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到上頭!這個爆款,推手不是人

張書樂 2024-05-10 16:52:56

隨著AI應用爆發,本以爲大家已經對各種濾鏡祛魅了。

沒想到繼妙鴨相機之後,又一個AIGC爆款出現了。

相信不少人在朋友圈和聊天群裏看到了這樣的“黏土靓照”。

頭發一縷一縷的,四肢略顯僵硬,仿佛小朋友給老師交的手工作業。

“五一”期間躥紅的黏土濾鏡,已成爲時下最熱門的社交元素,從微博、小紅書蔓延到了朋友圈。

AI圖像軟件Remini也借此沖上了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應用榜第一名。

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平台七麥數據顯示,近一周以來Remini下載量激增,在iOS中國地區的下載量超過了170萬次,收入超過2.5萬美元(18萬元人民幣)。

雖然AI領域至今還沒跑出超級應用,但在影像這個細分領域,AI生圖已經不是第一次火出圈了。

由于收費較高,目前,Remini還催生了濾鏡照片代做的生意,在閑魚上標價爲0.5元1張到5元10張不等,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圖像App的風吹了一陣又一陣,最初有AI頭像、AI換臉,後來有AI漫畫、AI寫真,都在短暫爆火後歸于平靜,Remini能火多久還是一個問號。

同時,Remini是大觥科技面向海外推出的産品,其曾在2020年因爲老照片畫質修複的功能在海外媒體上獲得廣泛傳播,這是産品的第一次爆火。

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麽?

Remini的走紅,對其他初創企業有何啓示?

從過往産品來看,AI生圖應用多次出現短暫走紅後迅速降溫的情況,怎麽破?

AI生圖應用的用戶粘性似乎普遍不高,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楊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爲:

本質上還是又一次濾鏡的勝利,而非AI的科普。

有趣的濾鏡讓社交網絡有了新的炫耀內容。

當然,某種程度上也能爲AI圖像做一定的科普,但用戶是善變和健忘的,濾鏡模式的叠代和爆發又是偶發的,用濾鏡去打開AI圖像市場,只能作爲選配,算法優化和深度學習才是最終撬動市場的關鍵。

對于初創企業而言,方法論是娛樂+智商。

垂直深耕最終用泛娛樂的方式達成一次用戶穿透,確實有技術的力量,但更多是偶發的社交熱浪和泛娛樂底牌在運作。

事實上,2023年的ChatGPT熱潮也是如此,都是用被玩壞的方式走紅。

而其核心就是讓AI這種黑科技,用一個普通人能一鍵達成的接口,實現體驗,往往較之AI編程、下棋打敗人類等只能遠觀、無法參與的方式,更容易觸及C端。

至于長期走紅,依然需要依靠技術,不斷通過技術升維去沖擊工業化之路,同時用技術降維(一鍵式傻瓜玩法)去觸及C端用戶,保持熱度。

至于用戶黏性問題,愚以爲:

AI生圖依然需要有相當的藝術功底、描繪能力,盡管可以一鍵式體驗,但所能參與的範疇依然狹窄。

AI生圖要進一步普及,依然需要更多的技術降維,來降低門檻,讓普通用戶能夠所想即所得、甚至超乎想象而得到,實現偶遇的超強獲得感。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産業評論人

0 阅读:13

張書樂

簡介:長期堅持在IT和遊戲領域呓語的非權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