爲建設更美好的家園而不懈奮鬥。此刻,我仿佛聽見了唐山艦的汽笛聲,那聲音穿越海天之際,越過山河萬裏,回蕩在我心中。那是呼喚,是歸鄉的渴望,更是對未來的期許。我期待著那一天,站在港口,親眼目睹唐山艦的英姿,感受那份源自血脈深處的共鳴。我知道,那一刻,我會熱淚盈眶,因爲那不僅僅是一艘戰艦的歸航,更是唐山精神的回歸,是家國情懷的升華。

唐山艦,歡迎你回家!你的歸來,是唐山的榮耀,是我們的驕傲。你將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記,成爲我們永恒的記憶。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深情的港灣重逢,讓唐山艦的故事在故鄉的土壤裏生根發芽,激勵我們砥砺前行,共築中國夢的輝煌篇章。

▲上下滑動查看

當藏藍遇見藏藍,

我懷揣夢想走向甲板

鄧亮

當潔白色的軍艦劃過湛藍的海域,乘著風,來了唐山港。這個以唐山命名的軍艦,來到了屬于他的家鄉。當艦與城的相遇,當身著藏藍的我遇見了在藏藍海疆馳騁的軍艦,激動之情油然而生。

作爲男生,我從小就有很強的“制服情節”,經常想象著自己有一天可以身著“铠甲”保家衛國。沒能參軍入伍成爲了自己的遺憾,可身著警裝的我,又以另外一種方式“守衛安甯”。

多少次,面對浩渺的大海,我都在想象,這無邊的海疆,也正是因爲有解放軍們的日夜守護才更安甯。如果能實際去看看海軍,感受下官兵們的日常,那將是多麽幸福!

當聽說可以申請去唐山艦參觀時,我非常興奮,也非常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參觀臨近,我總在心裏默默算著時間,等待著這個神聖時刻的到來。

當走上軍艦的那一刻,我覺得恍然,看著巍峨的軍艦,看著整齊列隊身著潔白軍裝的官兵,看著熱情洋溢的唐山市民,還有身著藏藍色警裝的我們,真是一幅軍民相擁的美好畫卷。

在此之前,我只是在新聞上看見過海軍軍艦,沒有實際的感受過他的雄偉,直到真正的走上的一瞬間,那種沖擊力,讓我至今難忘。

參觀的行程安排很滿,近距離、近場景的感受到了官兵的日常,同時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也實地參觀了直升機停機坪、船員休息室、榮譽牆等區域,詳細聽取了講解員對于唐山艦艦載武器系統的介紹,深切感受到唐山艦近海防禦和應急救援的能力,讓我對海軍更加了解的同時,我也爲祖國的強大感到自豪。

唐山艦入列“四載”,戰艦與唐山的抗震精神早已融爲一體,唐山艦官兵也早已將“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深深刻入血脈之中。唐山艦有唐山人的精神傳承,也閃爍著中國海軍的光輝曆程。

中國海軍經曆了75年的浴血榮光,經曆了75年的砥砺前行。在這時光裏,人民海軍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初始化的艦艇,到現代化的編隊,從當初的濟南艦到今天的唐山艦,一代又一代的海軍戰士不斷付出努力。

75年來,海軍湧現出無數的英雄,“鋼鐵戰士”麥賢得、“海空衛士”王偉、“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一個個閃耀曆史天空的名字,引領著海軍官兵紅心向黨,同時也指引我的方向。

作爲一名青年民警,我將以英雄爲榜樣,牢記自己的使命擔當,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更加飽滿的熱情,爲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城一艦結同心,在艦船的甲板上,海風掠過紅旗,我看見遠處的海鷗,也看見唐山的港口。唐山艦承載著唐山人民的希望,凝聚著冀東大地的熱情,他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加昂揚的動力,鼓舞我們乘風破浪、勇毅前行。

