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拒絕《羊了個羊》的人,栽到這只鵝身上

新周刊 2024-05-21 12:30:38

作者 | 阿瑞

編輯丨DR

題圖 | 《二十不惑2》

“這個遊戲,沒人能過第二關。”

一句話,讓網友們跳進同一個坑,即便他們一年多之前在《羊了個羊》上栽過一次跟頭。

作爲掌控時間的大師,能夠惑人的小遊戲“新坑”不少,或許是高仿的《磚了個磚》,或許是畫風可愛的《肥鵝健身房》,或許是靠消消樂幫孩子考大學的《開局托兒所》,也可能是最近火出圈的《抓大鵝》。

與《羊了個羊》類似,玩家往往需要湊齊相同的物品進行消除,簡單的第一關、地獄難度的第二關再加上失敗後系統的嘲諷,總能燃起一個人的勝負欲。

不過,只是相似度還不夠。《抓大鵝》的“坑”是3D立體的,許多花裏胡哨的大小物件堆在一口鍋裏,玩家從中挑東西時,必須小心翼翼以免手抖誤觸。如果界面上沒有能湊夠3個一組的物品怎麽辦?那就“顛鍋”——使勁搖晃手機,直到鍋裏出現需要的東西。

《抓大鵝》中不同的場景。(圖/《抓大鵝》遊戲截圖)

這口“鍋”,實在太能拿捏人了:

社交媒體上,有人認真整理了《抓大鵝》的遊戲攻略,很快便獲得幾千個贊;有人玩到閉上眼還能看到大鵝,做夢都在“抓大鵝”的程度;有人曬出自己的病曆單,稱自己“抓大鵝抓出了結膜炎”“顛鍋顛出了腱鞘炎”。

沿著《羊了個羊》走過的路,新的爆款小遊戲層出不窮。更令人稱奇的是,你以爲《羊了個羊》的熱度已經過了,實際上據遊戲茶館的周報統計,它至今還待在休閑小遊戲熱度榜的前列。

也許,小遊戲本身已然算不上很新的風口,但隨著“《羊了個羊》們”陸續找到挑起玩家勝負欲的財富密碼,這條賽道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迎來更多躍躍欲試的開發者。

顛鍋抓大鵝,誰拿捏了誰

如果要說小程序遊戲low,這話也不能說得太絕對——畢竟,《羊了個羊》《抓大鵝》的受衆本身並不完全下沉,諸多沉迷其中的白領和大學生,肯定不覺得low。

有什麽low的呢?又不是只有3A大作才叫遊戲。

尤其是當你“文化體力”告急猶如剛溺完水,短平快、無需下載、隨時隨地都能玩的小遊戲,往往就像那一口正當其時的新鮮空氣,休閑輕松又解壓,甚至還能爲被工作搞得emo的打工人,提供一點久違的勝負欲。

沒錯,《抓大鵝》在簡單玩法的基礎上,也微妙地增加了一些能夠讓人欲罷不能的挑戰性。

比如,在完成“象征性”的第一關後,遊戲便會進入“地獄難度”的第二關,限時10分鍾。當逐漸找不到可以配對的物件時,玩家就需要祭出“顛鍋”大法,或者尋求其他道具幫助。用網友攻略裏的話來形容,就是“將手機擺爲自拍姿勢,前後擺動手機”,一邊顛一邊眼疾手快地點擊想要的物件。

最後時間還是不夠?沒事,你只需要看個廣告獲取更多遊戲時長,便可“拿捏大鵝”。

顛鍋,抓大鵝必備技能。(圖/小紅書截圖)

玩家自以爲拿捏了大鵝,而真正拿捏玩家的卻是遊戲的開發者。顯然,他們深谙人性,懂得“打一巴掌給顆甜棗”的套路——當你找不出三個相同物品的時候,甩甩手機,也許就找到了,這時消除的快感便更進一步。

不過,抓大鵝看似簡單,實際處處是陷阱。容易誤觸,玩家便升級設備,用平板和電容筆精准點擊。看著鍋裏沒剩多少東西,顛一顛鍋又冒出了更多,令人發出“這個鍋底到底有多深”的疑問。失敗的時候,大鵝還會花式嘲諷,明知是激將法,許多人還是會再來一局。

《抓大鵝》比《羊了個羊》更勝一籌的,還在于限制遊戲次數的收集玩法。當玩家打通第二關時,系統會送一只設計好看的大鵝,但並不鼓勵他們乘勝追擊,反而顯示當日再無遊戲機會。玩家的勝利快感戛然而止,不免怅然若失,總會惦記著第二天再來。

大鵝的“霸淩”,令人窒息。(圖/《抓大鵝》遊戲截圖)

更拿捏人的是,玩家每天能抓到的大鵝,甚至都是設計不同的“每日限定”。“鍋”的形式也有諸多變化,蔬果與鐵鍋、甜品與盤子、商品與超市購物車,甚至還有燒烤、文玩等主題,而大鵝也會僞裝成各種物品藏身其中。有玩家感慨:“本來棄遊了,沒幾天就被限定元氣鵝騙回來了,人就是無法拒絕限定。”

