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最大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恐推遲到2026年發射!

52赫茲科普 2024-05-20 19:02:31

看到中國航天發展飛快,港媒潑了個冷水!

據《南華早報》報道稱,中國空間站的巡天望遠鏡,作爲中國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最複雜的科學設施,將面臨進一步推遲。

之前官方媒體報道是2023年底發射,現在推遲到2026年底。

他們並給出相應的證據,比如從最近杭州舉行的中國空間站科學會議上泄露的幻燈片能看出來。

值得一提,這是巡天望遠鏡的第二次延遲。

此前,北京國家天文台的項目科學家詹虎在《科學美國人》雜志透露,巡天望遠鏡的發射時間從2023年底,推遲到2025年中期。

據可靠消息稱,目前巡天望遠鏡的主要部件已經完成,正在接受嚴格的性能測試,最終的飛行模型將于明年秋季組裝完成。

中國巡天望遠鏡

那麽,中國巡天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這麽說吧,它是中國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最複雜的科學設施。

大小相當于一輛大客車,立起來有三層樓高,重達十幾噸。

據悉,巡天視野比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大300多倍。

這意味著,它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覆蓋更廣闊的天區,進行高效的天文觀測。

舉個形象的例子,在同等條件下,哈勃望遠鏡能看到一顆星,那麽巡望遠鏡可以看到300顆星。

沒錯,就是這麽厲害!

此外,巡天還配備了一台具有2米口徑的光學系統,再加上一系列最先進的探測器加持,能夠捕捉微弱的星光和遠距離的天體。

而說到巡天的探測器,非常有意思。

哈勃望遠鏡相機的探測器,只有手掌般大小,但巡天模塊的主焦面由30塊探測器拼接而成,每一塊都比哈勃的探測器大。

其中,18塊探測器上設置有不同的濾光片,可以獲得宇宙天體在不同波段的彩色圖像。

另外12塊探測器,則用于無縫光譜觀測,平均每次曝光可以獲得至少上千個天體的光譜信息。

總像素更是達到25億,是哈勃探測器1600萬像素的好幾倍。

巡天望遠鏡發射深空後,將運行在約400公裏高的近地軌道,重點開展近紫外、可見光、近紅外波段的巡天觀測。

同時,巡天模塊每次曝光時間約爲150秒,對于巡天中的每個觀測天區會進行兩次曝光,可以獲得低至26星等左右的天體圖像。

這要比人眼能夠看到的最暗的恒星,還要暗上1億倍。

天文上一般以星等表示天體的明暗,星等越大表示天體越暗,每相差5個星等,天體之間的亮度相差100倍。

在這樣的觀測深度上,巡天可以獲取到17500平方度天區的多色成像數據,以及同樣天區的無縫光譜數據和深場,有助于全面了解天體的性質和演化過程。

還有,從角分辨率或成像質量上講,巡天望遠鏡最高達0.15角秒,和哈勃望遠鏡的0.1角秒相去不遠。

此外,巡天望遠鏡還采用了Cook型離軸三反射光學系統。

相比美國的哈勃望遠鏡雙反射鏡系統,巡天增加了一個折轉鏡便于實現不同光學載荷之間的切換、調焦和精密穩像等功能。

這樣可以大幅度提高探測效率和精度,也讓中國太空望遠鏡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線。

目前,由于缺少海量的觀測數據,人類在暗物質和暗能量、宇宙大尺度結構、星系和超大質量黑洞形成和演化、系外行星等天文領域和基礎物理領域的研究都存在著空白。

沒有巨大數據庫的支撐,就無法爲驗證相關理論的真實性提供確鑿無疑的證據。

而這次,中國的巡天望遠鏡無疑給中國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與哈勃區別

之前美國的哈勃望遠鏡壞了,都需要人工上去修理。

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由“發現”號航天飛機送入太空。

在最初的觀測中,科學家發現哈勃的主鏡存在光軸不正的問題,導致成像質量嚴重下降。

這一誤差是由于鏡面在研磨過程中出現了微小的偏差,導致圖像模糊不清。

于是在1993年,美國人進行了第一次維修,安裝了一個光軸校正裝置,使其成像質量達到預期標准。

後來又陸陸續續的在1997年、1999年、2002年、2008年、2009年,又進行多次維修。

大家可能不知道,每次維修任務都面臨巨大的技術和操作挑戰。

不僅需要宇航員在太空中進行複雜而精密的操作,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和高成本。

據說驚心動魄的場景,足以拍成一部紀錄片。

至于說,爲什麽2009年之後不修了?

因爲哈勃的軌道距離空間站太遠,每次維修都是靠航天飛機,後來航天飛機淘汰了,哈勃進行維修的唯一工具也就沒有了。

而中國的巡天望遠鏡,則不需要這麽麻煩。

據悉,巡天望遠鏡在平時觀測時遠離空間站共軌飛行,也就是與中國空間站保持一定的距離,獨立在近地軌道上飛行。

這樣的設計,可以確保望遠鏡的觀測不會受到空間站活動的幹擾。

當需要補給或者維修升級的時候,望遠鏡會主動調整軌道,跟空間站對接,然後進行補給。

也可以通過航天員的操作,對後端的儀器及前面主光學系統的一些組件進行更換升級,有的還可以運到實驗艙內進行維修。

再者,巡天望遠鏡采用模塊化設計,各個關鍵組件如探測器、光學系統、數據處理單元等可以獨立拆卸和更換。

這樣一來,不僅大大簡化了維修過程,而且維護費用也低很多。

結尾

雖然說,這次中國巡天望遠鏡再度延遲發射上空,可能令很多人有點失落。

但這並不是壞事,俗話說好飯不怕晚。

要知道,任何太空任務都涉及巨大的風險,延遲發射可以進一步檢查和測試所有系統,確保在發射和運行過程中不會出現致命的故障。

而依照中國航天人的嚴謹態度,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巡天望遠鏡將會在未來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4 阅读:600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7:36

    必須得超越韋伯,否則沒意義啊!

52赫茲科普

簡介:你的好奇心就是我們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