▲上下滑動查看

這就是咱的唐山艦

劉愛新

當高聳的桅杆刺破一線的海天、健碩的船體劈開渤海的巨浪,通體的潔白映照出耀眼的輝光,“唐山艦”終于首次回到了“家鄉”的港灣。

當萬衆的期盼與艨艟巨艦在渤海灣相遇。是發自內心的自豪與驕傲,是持久等待的翹首與渴盼,如一團火焰從2018年引燃,一直燃燒在冀東的沃土、渤海的港灣,終于首次與唐山艦在“家鄉”共燃。那時,你是中國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的驅逐艦,是國之重器、中流砥柱,承載著向海圖強、亮劍深藍的夢想。從2020年入列北海艦隊伊始,前出宮古海峽、馳騁太平洋西岸,如今征程萬裏、閱盡千帆,榮歸“故裏”,依然雄姿英發、氣勢昂然。曾記得,每年春節的拜年視頻,巨艦伏波靜臥、戰士威武雄壯,宛如出海蛟龍不懼風高浪險,又如海上長城爲國平波鎮瀾。巨艦擎夢,擎起的是人民的愛國夢、擎起的是中華的平安天。而今天,我們相遇在家鄉的港灣,期盼與巨艦同鳴共振,與戰士同慶共歡。明日再踏征程,爲國爲民建功立業再譜新篇。到那時,再全市高歌,“這是咱的唐山艦!”

當英雄的人民與子弟兵在新唐山相擁。如同久別歸鄉的家人,讓我緊緊地將你擁入懷中,驚喜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今天我們終于首次見了面,請讓我們獻上最高的禮贊。唐山,是軍民魚水情深的城市;唐山人民,是感恩博愛的人民。難以忘記,1976年,星火馳援的數十萬人民子弟兵,不懼艱險、晝夜奮戰,從瓦礫殘垣中拯救了多少父老的生命;難以忘記,災後重建,多少樓房道路,是子弟兵一磚一瓦用心營建,至今仍有老人滿臉驕傲地誇贊,“咱這樓,當年解放軍同志蓋的,幾級地震也不怕!”風雨同舟、共經患難,情義至厚、千金不換。唐山人民始終與子弟兵同呼吸、共命運,有著特殊的情感。聽說了“愛我家鄉愛我艦”活動,簽訂了共建框架協議,建成了全軍首個“海上唐山文化站”,制作了唐山特色的陶瓷文化紀念品,爲唐山艦設計了艦徽艦標、譜寫了艦歌,安裝了民用通信基站,……。這事辦得對,這才是咱親人解放軍,“這才是咱的唐山艦!”

當英雄的城市與偉大時代在新征程共舞。從“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的宏偉目標,到“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的高度認可,既是使命光榮,更是責任重大。此時此刻,唐山艦終于首次歸航,既是鼓舞,更是激勵。“艦行萬裏不迷航”是對信仰的堅守。堅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新征程上,如椽的曆史巨筆將描繪出更壯美的畫卷,如旭日東升,如大潮奔湧,如長風浩蕩,如月燦星繁。“直挂雲帆濟滄海”是對未來的祝願。今日的歡聚是長久期盼的碩果,明日的再聚是令人期待的明天。唐山市的發展必將日新月異,唐山艦的征途必然凱歌齊鳴。在乘風破浪、奮楫中流的大潮浪湧中,讓我們彙聚向上向前的力量,向著美好的未來無限延展。

1918年4月,毛澤東主席寫到“君行吾爲發浩歌,鲲鵬擊浪從茲始。”相聚總是短暫,短短數天的停泊,滿足不了唐山人民的自豪與驕傲、滿足不了唐山人民的關注與期盼。願征途再建新功,願子弟兵早日返航。到那時,巨艦歸航、艨艟入港,看,“這就是咱的唐山艦!”

