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國防部長之女被凍結財産,賭氣出走美國時,她撂下1句狠話

十柒曆史趣事 2024-05-07 19:33:26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國防部長之女財産被凍結,賭氣出走美國時,竟撂下一句狠話:

“給我三年,我會橫著走!”

事情發生在1986年,時任國防部部長耿飚的女兒耿瑩,名下一家在珠海注冊的公司,一夜之間被迫關停。

而這一切,都是因爲中央下發的一紙文件。

財産忽然被凍結

改革開放之後,許多國人都紛紛選擇下海經商,作爲根正苗紅官二代的耿瑩,也毅然不顧家裏人的反對,加入了這場下海熱潮。

盡管耿瑩的公司從頭到尾,都沒有得到過父親耿飚任何特權上的照顧,但耿瑩還是憑借著自己的商業頭腦,以及國家給予的風口政策,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很快便賺得盆滿缽滿。

只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國家政策就發生了轉變,而耿瑩的公司,也要被迫面臨關停。

而這個政策,正是鄧公頂著壓力提出來的,那就是禁止幹部及其親屬子女,從事商業活動!

即便是對于那些已經成功下海經商、積累了一定資産的“紅二代”,鄧公也絲毫沒有手軟,直接下令,對其資産公司進行強制凍結和關停!

鄧公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規定,正是爲了遏制黨內官僚主義的滋長,從而維護黨的純潔性。

改革開放之後,若不對于官員經商加以嚴格限制,極有可能會有很多官員,爲了金錢謀利,濫用手中職權,與經商的親屬進行權錢勾結,借著爲親屬搞特殊開後門,來間接性地爲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從而進一步滋長體制內的貪汙腐敗,徹底壟斷公平與正義。

屆時在權錢的腐化下,我們的公職人員,將不再是爲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而是站在人民民主對立面,對百姓剝削壓迫的的“人民主人”!

在這則禁令下,“紅二代”出身的耿瑩,盡管從未以父親的職權謀過任何私利,但也還是要爲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黨的純潔性,不得不做出犧牲。

與耿瑩同樣經商的“紅二代”們,在禁令頒布之後,大多老老實實收起了經商的心思另謀出路,選擇走上和父輩相同的道路,要麽投戎從軍保家衛國,要麽就進考入仕途,爲人民服務。

唯獨耿瑩,一心要在經商的道路上走到底,成爲叱咤商海的女強人。

無論長輩如何勸說,她都沒有想過要換條出路,眼見國內容不下她經商,她便毅然決定出國發展。

家裏人自然並不看好耿瑩出國經商的想法,畢竟當時耿瑩已經四十多歲,早就過了精力最旺盛的年紀,去了國外又要一切從頭開始,何必呢?

更何況,耿瑩也並不怎麽會講英語,出國連基本的溝通交流,都有著很大的障礙,更別提經商了。

因此,耿飚說什麽都不肯同意讓女兒出國經商,覺得女兒這就是在瞎折騰。

這耿瑩也是硬氣,爲了證明自己,她幹脆給家裏人撂下狠話:

“給我三年時間,要是三年我在美國沒有餓死,那我就必定能在美國橫著走!”

耿飚眼見女兒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也清楚自己是勸不動她的了,于是也只好放女兒離開,默默祈禱著女兒能夠如願實現自己的理想。

于是緊接著,耿瑩便毅然決然地踏上赴美經商的道路,而耿飚也只能看著女兒遠去的背影,不禁在想,女兒不認輸的犟脾氣,究竟是學了誰?

藝術陪伴一生

1939年,耿瑩出生了。

作爲耿飚的第一個孩子,初爲人父的耿飚,自然將女兒當作心頭肉看待。

可誰料,在耿瑩剛出生三天的時候,耿瑩的生母就擅自決定將她送人,怕帶著孩子耽誤革命。

還是耿飚得知此事後,說什麽也不肯同意,連忙把孩子給找了回來,這才發現,女兒原來已經得了天花,都快死了。

但耿飚仍然不肯放棄她,四處求醫問藥,才最終把險些夭折的耿瑩,從鬼門關前給拽了回來。

從那之後,耿飚無論去哪兒,都堅持把女兒帶在身邊,哪怕打仗殺敵的時候,他都把小小的耿瑩放在馬兜子裏隨身揣著,生怕女兒有個三長兩短,空了就摸摸女兒的小腦袋,確認女兒是否安然無恙。

然而由于時局愈發混亂、戰火連天,耿飚也越來越忙、處境也越來越危險,因此實在沒辦法把逐漸長大的女兒,隨時帶在身邊,所以出于對女兒的安全考量,耿飚只能忍痛割愛,將自己年幼的寶貝女兒送進延安保育院,只能偶爾趁戰事間隙,回去看看她。

所以在耿瑩的童年時期,父母這個角色長時間都是缺席的,再加之西北艱苦的生活環境,逐漸鍛煉出了耿瑩獨立堅強的性格。

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局勢穩定下來,耿瑩才終于可以回到父親身邊,度過父女團聚的溫馨時刻。

只可惜,父女團聚沒多久,耿飚便被派往外交部,出任駐外大使,長期不在家中。

于是耿瑩只能強忍對父親的思念,努力學習,在中學時期,耿瑩更是發現了自己對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

但畫畫對于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其實還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可從小習慣獨立的耿瑩,沒有尋求任何人的幫助,而是默默攢了一整年的零花錢,才終于給自己買了一套最小號的油畫箱,開啓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之路。

可誰料好不容易盼到父親回國述職,准備給父親炫耀一下自己苦練的油畫,可誰料神經大條的耿飚,看了之後非但忘記誇贊,反倒先是好奇地詢問耿瑩畫油畫的工具是哪來的。

耿瑩連忙把自己珍藏的油畫箱,從床底下拿出來給耿飚看,未曾想卻被耿飚不小心給一腳踩扁了!

