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要對東風“下手”?解放軍心態超穩,在另一個賽道殺出重圍

鼎盛視頻 2024-05-17 16:00:23
印太局勢變成“二打二”,美日強強聯手,直接將矛頭對准中俄,第一步就要破東風導彈火力網?

最近,美國與日本正式簽署了一項開創性的協議,旨在聯合研發一種高超音速導彈攔截器,這一合作被視爲對抗中俄高超音速導彈威脅的重大步驟。

五角大樓的聲明中透露的信息不僅凸顯了美日同盟在防禦技術方面的深化合作,也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兩個世界領先的軍事強國正在積極應對共同面臨的安全挑戰。

早在2022年,美國導彈防禦局就已經開始尋求針對高超音速導彈的攔截器設計方案,並且選擇了雷神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作爲主要承包商。這表明,美國對于未來導彈防禦的規劃是長遠和周密的。

2023年8月,日美兩國領導人在華盛頓舉行的峰會上搭建了這一合作計劃的框架,並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內,雙方就細節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達成了正式協議。

在本次合作中,日本擔負起火箭發動機和頭部攔截器推進系統的開發任務,而美國則專注于目標追蹤和鎖定技術的研究。

經費方面,高超音速導彈攔截器的開發成本預計超過30億美元,其中日本承擔約10億美元。這反映出日本對于地區安全的重視以及願意爲此投入相應的資源。

此次協議並非美日兩國首次在導彈防禦領域開展合作。早些時候,兩國就曾聯合研發“標准3”Block IIA導彈,該導彈能攔截超過5500公裏射程的中遠程導彈。

如今的合作則集中于更爲先進的高超音速導彈威脅,這表明美日防禦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在持續增加。

高超音速導彈以其高達5倍音速以上的飛行速度和複雜多變的飛行軌迹爲世界各國所關注,現有的反導系統難以有效攔截這類導彈,由此造成的安全漏洞一直是美日等國深爲憂慮的問題。

面對中俄等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快速發展,美日通過此項合作加強了雙方在防禦技術上的互補與合作,強化了雙邊同盟的威懾能力,進一步鞏固了兩國在安全事務上的戰略夥伴關系。

盡管美國現役的“愛國者”反導系統曾成功攔截俄羅斯“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但面對更爲先進的“東風-17”和“锆石”等武器,現有系統顯然不足以應對。

因此,高超音速攔截器的研發不可避免地成爲了當前防禦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個情況下,解放軍似乎並不著急出手,反而在另一個賽道,殺出重圍!

近期,一款由中國制造的隱形護衛艦成爲外國媒體焦點,特別是美國媒體對此展示了濃厚的興趣。

這種關注不僅僅是因爲這款軍艦的新穎設計,更是因爲它代表了中國在未來海軍戰力發展方向上的明確指標,同時也充分展示出了中國造船工業的先進實力。

從這款護衛艦的設計來看,不難發現其與瑞典的維斯比級隱形護衛艦設計理念頗爲相似,主要采用了大量的傾斜設計以達到減少雷達信號反射的目的。

這種設計思路與美國海軍建造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也引起了部分專家的高度評價。

他們認爲,這艘護衛艦的設計不僅緊跟全球護衛艦的技術發展趨勢,而且極爲適宜執行沿海區域及繁忙海上交通線上的作戰任務。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許意味著,在某些任務執行能力上,這款中國造護衛艦甚至可能超越了美國投入巨資研發的瀕海戰鬥艦。

如果這項推測成立,那麽這款護衛艦的作戰範圍和能力無疑將被大幅提升,進一步豐富其戰術應用場景。

盡管目前關于這艘隱身護衛艦的未來角色仍存有一定的疑問,部分觀點認爲它可能會接替056型護衛艦成爲解放軍新一代輕型護衛艦的角色,也有推測認爲這僅僅是驗證新設計思路或技術的試驗品,甚至可能作爲一種出口型軍艦銷往其他國家。

整體來看,不管是在空中、陸地、海上海下,美國永遠不可能“攔”住解放軍!

2 阅读:295

鼎盛視頻

簡介:解析熱門動態,奉獻原創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