▲上下滑動查看

歸航

劉啓鵬

春天的海風輕拂,

唐山艦駛進故鄉的港灣。

旗幟在艦舷上飄揚,

閃耀著勝利的光芒。

唐山的父老鄉親,

心潮澎湃,充滿期待。

眼含熱淚,

用鮮花與掌聲迎接你的到來。

這是漂泊的孩子第一次的歸家,

讓我們心潮激蕩。

你是唐山人的驕傲,

夢想和期待在你的航迹中綻放。

舷號122,你是海洋的衛士,

爲和平與正義遠航。

歸來是家鄉的榮耀,

我們爲你自豪,我們爲你歌唱。

你的每一次揚帆,

駛向遼闊的海洋。

都承載著唐山的祝福與希望,

締造新的輝煌,永遠閃耀光芒!

英勇的唐山艦,

帶著海風的鹹味,

帶著勝利的霞光。

像遊子回到母親的身旁。

艦上的水兵們,

那堅毅的目光,

閃爍著青春的光芒。

他們用忠誠和勇氣,

捍衛著海洋的領土,

守護著祖國的海疆。

唐山艦,唐山的驕傲,

在藍色的波濤中起航。

她的航迹,是和平的經緯,

她的旗幟,是正義的飛揚。

讓我們一起爲她歌唱,

歌唱她的榮耀,

歌唱唐山的輝煌。

在萬裏海疆,

她是鋼鐵的長城,

她是移動的界碑。

爲了和平,爲了尊嚴,

爲了祖國的富強。

她用青春和熱血,

書寫著忠誠和擔當。

英雄的唐山艦,

唐山人民爲你驕傲,

祖國母親爲你自豪。

在新的征程上,

讓我們攜手共進,

爲了明天,爲了夢想,

再一次揚帆起航。

▲上下滑動查看

中華新韻+滿江紅·回家

鶴舞灤河(薛鶴舞)

海軍唐山艦將于甲辰谷雨翌日來唐,此乃其入列四載首次“回家”……

浩渺煙波,唐山艦,歸家心切。汽笛鳴,英姿飒爽,豪情激越。保海戍邊何所懼,衛國甘灑一腔血。看今朝,榮耀返家園,旌旗獵。

渤海水,波濤躍。英雄返,人心悅。築長城萬裏,江山如鐵。壯志淩雲沖玉宇,忠誠華夏千秋業。展宏圖,再續偉篇章,從頭越。

▲上下滑動查看

威加四海外,榮歸故裏時

王梓臣

早晨,天亮堂得很,我推開早點鋪的門,一陣子熱氣洶洶撲來,我半只腳踩進門就喊道:“老板,來碗唐山正宗安徽板兒面!寬條兒、少辣。”“得嘞”老板是個精壯漢子,他轉著迎來,把帶著上位食客余溫的長凳一抹,空碗一端,又轉回了竈旁,不一會兒就端著熱乎乎的面,“砰”地放在桌子上。我揉揉眼鏡上的水汽,坐在凳上,見漢子邊煮著寬面,邊盯著一旁的收音機怔怔發呆。這邊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嘴裏囫囵吞著面,耳朵豎起聽著廣播。哦,原來是早間新聞,面館裏熙熙攘攘,我著實聽不真切。這時,老板提高嗓門問我:“小夥,你知道唐山艦嗎?”

“當然,過年時,我還看到唐山艦上的官兵拍的拜年視頻呢。”

“是嗎?聽新聞說,唐山艦要回唐山喽。嘿,忒好。”我點著頭嗦完最後一口面,拜別漢子,漢子招手道:“小夥,快上學去吧!”

我國海境,雲霧缭繞,一個龐然黑影正乘風破浪。一名名身著筆挺軍服的戰士,正坐在控制室內,操作著手邊的儀器,觀察著周邊的情況。在這艘舷號122的戰艦上,早就流傳著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要回家了,回唐山。每個戰士臉上的汗珠,都瑩著喜悅的彩色。

“雷達發現陌生船只!”