眼見自己攢了一年零花錢,好不容易買來的畫畫工具,卻被父親給毀了,耿瑩頓時委屈得大哭起來。

耿飚手足無措地安慰著女兒,卻仍舊無濟于事,便去搬來宣紙毛筆墨條硯台,招呼著女兒道:

“快來,爸爸教你畫國畫。”

哭鼻子的耿瑩聞言,頓時好奇地湊過去,沒一會兒就沉浸在國畫的新奇裏面,逐漸忘記了剛才的煩惱。

還有一段時間,耿瑩對父親房間裏的那家鋼琴充滿了興趣,也開始學著彈鋼琴,可誰料父親見狀,第二天就把鋼琴給賣了,換成琵琶讓耿瑩學。

于是耿瑩疑惑地問父親,爲什麽不能讓自己學鋼琴、畫油畫?難道就因爲自己是中國人嗎?

耿飚卻搖搖頭說:

“我沒說中國人不能彈鋼琴畫油畫,而是因爲咱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曆史文化,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曆史文化都優秀。

所以在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之前,作爲中國人必須要先了解自己的文化,這樣一來,等你長大了到了國外,了解當地文化,知道其中的優和劣,它優的地方,你會主動地吸收,糅在自己的文化裏面;劣的文化,你會對它嗤之以鼻,不加吸收,以免浪費時間,這就是爸爸的初衷。”

就這樣,在耿飚的啓蒙下,耿瑩建立了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啓蒙,也爲她此後的事業生涯,埋下了伏筆。

長大之後,從小受中華藝術熏陶的耿瑩,便進入了中國畫研究室工作,因爲工作努力、天賦極佳,耿瑩在研究院裏的待遇地位也逐漸上升,眼看生活逐漸改善,耿瑩的雄心壯志也隨著被激發起來。

其實在改革開放初期,耿瑩還沒有特別強烈的經商想法,直到一次她跟隨父親遊曆革命老區,目睹當地人民依舊生活在貧困之中,不禁感到相當觸動,從而謀生出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決心要通過下海經商,成爲先富帶動後富的慈善企業家,改善革命老區的貧困狀況。

然而,當耿飚得知女兒要下海經商的時候,卻開口就是一番教訓:

愈挫愈勇

“我還不知道你幾斤幾兩?你連錢都算不清楚,還學別人去開公司?萬一被騙了怎麽辦?”

但耿瑩並沒有因爲父親的打擊就喪失信心,反倒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向父親證明自己。

結果這一下海經商,耿瑩才發現自己竟然有著極佳的商業天賦,短短時間,便讓事業進展飛快,這讓耿飚自然也感到很是驚喜,更多的也是欣慰。

然而由于國家政策,耿瑩的事業忽然面臨半空折翅,但她也並沒有放棄,轉而去往美國發展。

剛去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的時候,耿瑩自然很不適應,一度到了差點連飯都吃不起的地步,可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而拯救在美耿瑩的,正是她從父親那裏啓蒙而來的中國文化。

沒有雄厚資本的耿瑩,一開始只能靠著低成本的擺攤維生,爲了搞出自己的特色、從同行中脫穎而出,她便賣起自己設計的中式耳環項鏈,結果確實也很暢銷,受到了許多老外的歡迎。

但僅僅靠著擺攤賺錢,是遠遠不夠的,于是除了擺攤,耿瑩又開始通過畫畫掙錢,很快憑借精湛畫技,打開了有錢人的市場,專門爲美國的富人們畫肖像。

而有錢人出手自然也很闊綽,有時候一副畫就能給耿瑩開出幾萬美元的高價,這樣一來,耿瑩自然順利完成了自己出國前發的毒誓,在美國站穩了腳跟,賺了些錢。

但耿瑩也並未忘記自己經商賺錢的初衷,在1997年,她便選擇回國報效,把自己在美國賺到的錢,全都投入到了我國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當中,專門創辦了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而支撐自己將這份事業進行下去的,正是從父親那裏傳承到的,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期間,也曾有人質疑過,耿瑩的基金會如此順利,是否因爲她背後的關系,然而耿瑩卻毫不避諱地大膽回應道:

“我們這群人從小就被人家特殊化,其實我們並不特殊。很多人只看到父親的光環,有時候父親光環太大了,甚至會淹沒我們的努力。父親的光環是父親的,父親的功勞也只是屬于他,跟我沒關系,而我的光環必須靠自己的努力。”

在耿瑩看來,自己身上僅有父親的血肉,以及父親對她的栽培教育,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別的東西,而她也只是繼承著父親的責任使命。

更何況,外人只看到耿瑩成功的光鮮,卻很少了解到耿瑩的艱辛。

尤其是在美期間,隨著中美關系的惡化,美國政府便加緊了對華人的審查,身份背景特殊的耿瑩,自然也在美國的懷疑之列。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裏,美國政府都在派人監視耿瑩的一舉一動,還三番五次上門調查,不但令耿瑩不堪其擾,更是嚴重影響了耿瑩的生意。但好在耿瑩最終還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

回國後的耿瑩,除了致力于保護文化遺産,還做起了慈善,陸續向“春雷計劃”等慈善工程捐款百萬元,幫助了超過1千戶貧困家庭,無愧于父輩爲國爲民的理想信念。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