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中國智能手機、顯示器展示實力,韓國只剩下半導體了!

蟲蟲雜談 2024-05-18 11:20:22

5月18日,韓國媒體《亞洲時報》發表文章稱,隨著中國以內需市場爲中心擴大在電子、IT産業的影響力,韓國企業在中國的競爭力正在大幅惡化。與最初認爲美國的持續制裁將導致中國産業競爭力惡化的觀點不同,這是因爲中國在智能手機、顯示器等領域展示了實力。此外,中國最近在半導體領域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正在緊追韓國。

最近在中國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上,韓國智能手機大幅落後于當地企業的産品。

據市場調查公司IDC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折疊屏手機在中國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下降到5.9%,排在第五位。與去年11%的占有率相比,實際上減少了一半。韓國業界指出,目前制作折疊屏手機的企業還很少,因此排在第5位是最末位。

除了折疊屏手機,三星的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也是苦苦掙紮。據業界統計,三星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不足1%。而華爲的智能手機銷量猛增了69.7%。得益于此,華爲也超越蘋果,登上了本國市場的第一名。

在顯示器産業上,中國的快速進步也影響到了韓國。中國繼LCD之後,在智能手機OLED面板市場上也超過了韓國。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ino Research的數據,按出貨量計算,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顯示器企業占全球中小尺寸AMOLED的53.4%。與去年第四季度(44.9%)相比增長了8.5個百分點。三星顯示器、LG顯示器等韓國市場份額從去年第四季度的55.1%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46.6%。這是中國在中小尺寸AMOLED市場首次超越韓國。

就整體顯示器銷售額而言,中國也超過了韓國。據韓國顯示器産業協會統計,以去年銷售額計算,韓國企業在顯示器市場的份額爲33.4%,中國企業爲47.9%。兩國之間的差距從2022年的5.6個百分點擴大到去年的14.5個百分點。

中國的這種快速進步成爲美國制裁的主要因素。中國通過“中國制造2025戰略”謀求本國産業發展。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將主要産業的核心零部件和材料自給率提高到70%。再加上14億人規模的“愛國消費”基調擴大,中國的影響力也隨之擴大。

世宗大學工商管理教授黃勇植表示:“中國正在努力減少對外部經濟的依賴。然而,這不是自發現象,而是由于美國制裁産生的非自發現象,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了根本性的進步,以技術飛躍和內需市場爲基礎,大幅增長。這樣的基調能否走向持久戰,還有待觀察。”

但在半導體産業中,仍有分析認爲中國的技術能力難以趕上韓國。特別是在尖端半導體芯片方面,中國和韓國的差距很大。僅從最近備受關注的高帶寬存儲器(HBM)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目前,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在HBM市場的合計份額接近95%。中國要到2026年才開始生産HBM。

相應地,中國正在穩步擴大其在占全球半導體市場80%的通用産品市場的影響力。根據市場研究公司Trend Force的數據,截至去年,中國在通用半導體市場的份額爲29%。這比去年增長了40%。有預測認爲,三年後的2027年,中國將占據通用半導體市場的三分之一。

中國掌握通用市場後,也在邁向尖端半導體市場。據了解,去年,中國企業已經自行生産了7納米先進半導體,從而克服了美國的制裁。據評估,中國國內企業之間團結的加強,加上愛國消費趨勢,鼓勵了中國先進半導體的發展。

韓國業界預測,中國的這種增長趨勢將持續下去,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影響力將逐漸縮小。

2 阅读:710

蟲蟲雜談

簡介:創作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