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這4種禮隨了也是白隨,毫無意義!

人情在藝境 2024-05-26 01:40:18

人到中年已經經曆了許多事情,關于人性,關于現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你知道爲什麽要聽老人言嗎?

很明顯“老人言”皆是智慧的總結。

關于成長,老祖宗這麽說:“吃一塹,長一智。”

關于成長,老祖宗還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關于成長,老祖宗又說:“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如果可以不吃一塹就長智,何樂而不爲呢?所以多聽老人言,多聽智者言,多讀史書,多見民俗。

學著用前人的智慧,武裝自己的頭腦。輕輕松松拿捏人生。

人到中年一定不要死犟。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結果就是頭破血流。

人性從始至終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千萬不要盲目自信,認爲自己是特殊人員。別人踩過的坑,和經曆過的痛,萬不可小瞧,多借鑒,多思考,生活自然會向好。

人到中年,以下4種禮隨了也是白隨,毫無意義,願你早懂。

朋友的朋友

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你的朋友。甚至有些時候,你的朋友也不是永遠的朋友。

人是多面的,你的好友可能只是某一面與你契合。這並不能代表與他同頻的所有人都一定與你同頻。

朋友之間可以相互幫扶,彼此贈禮,但沒有必要跟著朋友去給他的朋友隨禮。

我們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會認識各種各樣的人,與越來越多的人建立聯系,到最後才發現,真正有用的關系並不多。

任何時候都不要爲了當時的面子,給交情不深的人隨禮。

好的關系講究禮尚往來,交情不深的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太深入的聯系。盲目隨禮,不僅在爲難對方,甚至有時候還讓自己處境尴尬。

有些人只是一面之緣,分開之後很大概率不會再聯系。要明白,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有禮物相換,就是因爲需要維護關系。但朋友的朋友是沒有必要維護的關系。

領導的私事

職場上有不少人爲了工作順利,不斷巴結領導,甚至做出爲了討好而討好的事情。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優秀的領導,都是有原則的領導,他們並不喜歡工作能力一般,只會討好自己的員工。

聰明的人會公事公辦,盡量不去摻和領導的私生活。尤其是在領導因私事設宴之時,若非對方明確邀請,絕不主動隨禮且去現場。

領導的私事應該被尊重。隨禮有賄賂之嫌,同時也可能會引發領導的反感。

給領導私事隨禮的人,自以爲很聰明,事實上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爲有些私事領導並不想讓他人知曉。

送禮一定要瞅准時機,不合時宜的送禮就是在給自己埋雷。

斷聯的同學

問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多年不聯系的同學突然邀你參加婚禮,你會隨禮嗎?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因爲抹不開面子,雖然內心不樂意,但依舊會陪著笑臉將紅包奉上。

而事實上,那種一眼就能看出此生很難再有交集的關系,真的沒有必要隨禮。

人要學會拒絕,不能活在別人的期待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到了分岔路口應該潇灑揮手,拖泥帶水讓別人誤會,也讓自己疲憊。

許久不聯系的同學突然出現並給出喜事的邀約,無需當面拒絕,只需要找一個借口開脫即可,大家都是成年人能夠理解的。

你要明白,對方既然好意思爲難你,你又有什麽不好意思拒絕的呢。

遠房的親戚

說個紮心的現實,那就是有時候親情要比友情更不靠譜,因爲友情可自由選擇,親情沒得選。

很多遠房的親戚早就不再走動,如果辦宴會還來邀請,很大概率是單純想要收禮。

可以出于禮貌去參加,隨禮真的沒有必要。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親情走到最後,都是面子工程。一旦隨禮就會形成潛在的約定。一年走動就得年年走動,萬一有哪年因事耽擱,很可能會毀掉之前所有的感情。

面子關系是最脆弱的關系。一旦一方失了面子,這層關系就會徹底變得沒有關系。

該放棄的關系就要及時放棄,不然對彼此而言都是拖累。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太遠的親戚早就失去了聯系,沒有必要爲了維護虛無的面子去爲難自己。

如果在隨禮之前你就明白隨了也是白隨,便真的沒有必要硬著頭皮走一遭。

0 阅读:0

人情在藝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