想當年,《羊了個羊》用超高難度唬住了所有人,最後被發現有可能一開始便是死局,口碑遭到反噬。而《抓大鵝》聰明地吸取了教訓,不少玩家反饋,只要過了一次關,之後每天基本都能過關。

只不過,這過關的方法依然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網友們拿出鑽研學問的勁頭,總結出終極攻略“多分享,多看廣告,多拿道具”,最後將一切“押注于下一把,說不定就抓到了”。

網友拿出學習的勁頭鑽研《抓大鵝》攻略。(圖/小紅書截圖)

不得不分享的玩家們,鬧出了不少社交笑話。有人不慎誤發到工作群,第二天早上才發現。有的人把《抓大鵝》發給考研公衆號,對方運營人員回複“別玩了,趕緊學習”。有人刷到“抓大鵝抓出結膜炎”的帖子,轉發給朋友,對方卻回之以《抓大鵝》的複活鏈接。

沒辦法,分享總是要分享的,如果每次都分享給同一個人,或是虛晃一槍在分享時點擊取消,系統也會提示“拜托分享給更多群”而拒絕發放道具。套路不一定能得人心,但就是能讓人付出行動力。

想欺騙系統是不行的,會上鈎的只有玩家自己罷了。

而到底分享得甘不甘心?只能說,勝負欲、成就感、收集癖都是拿捏人的法寶,讓人明知是社交裂變的套路,依然爲了抓出一只大鵝樂此不疲。

自願看廣告,早晚會後悔

讓人“樂此不疲”的,甚至還有看廣告——似乎只要玩得開心,在小遊戲的世界沒什麽是不可能的。

不過,若是得不到足夠的快樂,同時還發現自己白白花費大量時間,最大的收獲是幫別人成就了財富神話,就讓人有些不是滋味了。比如,去年聽說《羊了個羊》開發者疑似賺出一套房,許多通不了關的網友就瞬間破了防。

但,巨量的需求總會帶來廣闊的市場,無論遊戲是否套路滿滿,玩家們只要樂此不疲地付出時間,遊戲開發者總歸是能賺到錢的。

看廣告獲取道具,是小遊戲常見的玩法。(圖/《抓大鵝》遊戲截圖)

今年4月在微信公開課IAA小遊戲(又稱超休閑小遊戲)專場上,微信小遊戲團隊透露,2024年一季度,小遊戲日活用戶同比上漲20%,IAA小遊戲月活用戶達到5億人,預計2024年全年IAA小遊戲的商業總體量超過100億元——這還僅僅是微信端的數據,而抖音2024年全年小遊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600億元左右。

IAA小遊戲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正如它的名字一樣,In App Advertising(應用內廣告),無需用戶付費,而是依靠用戶觀看廣告獲取收益。如此一來,玩家得到了遊戲的快樂,開發者得到了廣告的收益,似乎兩全其美。

因爲沒有版號,這些小遊戲大多只能依賴廣告變現,目前模式也比較單一,主要是促使用戶爲獲取遊戲獎勵而看廣告。近日《抓大鵝》在遊戲場景中與元氣森林的聯動,側面說明了IAA小遊戲的商業價值,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像《抓大鵝》這樣直接請求玩家看廣告支持的小遊戲可不多見。(圖/《抓大鵝》遊戲截圖)

一個爆款小遊戲能賺多少錢?

在2022年度中國遊戲産業年會上,《羊了個羊》開發者張佳旭曾表示,遊戲的前期投入成本爲50萬元,僅通過廣告賺取收益,截至2023年年初已收入破億。另一款火出圈的小遊戲《鹹魚之王》則依靠廣告和用戶充值混合變現,2023年10月全平台流水超4億元。

以《抓大鵝》目前的火爆程度,也可以想象其收入不會少。

只是,如果從玩家角度來看,若只是付出半分鍾看廣告也未嘗不可。但很多時候,他們遇到的廣告從貸款、低俗小說甚至擦邊信息都有,這種體驗實在算不上太好。

相比起來,在小遊戲中遇上另一款小遊戲的廣告,已然算是一番“正常”體驗。你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忍不住點進去玩上幾局,可能又會在看廣告時發現下一款小遊戲,隨時“被套娃”。

有的人甚至在《抓大鵝》的廣告中,看到了盜版《抓大鵝》的廣告,視頻中聲稱下載App,打通100關《抓大鵝》可提現上千元。這種套路算不上高明,但有總會有人抱著“萬一”的心態試試,然後在打夠100關時,等來需要排隊等候審核的系統提示,以及“再打59關即可免審核提現”的下一波誘惑——即便沒有被騙財,付出大量時間的你,這時候也後知後覺地知道該收手了。

這才是真的low。

有人在《抓大鵝》裏看廣告,上了盜版《抓大鵝》的當。(圖/小紅書截圖)

相比起來,只“薅”廣告時間的《抓大鵝》,確實得到更多的理解。即便有玩家上網吐槽,也會遇到不少“鵝粉”的反駁:“又沒讓你充值,賺點廣告費怎麽了?不然人家研發遊戲用愛發電嗎?”

