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四月十四好日子,軋神仙廟會小吃盛宴,這3種特色美食必嘗

雪峰兒 2024-05-21 10:38:43

今天是農曆四月十四日,是蘇州人傳統的狂歡節“軋神仙”,軋神仙是蘇州方言,有軋鬧猛的意思,廟會肯定缺不了地方特色美食,來到蘇州才了解了當地特色美食,這3種特色美食必嘗,嘗了就不留遺憾,我吃過就學會自己做了!

一、鹵汁豆腐幹

鹵汁豆腐幹是蘇州一種非常有名的傳統小吃,至今已有超過八十多年的曆史,據說已經收錄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産品。鹵汁豆腐幹精選上等原料,配以優質輔料,使用傳統技法和先進工藝生産而成,鹵汁豐富,吃口鮮甜,軟糯適中,風味獨特。

食材:小油豆腐、八角、香料、老抽、生抽、冰糖、鹽、糖桂花、油、水

做法:蘇州鹵汁豆腐幹是一道傳統茶食小吃,當然也可以作爲餐桌上的一道冷菜。制作過程相對比較簡單,將蝴蝶棒插入主鍋,上鍋加水,再加入八角、桂皮、幹紅辣椒、糖、老抽等調料,讓豆腐泡整個泡到湯汁裏,大火燒開湯汁後用小火煮。一直煮到湯汁收幹,等放涼以後再加入蜂蜜和芝麻,將豆腐幹洗幹淨、控水,切成自己想要的大小,然後炸至表面有氣泡,將炸好的豆腐幹入一深鍋,倒入調好的燒汁,澆汁用1勺酒、2勺老抽、3勺糖、4勺醋,加入剪碎的幹紅辣椒,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中小火煮,煮約2.5小時,然後大火收汁制作而成。

二、糖粥

糖粥是江蘇蘇州著名的特色小吃,又叫紅豆粥,是用紅糖和小米煮成,其口感順滑,湯汁粘稠,味道清甜,蘇州吃紅豆粥的傳統習俗,相傳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曆史,蘇州的紅豆粥格外精細,紅豆和粥分開而做,有紅雲蓋白雪之美,白米粥煮得非常的到位,不稀不稠,粘糯黏稠,豆沙糊糊香甜不膩。

食材:糯米、粳米、紅豆、冰糖

做法:糯米、粳米分別洗淨,倒入鍋內,放入適量水,大火煮開,煮開後開小火,中間攪拌幾次,粥熬制濃稠即可。紅豆洗淨,放入高壓鍋內,放入冰糖,蓋上高壓鍋蓋,等聽到嗤嗤聲音後,開中小火,15分鍾左右即可,煮好的紅豆放在濾網上擦,即成豆沙泥。把粥放入碗裏,放上豆沙,吃的時候攪拌即可食用。

三、蟹殼黃

蟹殼黃是江浙滬一帶的特色小吃之一,俗稱小麻糕,也是蘇州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因其烤熟之後一面鼓起頗像螃蟹的殼而得名,常與大麻糕相配作禮品,其特點是形似蟹殼,色呈金黃,油多不膩,香脆酥松,糖餡甜醇,鹹餡味鮮。

食材:面粉、杏仁、核桃、松仁、植物油、紅糖、糖桂花、酵母、蜂蜜、白芝麻、雞蛋

做法:先取100g的面粉,放入碗中,加入5g的植物油,酵母用溫水化開,逐漸倒入面粉中,調成絮狀,和成光滑的面團,放到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原來的兩倍大小,拿出來稍微排氣。另取100g面粉,加入30ml的植物油,和成油酥面團,靜置20分鍾。將杏仁、核桃、松仁都去皮,放入微波爐中高火叮2分鍾,取出切碎,剩余的10g面粉放入微波爐中高火叮1分鍾,加入紅糖、蜂蜜和糖桂花,攪拌均勻即可,制作成堅果餡兒。拿出醒好的面團擀開,放入油酥面團,收口包好擀開,像疊被子一樣折三折,繼續擀開,兩邊對折回來,繼續擀開,從上至下卷起來,切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團,按扁,擀成圓形,放入餡料,收口包好,刷一層蛋液,蘸滿滿的一層白芝麻,都做好擺放在烤盤中,200度預熱烤箱,190度上下火烤25~30分鍾,表面上色,再稍微焖五分鍾,拿出來放涼。吃時候像蟹殼一樣揭開蓋兒,香甜美味特好吃!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