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湘爲何競爭不過江浙滬?

武當雲中客 2024-05-11 12:03:52

鄂湘爲何競爭不過江浙滬?

以秦嶺淮河爲界,以南的地方屬于南方!在我國曆史上,南方曾經形成了發展比較好的四大經濟板塊——長三角、大灣區、兩湖和川渝。在這四大板塊中。如果以如今的視角來看的話,國內頂級的五大經濟區,也是集中在這四大板塊。其中長三角是國內經濟的第一極,大灣區是第2極,成渝是第4極,鄂湘所在的長江中遊爲第5極。國內經濟的第三極在北方,也就是如今的京津冀!如果以傳統農業視角來看的話,南方面積最大的平原則是地跨兩湖的的兩湖平原,面積高達5萬多平方公裏,比長三角平原還大出1萬多平方公裏。然後成都平原和大灣區所在的珠三角平原就更難和兩湖平原相比了。那麽兩湖平原所在的鄂湘經濟爲何只能做國內的經濟第五極,而不可與江浙滬所在的長三角經濟爭鋒呢?我們來看一下!

我們還是先來看下鄂湘和江浙滬如今的基本面。鄂湘面積有將近40萬平方公裏,人口12406萬,經濟體量爲10.6萬億;江浙滬的面積爲21.9萬平方公裏,人口17641萬,經濟體量爲25.8萬億。由此可見。鄂湘的面積幾乎是江浙滬的兩倍,但是鄂湘的人口只有江浙滬的70%,鄂湘的經濟總量更是只有江浙滬的41%。鄂湘兩省經濟總量加起來都還差江蘇兩萬億以上!由此可見在人口聚集和經濟總量方面,鄂湘與江浙滬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其實按照原本的天賦來看的話,鄂湘實力應該是遠超江浙滬的,但是如今卻爲何與江浙滬拉開那麽大的差距呢?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兩湖平原確實是南方經濟發展最早的地區,當時川渝盆地的巴蜀兩國,長三角的吳越兩國的實力,都遠遠不如地處兩湖的楚國。楚國鼎盛的時候曾經占據了當時天下的一半。而兩湖無疑是整個南方的人口經濟和文化中心。然後一直到三國時期,江浙滬所在的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實力才最終追平鄂湘。東吳立國的基礎就是兩湖所在的荊州和江浙滬所在的揚州。當時孫權和孫皓還曾經短時間內把國都從南京遷往湖北的鄂州。

然後兩湖真正開始與江浙滬拉開差距是什麽時候?答案就是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的修建。我們都知道京杭大運河的南端起點是杭州,北端起點是北京。然後中間就是當時國內的人口政治中心河南了。而長三角就地處長江下遊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彙處。長三角所在的江南地區接下來經過隋唐300年的孕育發展,在北宋時期成爲了國內經濟最爲發達的地區。尤其是以宋室南遷爲標志,長三角從此奠定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並且在明朝中後期,隨著長三角地區的産業升級、改稻爲桑,使得當時的種糧任務逐漸就轉移到長江中遊的兩湖平原。鄂湘與江浙滬在明朝中後期第一次實現了産業分工協同。再往後鄂湘的經濟發展基本上就是跟著長三角走了!

通過以上所敘述,我們就知道了早在千年以前的隋唐時期,鄂湘的經濟就逐漸被江浙滬給拉開了。這說明什麽?說明鄂湘雖然擁有南方最大的兩湖平原,但是並不意味著兩湖的經濟就一定會比江浙滬強!種地的這個農業是經濟基礎的一個方面,並不能代表全部。且國內最近兩百年逐漸進入近現代化之後,水運的價值更加突出。鄂湘與江浙滬共有長江水道。京杭大運河雖然在現代社會,其水運能力明顯跟不上了,但是長三角同樣也靠海,其運力比長江水道都大。而江浙滬就處在國內的海岸線中段和長江彙入大海的地方。其水運便利的程度在整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鄂湘所在的長江中遊地區,終究還是整個長江水運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發展沿海經濟海外經濟的過程中,鄂湘肯定也明顯競爭不過江浙滬地區。省級層面的比拼,鄂湘贛都已經是劣勢明顯了!在各自的具體大城方面,鄂湘僅僅兩座經濟總量過萬億的城市——長沙和武漢;而江浙滬都有8座。鄂湘的最大城市武漢,放在長三角僅僅排在遜于滬蘇杭的第4名,武漢的經濟總量都還不到上海的一半。由此可見鄂湘在大城經濟比拼方面,與長三角差距巨大!

如果時間再往後面看的話,未來的兩湖經濟其實還是跟著江浙滬走的。畢竟鄂湘在經濟地理區位上,放在中西部地區,可能是最好的。但是與江浙滬相比,還是差得太遠了!

0 阅读:154

武當雲中客

簡介:經濟地理分析、曆史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