突然間,警報拉響。汗珠跳脫著逃離,所有人的心弦緊緊繃起……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近代史——甲午海戰……”曆史課堂上,老師正講起甲午年那段血與火的曆史,當說到鄧世昌駕著致遠艦沖向敵艦之時,同學們不禁潸然淚下,不禁義憤填膺。恨清帝國的無能,惡侵略者的凶狠,歎水師將士的英勇。幻燈片上,一幅雄偉的鋼鐵長城巨畫,徐徐鋪展,我的呼吸停滯了,心跳到了那艦舷的三位數字上“122”。有個軍迷同學喊:“是唐山艦!”老師微笑著答:“是的,如今黨和國家都強大了,那些屈辱再也不會發生了。”……下課後,同學們聚在一起暢談,那個軍迷說:“我也想要參加人民海軍,在浩瀚大海裏馳騁。”他的好友道:“那我就搞科研,爭取讓你開上我研究的戰艦。”在歡聲笑語中,同學們准備起下一節課……

與此同時,浩渺藍海上,正迷霧重重。幾個中國漁民正在齊力收網,網裏條條“白銀”泛著光,似別樣的海浪,照映著漁民收獲的喜悅。忽然,一艘陌生船只從國境方向駛來,那船加足馬力,向著漁船方向飛速沖來,毫無減速之意。漁網沒有收完,避讓一定來不及,漁民們慌了神,急忙向陌生船只喊話、鳴笛。可它充耳不聞,如同一支毒箭,惡狠狠的向漁船射來。那艘船比小漁船大了好幾圈,若是撞上,小船和漁民恐怕凶多吉少,漁民們陷入了絕望。

雷鳴般的船笛聲驟然響起,震得海洋沸騰;長城般地巨浪滾滾湧起,搖得敵船戰戰兢兢。艦頭沖散迷霧的遮攔,鮮亮的紅旗在海風中飄揚,神聖的五星撞在敵船臉上,駭得敵船減速,掉頭,望風而逃。

“看到了,是一只別國漁船,意圖襲擊我國漁船,搶奪漁業資源。”

“將它驅逐!”別國漁船只得在那舷號122的戰艦的監視下,灰溜溜的逃離我國領海。漁民們相擁歡呼,向著戰艦揮手。

在霧裏,另一艘戰艦正默默注視著一切,奇怪的是,唐山艦先進的雷達系統竟對此毫無察覺。這是一艘只能在曆史博物館照片牆上看到的戰艦,在船頭上,站著兩個人,一人身著一絲不苟的清朝官服,另一人一襲白色長衫。

“守常啊,這真是今天的中國水師?”官服者眼含熱淚。

“看吧,鄧管帶,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中國也絕不會辜負社會主義。”

官服者似有千言萬語要說,但卻一言不發。

“盛世,如你我所願。”長衫看著唐山艦。

“善哉。壯哉!”官服者留下他的最後一句話。

“這是唐山艦啊,他要回家了,回到唐山,我們的故鄉。”長衫踮著腳,遠眺大陸……

夜靜了,我的軀體躺在床上,精神卻到了一處海港,隨著人群向遠方的海洋張望,最初是一個點,然後漸漸長大,竟長成一頭威武的深海神獸。碧海藍天,紅旗招展,人聲齊呼,鑼鼓同鳴,載欣載奔,鮮花揮舞,構成一幅美妙的畫卷。我透過人群,看到了人民海軍,他們手裏握得是重器,腳下踏得是希望,肩上扛得是責任,眼中閃得是信仰。

唐山艦,唐山劍。唐山艦是劍鋒,唐山城是劍鞘,兩者共同構成了祖國的一柄佩劍,劍指青霄外,鋒斂厚雲間。鳳翺棲盛世,龍騰耀九州。我想,這次唐山艦的歸鞘,是爲出鞘之時,奏響更爲華美的篇章。

▲上下滑動查看

編審:宋威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