商業不是爲愛發電,IAA小遊戲的初衷便是賺錢,爲達目的,自然是讓用戶看越多廣告越好。

而某種程度上,《抓大鵝》頗有幾分“站著把錢賺了”的體面,畢竟從古至今,從廣告軟文、電視廣告到視頻博主“恰飯”,能夠做到讓人心甘情願看廣告的套路,在廣告傳播界始終鳳毛麟角。

最重要的是,該如何在可玩性和商業性上,始終維持“體面”。至少目前來看,《抓大鵝》爆火之後,也沒逃過“吃相難看”的口碑反噬。

有用戶反饋,遊戲關卡越來越難,即便看了廣告,獲得的道具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合著錢都讓開發者賺了,時間都讓我們浪費了,氣都讓我們生了。”

玩遊戲太上頭,未必是好事。(圖/小紅書截圖)

最後,許多人沖著爲大腦放松玩遊戲,卻在無形中回到了“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哲學上:玩家的目的是玩遊戲,手段是看廣告,而對開發者來說,目的自始至終都是讓玩家看廣告,手段是什麽都好。

說白了,遊戲這種文化載體不適合太過圖窮匕見,如果一個遊戲讓玩家在這個哲學問題上看得太明白,那就離玩家棄遊不遠了。

當然,賽道上寫滿了流淌財富的傳說,一衆開發者仍在研究如何吸引玩家。就算告別了《羊了個羊》和《抓大鵝》,下一個很快便會橫空出世。

小遊戲的藍海,誰能賺到錢

事實上,對歐美玩家而言,類似玩法的小遊戲並不陌生。早在2013年,一款名爲Flappy Bird的遊戲走紅,它具備了簡單又讓人上頭的玩法、通過廣告變現等特征,被認爲是IAA小遊戲的鼻祖。自它之後,Facebook和谷歌便成爲了國外“超休閑遊戲”的主要戰場。

在中國,2017年年末,微信首次上線小遊戲功能,《跳一跳》風靡一時。2019年,抖音也帶著小遊戲《音躍球球》開啓了小程序功能。如今,QQ、支付寶、美團等App都能玩小遊戲,就連傳統遊戲廠商也紛紛下場想要分一杯羹,比如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等。

還記得2018年元旦火遍朋友圈的《跳一跳》嗎?(圖/《跳一跳》遊戲截圖)

2024年2月,剛剛發展沒多少年的微信小遊戲,月活用戶數首次超越傳統App手遊。並且,據騰訊和抖音分別披露的數據,小遊戲與App遊戲的付費用戶重疊率非常低。

這意味著,小遊戲吸引了許多平時不玩遊戲的用戶,是一個增長潛力十足的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增長潛力並不只是“殺時間”,爲小遊戲“氪金”的玩家同樣大有人在。早在2019年,就有機構研究了海外小遊戲的商業鏈條,指出大約20%的人在玩過IAA遊戲之後會轉向擁有內購項目的IAP遊戲。也就是說,羊毛最終還是出在羊身上,一部分人遲早會交出他們的錢,使得小遊戲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

但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湧入小遊戲賽道,藍海在短時間內迅速變紅,大家真的都能賺到錢嗎?至少根據目前的生態不難推斷出,小遊戲只能通過廣告變現,又常常與同類互相打廣告,收入必然會實現動態平衡,導致流量與收益集中在頭部爆款。

在小遊戲《肥鵝健身房》中,玩家可以充值抽盲盒。(圖/《肥鵝健身房》遊戲截圖)

小遊戲的獲客成本也正在水漲船高,爲了節約成本,一些粗制濫造的小遊戲與其廣告內容“貨不對板”、各種換皮“抄襲”的小遊戲,正是市場野蠻生長的寫照。

毫無疑問,人們對娛樂解壓的需求永遠存在,也總有人會爲了玩一款小遊戲而願意看廣告。

只不過,當我們想解壓,反被一款超高難度的遊戲增加了壓力,也許是時候該想想:我的注意力是否比廣告更值錢?

校對:無姜魚

運營:嘻嘻

排版:段枚妤

[1]半路殺出的600億市場,讓一大批遊戲公司擠破頭了. 手遊那點事. 2024-05-10

[2]超休閑遊戲每年收入約達25億美元,超休閑用戶平均觀看4.8個視頻廣告. 前瞻網. 2019-03-25

[3]在朋友圈看100遍也不會點的小遊戲,爲什麽換成《羊了個羊》會上當. 遊戲研究社. 2022-09-15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