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援軍互相猜疑貪圖享樂,侯景背棄盟約攻陷建康城

曆史的非理性者 2023-05-18 22:41:07

讀書筆記—《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六十二上》

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

公元549年

太清三年

南梁柳仲禮大破侯景軍隊于青塘,柳仲禮亦負傷,雙方暫時息戰。南梁朝廷因爲侯景之禍都怪罪朱異,朱異因此憂憤疾病而死。按照前例,沒有追贈尚書官的說法,梁武帝痛惜朱異,特追贈尚書右仆射。

南梁封山侯蕭正表以北徐州投降東魏。

南梁援軍到達台城卻與台城無法通信,有人提議,放風筝飛入城內傳信,侯景的軍隊看到風筝以爲是施妖法,都用箭射了下來。鄱陽王蕭範世子蕭嗣的隨從李朗詐降侯景得以入城,城裏才知援軍都從四處趕到,梁武帝封李朗爲直閣將軍。鄱陽王世子蕭嗣與蕭確,莊鐵,羊鴉仁,柳敬禮,李遷仕,樊文皎帶領軍隊擊退侯景,李遷仕與樊文皎帶兵五千孤軍深入,被侯景部下宋子仙伏兵大敗,樊文皎戰死。

柳仲禮性情孤傲,與邵陵王蕭綸和蕭大連有嫌隙,蕭大連又與蕭確有嫌隙,因此軍隊互相猜疑,無有戰心。援軍在剛到的時候,當地百姓都傾力支持,剛過淮河,援軍便開始放任士兵搶掠,因此援軍大失人望。王顯貴以壽陽投降東魏。

侯景因爲糧草不繼,開始憂慮。王偉進言說,如今台城短時間內攻不下來,援兵一天比一天多,不如假裝求和緩住形勢,在求和之時偷運糧草,援軍必然不會防備,我們得到糧草修整好之後,再趁著他們懈怠之時一舉攻下。侯景聽從了王偉的建議,派遣任約,于子悅在城下拜表求和。太子因爲城裏窮困想答應求和,梁武帝說和不如死,太子再次請求求和說援軍與侯景相持不下,不如先答應求和,再考慮辦法。梁武帝遲疑了很久說道,那你決定吧,不要被後世所恥笑。于是太子答應了侯景的求和。

侯景要求朝廷割讓江右四州之地,又要宣城王蕭大器爲人質。中領軍傅歧說,哪有圍城軍隊在城下還願意與之求和的呢?侯景不過是爲了麻痹援軍,而且戎狄之人,不能輕信,況且蕭大器是嫡嗣,豈能作爲人質。梁武帝以蕭大器之弟蕭大款爲人質送與侯景,下诏說,可以停兵不戰,以侯景爲大丞相及恢複以前一切名號。

在西華門外歃血爲盟,爲盟之後侯景的軍隊依然沒有撤去,還在繼續圍城,侯景假稱沒有船,一下走不了,又怕援軍出擊。又把蕭大款送回台城,依然想要蕭大器,要求特別多,完全沒有要撤軍的意向。因此太子知道侯景並無求和意向,只是拖延時間,但也不能完全撕破臉。

侯景上書于梁武帝說,東魏高澄已得壽陽與鍾離,我沒有落腳的地方,請求借廣陵和谯州,等到收複壽陽之後再奉還朝廷,又說援軍都在南岸,想從京口渡江。太子都答應了。侯景又上書說,蕭確威脅他,即使他與朝廷結盟,蕭確依然要與他作戰。梁武帝召蕭確入朝,蕭確不願意,邵陵王蕭綸說如今主上憂危,不得不暫時先與侯景和好,陛下的話,怎可違背?蕭確留著眼淚入城面見梁武帝。

侯景運送糧草到,王偉進言說,如今大王你舉兵入城,所犯下的罪,肯定不會得到原諒,況且背棄盟約的事,自古就有很多。蕭正德也勸說侯景說,如今功業建立就剩一步了,怎麽能輕易放棄呢?于是侯景上表于梁武帝,痛斥梁武帝治國的過失,讓梁武帝將援軍將領都治罪,他才會解城圍。梁武帝看後,又羞愧又憤怒,立壇于太極殿前,告天地,以侯景背棄盟約,請求上天懲罰。

城內因爲被圍的時間太久,城裏的人死掉了十之八九,還活著的人,也都非常虛弱,只盼援軍能到來。而援軍都督柳仲禮與邵陵王蕭綸每日飲酒作樂,諸將都請求與侯景戰,蕭綸不許。

侯景再次進攻台城,蕭綸世子蕭堅守太陽門,蕭堅終日飲酒,不恤部下,部下董勳與熊昙朗都痛恨蕭堅,于是引侯景軍隊入城,蕭確力戰,不能克,回宮對梁武帝說城池已失陷,梁武帝安臥不動說,還有一戰之力嗎?蕭確說沒有了,梁武帝歎息說因爲我得了這天下,又在我手裏失去,有什麽好後悔的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