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被捕後,張家父子經營幾十年的東北軍,爲何一朝土崩瓦解?

文史江湖 2024-03-05 14:04:18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憑著一股“少帥意氣”,堅持要送蔣介石回南京。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決定成了不久後東北軍瓦解的導火索。

在東北軍的內部,一直就存在著“少壯派”和“元老派”的沖突。

張學良本人當年就是東北軍最大的少壯派,他在一旁少壯的擁護下,鏟除了以常槐蔭等爲代表的元老派,穩固地掌握住了張作霖傳給他的基業。

張學良地位穩固後,當年有“從龍之功”的少壯派便逐漸形成了以王以哲爲代表“新元老派”。而與此同時,張學良的身邊又逐漸形成了以孫銘九等人爲代表的“新少壯派”。

團體內的利益紛爭古來難免,東北軍自然不能例外。

新上位的元老派對張學良固然忠心,但客觀上他們是少壯派掌握權力的一大阻礙;

同樣的,元老派對新崛起的少壯派也頗爲忌憚,他們的興起是由于張學良的信賴,而如今張學良倚重少壯派,自然會分享他們的權利,乃至取代他們的地位。

不過,此時東北軍的處境並不允許他們內生爭鬥——東北軍離開東北後,實際上一直處在一種寄人籬下、無家可歸的境地,此時如果內鬥,結局必然是兩敗俱傷,考慮到這一點,雙方基本上還能保持冷靜克制,努力消弭矛盾,加強團結。

然而,隨著張學良的被囚,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圍繞著要不要接張學良回西安這個問題,雙方的矛盾瞬間激化,最終燃燒成了一場無法遏制的大火,直到把整個東北軍燒完才宣告結束。

張學良是東北軍唯一的核心,他能否被迎回對東北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論哪一派都衷心地同意這一點。只是,在如何保護張學良的安全,如何將他迎接回來這個問題上,雙方所堅持的手段卻不一樣。

元老派認爲,此時應該積極和南京議和,保存實力,東北軍實力還在,張學良就安全就有所保障。所以他們主張在和談達成之前,不向蔣介石提張學良回不回來的問題。

少壯派則堅決地認爲,首先的要務就是確保張學良安全回來,這是一切的基礎,若不能保障這一點,他們不惜和南京政府開戰。

1937年1月底,東北軍在渭南召開會議,討論了這個問題。會議是由元老派的領軍人物王以哲、何柱國主持的,他們希望能說服少壯派接受南京的和談條件,因爲一旦開戰,一旦東北軍打了敗仗,張學良就更不可能回來了。

少壯派認爲,王以哲、何柱國完全是自欺欺人,在談判的時候不把釋放張學良作爲條件,談判結束後,誰來保障張學良能被釋放回來?

雙方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最終,少壯派的意見在這次會議占據了上風。他們決定“在副司令員回來以前堅決不撤兵,中央軍如再進逼,不惜決一死戰。”

應該說,渭南會議的這條決議代表了大多數東北軍將士的心聲,但作爲實際握有權利的王以哲、何柱國卻認爲這樣欠妥,他們決定推翻這個決議。辦法是請于學忠回來。

于學忠是張學良的心腹,也是張學良離開西安前,手谕指定的東北軍負責人。元老派希望憑借于學忠的地位來說服少壯派;少壯派則覺得于學忠是少帥一手栽培起來的,他必定會主張營救少帥,所以對于雙方都很希望于學忠能趕快回來。

于學忠並沒有掌握東北軍的權力和能力,原因有三:

第一,他在西安事變後的第三天就返回蘭州了,此時西安的情況他並不了解;

第二,他並非東北軍的嫡系,而是原吳佩孚的人馬,他在東北軍中沒有根基,指揮不了王以哲等人;

第三,張學良被囚後,東北軍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以王以哲爲中心的領導集團,他們此時東北軍真正的實權人物。

于學忠來到西安後,東北軍隨即再次召開會議。出乎少壯派意料的是,于學忠表示支持元老派的意見,渭南決議于是被推翻。

當于學忠站在台上,向東北軍官兵傳達最新決議的時候,台下的東北軍官兵們痛哭流涕,堅持不肯撤退,要求務必先把張學良接回來再討論撤兵。

王以哲、何柱國等元老派在對少壯派沒有進行充分的說服工作前,就否定了渭南決議,這顯然是欠缺考慮的。在此期間,周總理曾明確建議他們:“注意內部團結,應該設法說服你們的部下。”但王、何並未聽從建議。

少壯派于是懇求在撤兵前,再向南京提一下張學良的問題,也遭到了王、何的拒絕,他們說在撤兵之前,此事不能再提。

在張學良被囚之後,東北軍內部形勢複雜,一些高級將領們如沈克、檀自新紛紛另謀出路,和蔣介石秘密聯絡;王以哲、何柱國是不是也想趁此機會向蔣介石無條件妥協,獲取其歡心,以謀取日後的地位呢?他們是不是想借蔣介石之手除掉少帥,自己控制東北軍呢?

