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揮“關稅大棒”砸了誰?

國際金融報 2024-05-18 14:25:45

特朗普時代,美國發起多輪對華貿易戰。拜登政府上台後亦再度“揮拳”。

5月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並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電池、半導體等産品加征的關稅。其中,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將提高至100%,光伏面板和動力電池的關稅則分別提高至50%和25%。這是美國對中國産業打壓升級的最新舉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規則單方面加征關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同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亦發表談話稱,美方提高301關稅違背了拜登總統“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鈎斷鏈”的承諾,也不符合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精神,這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美國輿論認爲,美國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無助于美國本土相關産業繁榮,不利于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也令民衆擔憂加征關稅的最終代價會由消費者承擔。

最高提至100%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依據所謂的301條款的調查結果,對來自中國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必須在4年後調查關稅的影響,而此次公布的信息,正是其複審結果。

美國貿易代表報告建議“目前受301條款關稅限制的中國産品應繼續保留”,並建議對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産品提高關稅。

報告發布後,白宮緊接著公布了180億美元的新一輪關稅,包括13項,涵蓋多個領域,含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産、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多種産品,生效時間從2024年到2026年不等。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電動汽車,關稅稅率翻了兩番,今年將從目前的25%大幅提升至100%,若算上美國針對電動汽車征收的2.5%基礎關稅,最終稅率將達到102.5%。

電動汽車锂電池關稅稅率今年將從7.5%提高到25%,非電動汽車锂電池關稅稅率則將于2026年從目前的7.5%提高到25%。電池零部件的關稅稅率今年將從7.5%提高到25%。

關鍵礦産方面出現了首次稅務征收,到2026年,天然石墨和永磁體的關稅稅率將從零提高到25%;某些其他關鍵礦産的稅率今年將從零提高到25%。

港口起重機今年的關稅稅率也將從零提高到25%。某些鋼鐵和鋁産品關稅稅率今年將從0—7.5%提高到25%。

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件)的關稅翻了一番,今年將從25%提高到50%。半導體的關稅也翻了一番,到2025年,將從25%提高到50%。

醫療産品方面,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稅率今年將從0%提高到50%;某些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某些呼吸器和口罩,關稅稅率今年將從0—7.5%提高到25%;到2026年,橡膠醫用和外科手套的關稅稅率從目前的7.5%提高到25%。

美消費者買單

拜登在競選總統時曾經尖銳批評特朗普打擊對華貿易。其上台後,就有內閣官員表示,上屆政府對華加征關稅損害美國利益。正因如此,執政初期,拜登政府開始審查上屆政府對華加征的關稅。

而今,拜登政府不僅保留了上屆政府對華加征的關稅,還要對華征收新關稅。

事實上,去年底,已有消息稱,拜登政府在考慮對中國電動車等商品提高關稅,以增強美國自身的清潔能源産業。

彼得森世界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財政部國際貿易和投資政策部門前副助理部長蓋裏·哈夫鮑爾(Gary Clyde Hufbauer)認爲,拜登采取這個行動的時機顯然是爲了總統大選。盡管白宮在聲明中說這與政治無關,但他認爲,這與政治息息相關。

民主黨的拜登尋求11月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取得連任,正希望將他的做法與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作爲對照,而特朗普已提議對中國征收全面性關稅。再次爭奪總統職位的拜登和特朗普都承諾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貿易壓力。

對于美國最新舉動,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5月14日晚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國內政治考慮,濫用301關稅複審程序,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産品加征的301關稅,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世貿組織早已裁決301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方非但不予以糾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錯再錯。“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5月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汪文斌強調,美方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進一步增加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只會顯著推升進口商品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更多的損失。據穆迪公司推算,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加征對華關稅92%的成本,美國家庭每年增加開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護主義舉措也將對全球産供鏈的安全穩定造成更大破壞。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籲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鼓勵中美工商界加強互信與合作,共同維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快推動世界經濟複蘇。

而在美國,拜登政府的做法也引發了反對的聲音。全美零售聯合會代表了許多采購或銷售中國産品的公司,該機構呼籲拜登改變做法,取消關稅。該組織負責政府關系的執行副總裁戴維·弗倫奇表示,“隨著消費者繼續與通脹作鬥爭,政府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對進口産品征收額外的稅,這些稅將由美國進口商支付,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支付。”

有能力有韌性應對

每個國家都會對進出口的商品根據其種類和價值征收一定的稅款,其作用在于通過稅收擡高進口商品的價格,降低其市場競爭力,減少在市場上對本國産品産生的不良影響。

據世貿組織統計,發達國家進口平均關稅水平在5%左右,發展中國家在10%左右,中國在7%左右。

上屆美國政府主動挑起對華貿易摩擦時,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平均關稅上漲到21%左右。

此番拜登政府的決定,使得多項中國産品出口美國關稅大增,其中電動汽車最終稅率將達到102.5%,引發關注。

新能源汽車出口對于我國外貿的拉動效應不言而喻。不過,從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向美國出口電動車數量仍較少。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僅吉利汽車向美國出口了2217輛汽車,是唯一一家向美國出口汽車的中國汽車制造商。

分析認爲,就電動汽車而言,新關稅可能不會對中國企業産生什麽直接影響。

Wolfe Research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的電動汽車“理所當然地被視爲未來的威脅”,但拜登對這些汽車和其他主要中國産品征收的關稅“更多是保護性或象征性的,目前還不具有破壞性”。

海外市場對中國車企意義重大。相較而言,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2023年,中國出口的120.3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歐洲占比達38%,遠超其他地區。

就在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以100%的關稅後,歐洲方面的表態均偏向謹慎。德國總理朔爾茨說,“我想指出的是,目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中至少有50%來自西方品牌,它們在中國生産,然後進口到歐洲。”他補充說,“在這個問題上,這或許與其他國家和北美有不同之處。”朔爾茨指出,同樣不應忘記的是,歐洲制造商正在中國市場上成功地銷售他們的汽車。

當被問及歐盟是否會效仿美國政府時,瑞典首相克裏斯特松說:“我們不想瓦解全球貿易,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他表示,對于德國和瑞典這樣的進出口大國來說,將懲罰性關稅作爲解決方案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多家頭部一體化光伏企業也向媒體表示,此次對太陽能電池加征關稅對國內光伏企業基本沒有影響。自2011年以來,美國幾乎每年都會對中國光伏産品出台新的制裁政策。此前,爲應對美國“雙反”、201、301條款封堵,中國光伏企業紛紛前往東南亞設廠,已經基本形成完整的海外光伏産業鏈,頭部企業擁有從硅片到組件的一體化産能。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曾表示,歐美市場從貿易壁壘的途徑已經很難限制中國光伏産業了。美國本土産能還遠未形成,對進口組件的任何限制,都可能影響其國內裝機需求。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5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前美國政府宣布將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産品加征的301關稅,大家比較關心對中國經濟將會産生什麽樣的影響。盡管經濟持續回升仍然面臨一定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經濟內生動能持續增強,社會預期不斷改善,有能力、有韌性應對外部沖擊,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會改變。

1 阅读:222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