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者曾預言:中美太平洋大戰,決定性武器不是導彈,是真的嗎?

天下有警 2024-05-19 21:59:43

隨著美國在中國周邊的持續挑釁,中美在太平洋爆發大規模武裝沖突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反艦彈道導彈】

很多軍事專家都認爲,中國在導彈技術上的巨大優勢將幫助中國鎖定勝局。

但來自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的西達爾特·考沙爾卻持有不同意見,他曾在幾年前專門刊文表示,導彈並不會成爲中美大戰的決定性武器。

導彈並非決勝武器

考沙爾在這篇名爲《決定性發展:中美印太大戰依靠海軍遠程導彈嗎?》的文章裏表示,中美未來一旦爆發大戰,遠程導彈必然是一個主要打擊手段,但並非決定戰爭成敗的武器。

【解放軍導彈部隊】

真正會影響勝利天平的是導彈打擊以來的態勢感知能力和戰場數據傳輸,也就是所謂的制信息權。

考沙爾表示,中國之所以會在過去幾十年中大力追求遠程導彈火力,是因爲當時的中國海軍十分弱小,無法和美國海軍直接爭奪制海權,只能利用導彈被動防禦。

但隨著中國在追求導彈遠程火力的道路上越來越遠,中國的遠程導彈逐漸改變了海上攻防的平衡態勢,簡單來說用導彈打海戰,要比艦隊對抗效率高得多。

導彈的殺傷鏈只有兩個環節:發現和摧毀,而發現的重要性是大于摧毀的,也就是說導彈打擊成功與否更依賴于己方能夠更早更快的鎖定目標位置,而非導彈本身性能和數量。

畢竟發現後可能摧毀,但不發現就必然無法摧毀,這是導彈打擊的前提。

俄烏戰場的教訓也證實了在海上遠程導彈打擊過程中,態勢感知能力是極爲重要的,俄烏開戰以來烏克蘭最大的戰果應該就是擊沉了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

【莫斯科號沉沒】

而烏軍使用的導彈正是其自研的海王星反艦導彈,光從導彈本身的性能來說,海王星的射程、反應時間、突防能力都算不上出衆。

但由于烏克蘭擁有北約強大的情報體系作爲態勢感知支持,莫斯科號面對導彈打擊幾乎毫無防備,直接被岸基發射的海王星擊沉。

這再一次說明,只要態勢感知能力足夠強大,是可以彌補導彈性能上的缺失的,放在中美對抗也是一樣的道理,解放軍導彈更加先進並不意味著就能穩操勝券。

【解放軍先進導彈發射瞬間】

考沙爾始終認爲,中美軍隊的信息化和體系化程度都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誰對太平洋上目標數據的跟蹤處理更快,誰就能占據戰場上的先機。

所以考沙爾推測,中美大戰很可能出現過去戰爭中從未出現過的一個階段,就是兩軍對制信息權的激烈爭奪。

中美信息戰能力

制信息權爭奪涵蓋的方式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解放軍要保證自己看到的戰場比美國人更大更全,速度還要更快。

無人機算是能夠有效提升戰場態勢感知能力的一個重要裝備。

【俄烏戰場上的無人機】

俄烏戰場的實戰已經說明,未來戰場必然是無人機鋪天蓋地的時代,哪怕是以海空爲主要戰場的台海,中美也會動用大量不同種類和型號的無人機。

好在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完全不遜色于美國,中國的軍用無人機型號極爲繁雜,我們只討論其中幾個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型號。

首先以攻擊11/21爲代表的隱身查打一體飛翼無人機,攻擊11的起飛重量高達20噸以上,作戰半徑高達1500公裏,內置彈艙可攜帶對地對海打擊彈藥。

【攻擊11】

美國雖然也有正在服役的飛翼無人機型號RQ-170,但該機並不具備打擊能力,只能提供戰區偵察,相比之下攻擊11在殺傷效率方面肯定是有一定優勢的,可以做到發現即摧毀。

不過攻擊11雖然早已在閱兵中亮相並裝備部隊,但關于我軍實際使用的信息卻很少曝光。

真正在我國周邊海上爭端中亮相的是無偵7和無偵8,從命名上也能看出,這兩種無人機都是專用的偵察無人機。

【無偵7】

無偵7被視爲中國版的全球鷹,但實際上無偵7的航程要比全球鷹小得多,采用了更加超前的雙層菱形機翼。

無偵7的巡航高度在18000米以上,這足以讓一些戰機和防空導彈對其無可奈何,無偵7已經成爲我國極爲重要的戰區級偵察手段。

無偵8被譽爲中國的獨門裝備,該機采用兩台YF-50液體火箭發動機,具備臨近空間飛行能力,也就是其飛行高度一般能達到4萬米以上,這已經不是戰鬥機和防空導彈能夠攔截的高度了。

【無偵8】

無偵8不僅飛的高,而且快,該機最快能達到8倍音速,已經具備了實際上的高超音速飛行能力,無偵8也是第一種服役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這一速度足已突破任何反導系統的攔截。

理論上來說無偵8一旦升空就不可能被擊落,由于其速度很快,足以在一小時內完成對整個太平洋戰區的偵察,該機還可以在衛星失能的情況向充當替補,爲解放軍提供無間斷地空地情報支持。

相對于解放軍多樣化的無人機偵察作戰體系,美國的偵察無人機發展就相形見绌了。

美軍未來在太平洋戰場可能投入的無人機包括RQ-4C全球鷹和RQ-170,亞太美軍也裝備了一定數量的MQ-1和MQ-9查打一體無人機。

【RQ-4C全球鷹】

但這兩種無人機在中國的防空體系面前生存率相當堪憂,基本不具備參與高烈度戰鬥的能力。

不過美軍無人機的欠缺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就會低于預期,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間偵察系統,這是冷戰時代積累下來的底蘊,中美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資料來源:

【1】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2】日防衛省:首次確認中國這種新型無人機.觀察者網.2023-01-02 [引用日期2023-01-02]

6 阅读:2467
评论列表
  • 2024-05-20 02:30

    你懂個卵,難道你還要上刺刀?

  • 2024-05-20 19:20

    制信息戰中國不怕美國。看看戰支信息工程大學才成立數年就已成爲中國熱門的高分軍校,說明在電子戰方面的人才數量和質量上肯定是中國領先,這從近些年在中國周邊的中美電子對抗結果上也能看出來。

  • 2024-05-20 10:19

    美國本土還用去發現嗎?假如美國導彈1發中國100發都能到對方本土你想想後果!果然是個專家……

  • 2024-05-20 19:53

    制信息權太狹隘了,應當是制電磁權,

  • 2024-05-20 02:23

    主要是打信息戰,先敵發現,先敵打擊,同時,必須有膽量和勇氣,先敵發現不敢打,一切都白搭,猶豫不決就會被對方毀滅!

  • 2024-05-20 19:47

    摸著美國佬的門道反制美國正是我軍正在做的事

  • 2024-05-20 05:53

    有矛就有盾,萬物必相生相克,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制信息,制電磁權掌握好了,加上不朽的人民戰爭,勝負乃一目了然…

  • 2024-05-20 21:09

    現在的科技,,大國與大國之間,,談,共生!!打,同滅!人類文明不應該因爲爭鬥而消失!,,

天下有警

簡介:彙集全球警察文化,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