不管是不是,少壯派對“出賣了東北軍,出賣了張學良”的元老派已經頗感寒心。

他們覺得東北軍中下級軍官是普遍希望張學良回來的,只有王以哲、何柱國等少數高級軍官不希望張學良回來。

那麽,解決的辦法自然就只有一條了:解決掉王、何。

37年2月2日夜,少壯派在孫銘九、何鏡化等人的率領下,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沖進王以哲的臥室,張學良的衛士營長陳志久舉槍對王以哲說道:“長官,對不起!”隨即連開兩槍……

同一天,“西北剿總”的參謀處處長徐方、交通處處長董斌、交通處副處長宋學禮也被處死。刺殺何柱國的行動則因爲預先被楊虎城得知,勸阻了下來……

一夕之間,東北軍仿佛經曆了一次大地震。是爲“二二事變”。

二二事變後,少壯派似乎掌握了大局,他們立即推翻了之前的決議,重申了渭南會議中堅守陣地不撤退,不惜一戰救回張學良的命令。

但是,所謂權力的真相在于讓人服從且執行,而不在于坐上某個座位。從前,張學良對東北軍有權力,之後,王以哲對東北軍有權力。何柱國、劉多荃這些實權人物都對他們馬首是瞻。張學良被捕,王以哲被殺,東北軍早已分崩離析,群龍無首,前線真正掌握部隊的將領們怎麽會聽從幾個少壯派的命令?

于是,防守渭華一線的劉多荃不僅不執行命令,還調轉槍口向西安進攻,擺出火並的架勢,要爲王以哲報仇;而此前早就和蔣介石暗通往來的沈克、檀自新則公然通電,脫離東北軍而去了……

面對這種分崩離析,不僅少壯派無法控制,于學忠也是完全無力維持,只能每日唉聲歎氣。

在這種情況下,少壯派是先于東北軍一步瓦解的,他們有的被殺,有的逃跑,如孫銘九先後流轉于天津、上海等地,還一度投靠汪精衛……

不可否認的是,少壯派的行爲是過激的、魯莽的,他們的行動直接導致了東北軍的瓦解。但應該注意的是,少壯派要爭取張學良回西安的要求,是有其合理性的。

張學良對于東北軍的重要性是怎麽強調都不爲過的,甚至可以說,東北軍如果失去張學良這個中心,瓦解是難以避免的。張學良不僅是維護東北軍基石,也是“三位一體”,共同抗日,打回東北政策的基石,這些“只有張副司令回來,才能實現”。

在張學良被囚後,東北軍內部的形勢已經非常不穩定,如前文提到的沈克、檀自新暗通蔣介石,于學忠和王以哲客觀上已經存在爭奪領導權的情況。

這些情況的出現,已經證明了失去張學良的東北軍是危險重重的,而解決這種危險重重,只能依靠張學良的歸來解決。

不可否認的是,元老派避免沖突的看法是其道理的,但他們的固執,他們說服溝通工作的不周密也是二二事件爆發的重要誘因。

從當時的情況看,國軍大軍壓境,大戰似乎一觸即發,元老派老成持重似乎有其道理。但如果仔細分析當時的大背景,這場內戰實際上並沒有那麽容易爆發。

首先是蔣介石在離開西安時,曾公開許諾,如果今後發生內戰,一切由他負責。爲了自己的威信和形象,他不會那麽容易食言自肥。

其次,在36年6月,蔣介石剛剛經曆了兩廣事變,之後雖然達成和解,但對于蔣介石派兵進逼陝西,李宗仁、白崇禧是堅決反對的。其他的地方實力派此時也在駐足觀望,蔣介石如果一招不慎,可能會引發全局的動蕩。

第三,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停止內戰共同抗日這一理念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共識,也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呼聲,蔣介石前腳被釋放,後手再挑起內戰,勢必會遭到國內社會強烈的反對。

第四,即使真的打起來,憑借紅軍、東北軍和楊虎城十七路軍的共同作戰,憑借西北的有利地理條件,難道東北軍真的會被迅速擊敗嗎?

在二二事變前,周總理曾代表中央向東北軍表示:

“只要你們團結一致,意見一致,我們絕對不會對不起張先生,絕對不會對不起你們兩位朋友,包括打仗在內,我們一定全力支持你們。”

“我們原來是主張和平的。因爲你們兩方面有許多人堅持不撤退,爲了張先生不惜一戰。這種意見我們考慮了。我們爲了團結,只要你們雙方主張一致,我們也可以犧牲我們原來的意見。”

楊虎城作爲西安事變的發動者,他的命運和張學良是息息相關的,他也曾表示:

“我們十七路軍是主張堅決不撤退,要求副司令回來的……十七路軍力量小,都聽東北軍的,你們堅持,我們跟著……”

十七路軍很多官兵都認爲,“和平就是投降,投降就沒有好下場”,他們也有不少積極請戰者。

由此可見,三方在戰與和的問題上是有很大的共同點的。

遺憾的是,元老派和少壯派雙方都未能合理解決他們意見上的分歧,前者表現爲“保守主義”,後者表現爲“激進主義”,雙方的矛盾無法調和,最終導致了東北軍的分崩離析。

0 阅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