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農産品電商發展報告:拼多多等引領數字轉型

媒體訓練營 2024-03-19 13:06:07

“農産品電商要爲促進消費作出新貢獻。”近日,在2024中國農産品電商高層研討會上,原國內貿易部總經濟師、著名流通經濟專家丁俊發表示,“商務部把2024年定爲促進消費年,農産品電商責無旁貸,要發掘農産品電商新動能,創新農産品電商新模式。”

該研討會已連續舉辦十八屆,由商務部流通司、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中心指導,數字農産品電商30人論壇主辦。會議期間,相關部委領導、農産品電商企業代表、學者及行業人士總結了“數商興農”的過往實踐與經驗,探討未來的發展創新路徑。

“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一大農産品電商國。”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王小兵表示,“20多年來,我國農産品電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關鍵在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實現了産銷對接,關鍵在于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運用新技術新媒體新平台。”

有關部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額達58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呈現出東中西部競相發展、各類農産品加速覆蓋的良好態勢。而以拼多多爲代表的電商平台,有望引領中國農産品數字化轉型。

“數字農産品電商是新質生産力。”丁俊發表示,農産品電商在“三農”發展中,特別是鄉村振興、精准扶貧、改變農産品生産、流通、消費方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大。“數字電商既是傳統農産品電商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具體體現。”

農産品進城規模增大,“路費”下降

在當日研討會上,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商務部電子商務咨詢專家洪濤發布了《2024中國農産品電商發展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顯示,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經濟和消費周期,數字農産品電商也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現階段重點任務應轉向三農信息服務數字化、智慧農業以及生産、加工、營銷、物流、品牌等環節的數字化,以達成産業形態的整體變革。

將數字技術應用到農産業,在行業內已有探索。以拼多多爲例,平台通過搭建“農地雲拼”系統,將分散的農産品需求在線上歸集,形成爆款,減少中間環節,讓農産品直連消費者餐桌,降低終端售價的同時提高了農戶收益。

通過重投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拼多多打造了生鮮農貨48小時內發貨、壞果包賠、邊遠地區包郵等行業標准。以新疆地區爲例,平台自去年二季度起與中國郵政等快遞企業合作,開通新疆包裹中轉集運包郵業務,改善了新疆消費者的網購體驗。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分析道,農産品電商之所以能發展得既快又好,關鍵在于不斷運用新技術,通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實現了産銷對接。

農雲行動是拼多多引導農産區“數實融合”的重要舉措。2023年,拼多多發起農雲行動,深入山西、四川、陝西、雲南、湖北、福建、山東、江蘇等農産帶,爲當地商家提供電商運營專場培訓及一對一定向運營指導,助力鄉村産業振興與就業增長。農雲行動也被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評爲“全國縣域振興典型案例”。

《報告》數據顯示,電商“下鄉”,農産品“出村進城”的規模在持續增長。根據《報告》,2023年,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額達5870.3億元,約爲2014年的5倍。此外,中國農産品物流總額再創新高,2023年物流總額超過5.3萬億元,同比增長4.1%,從2021年到2023年,農産品物流總額連續三年超過5萬億元。雖然農産品進城規模增大,“路費”卻下降了,數據顯示,物流費率由2012年的18%下降到2023年的14.4%。

王小兵表示,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呈現出東中西部競相發展、各類農産品加速覆蓋的良好態勢,特別是爲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應對三年疫情作出了獨特貢獻。“農村電商變革了農産品傳統流通方式,成爲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領頭羊”。

從人與技術入手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

《報告》指出,電商在農業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應賦予新內涵,除了實物農産品交易,數字農産品電商還應包括服務類農産品、體驗類農産品等。報告提出,以拼多多爲代表的電商平台,將引領中國農産品數字化轉型。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表示,農産品電商近年來取得很多成績,但還存在部分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之一便是農村電商行業人才缺乏的現狀。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很多年輕人對電商感興趣,但起初對電商經營並無概念。如何扶持“新農人”就非常重要,“我們的業務人員每天都會實時爲商家答疑,長期跟蹤、分析商家經營情況,針對運營問題,及時介入並提供改進建議。此外,通過農雲行動,我們每年深入農産帶考察,除了提供現場培訓,還通過走訪,爲商家一對一設計經營思路和方案”。

根據拼多多的調查,截至2021年,平台上90後、95後、00後新青年商家占比超過49%,95後“新新農人”占比超過13%,人數超過12.6萬,其中大部分是返鄉創業青年,而且,一位“新新農人”返鄉,能夠帶動5至10位95後。

上述負責人表示,扶持“新新農人”最好方式不是直接給錢,而是建立一整套激勵新農人跨越式發展的平台機制,讓制度成爲數字農業的放大器。“在傳統推流方式下,很多商家認爲強者恒強,大力便能出奇迹,但這一套方式在拼多多上走不通。我們的平台機制一直堅持産品導向,鼓勵商家做産品創新,只要做好産品差異化,就有做大做強的機會”。

農産品如何提高質量,圍繞産品創新,也是目前農産品電商面臨的問題之一。《報告》指出,部分農産品電商企業存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導致競爭成本較高,效益較低。

爲助力農産品電商高質量發展,拼多多在田間地頭興起“技術革命”。拼多多持續多年支持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賽等賽事,助力農業技術創新、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優質農産品上行。

以科技小院大賽爲例,據介紹,拼多多已連續兩屆作爲賽事支持方,助力高校學子交流,支持科技農産品的發展。例如,對于褚橙科技小院研究的褚橙、丹棱桔橙科技小院主攻的桔橙、福建平和蜜柚科技小院聚焦的蜜柚等特色農産品,拼多多通過農産品零傭金、百億補貼等惠農政策,給予積極扶持。

“農産品電商大有可爲。”丁俊發說,他建議,創新農産品電商的模式和場景,應從人才、生産工具、生産關系入手。其一,打造能創造新質生産力的戰略人才、足夠熟練掌握新增生産資料的應用型人才;其二,充分使用新型生産工具,掌握核心技術,賦能發展新型農産品電商;其三,塑造適應新質生産力的生産關系,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國內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高效配置。

0 阅读:3

媒體訓練營

簡介:全國最大的媒體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