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遭災,第三鄰國袖手旁觀,蒙國總理感慨,只有中國最可靠!

一品文史錄 2024-03-09 16:25:30

2023年入冬以來,蒙古國遭遇50年來罕見的極寒天氣。受此影響,超過300萬頭牛羊死亡,19萬戶牧民家庭生活困難。如此極端的冰雪災害,給蒙古國的畜牧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牲畜死亡不僅會對牧民造成財産損失,還會減少蒙古國內的肉類、乳制品等農産品供應,進而可能導致國內物價上漲。如果不盡快采取有力的應急措施,甚至可能影響蒙古國的經濟穩定。

面對極端自然災害,蒙古國政府第一時間采取了救援措施,但最終收效甚微,只得尋求國際社會的援助。半個月裏見了四國代表,但這些國家代表都沒提到災害問題,更沒有國家主動提出援助蒙古,關鍵時刻只有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面對中國政府的雪中送炭,激動之余的蒙古總理奧雲額爾登,用一句諺語表達了感激之情,同時也讓他看明白了許多東西.....

蒙古國的“第三鄰國外交”

近些年來,受到疫情、俄烏沖突以及中美博弈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普遍呈現疲軟態勢,夾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蒙古國更是苦不堪言。長期的礦産資源開發,以及低廉的農産品出口,使得蒙古經濟的抗風險較弱。加之長期過度舉債發展,本就脆弱的蒙古經濟內部,早已暗藏各類危機。爲了盡快擺脫困境,蒙古國做出了調整。

一方面,深化同中俄兩國間的合作。在我國“一帶一路”的倡議下,蒙古國積極改善和擴建交通、能源領域的基礎設施,持續增強與周邊鄰國的互聯互通,提升礦石等礦産資源的出口能力。與此同時,積極爭取俄羅斯“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過境蒙古,在“躺賺”過路費的基礎上,依托天然氣管道支線來優化國內能源結構。

另一方面,蒙古國將目光投向了西方,努力擴展新的“朋友圈”。2月29日,蒙古國航空局官員同韓國國土交通部開展了爲期2天的談判,隨著兩國來往旅客人數逐年增加,兩國迫切需要增加更多航班架次,爲旅客出行提供便利;緊接著,蒙古國國防部長賽汗巴亞爾專程飛往東京,同日本防務大臣就蒙日兩國間的防務進行磋商,蒙方提出希望日本能在軍事技術方面提供支持,以此來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在中亞地區,蒙古國議會主席贊丹沙塔爾特意拜會了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紮帕羅夫,兩人就深化兩國關系、加強兩國各領域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最後,蒙古國還召見了美國駐蒙大使,雙方一致同意在硬件領域加強合作。

蒙古和美國的“開放天空協議”

一直以來,美國都想要在中俄兩國間尋找合適的盟友,以此來牽制中俄兩國的發展,具備地理優勢的蒙古國顯然就是最佳選擇,對于這點蒙古國自身也很清楚。2023年8月,蒙古總理奧雲額爾登在訪問美國時,雙方簽訂了一份有關稀土資源的合作協議,其中還包括附屬條約“開放天空協議”。按照這份協議要求,蒙古國和美國之間將會建立一條貨運直航航線。從表面上看,這份協議有利于蒙古國礦産資源出口,看似雙方互利共贏,背後卻潛藏著對中蒙、俄蒙關系的陰謀。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兩國在各個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在高新技術領域更是如此。作爲現代工業“維生素”的稀土,在尖端武器制造方面更是發揮著核心作用。我國擁有全球90%以上的稀土儲量,剩下的很大一部分則在蒙古國境內。美國希望通過對蒙古國關鍵礦産的投資,打造一條規避中國稀土的供應鏈。如果這項計劃順利實施,我國便損失了一張應對美國制裁的“稀土牌”,其對華打壓將更加的肆無忌憚。

對于美國的“陽謀”,蒙古國心裏非常清楚,但這符合蒙古利益。長期以來,蒙古國始終奉行“第三鄰國外交”,即“多支點,等距離,不結盟”的均衡策略。在此基礎上,渴望突破地理空間的束縛,減少中俄兩國對蒙古國的影響力,進而實現對外交往的多元化。在這一政策的構建下,美國自然成爲了蒙古國的首要“鄰國”,其次便是韓國、日本以及西歐各國。因此,蒙古與美國簽訂這份貿易協議,顯然也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然而,在蒙古和美國的貿易運輸線上,無論怎樣規劃都繞不開中國和俄羅斯,中俄兩國怎會放任蒙古向美國運輸稀土,這份協議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說如同廢紙,最終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鬧劇罷了。當這次雪災發生後,美國和絕大多數西方國家都選擇了袖手旁觀,給予實實在在援助的只有中國,或許蒙古這才真正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

中國援助蒙古國

3月4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中蒙兩國舉行了冰雪災害緊急救助交接儀式。我國駐蒙大使沈敏娟女士表示,此次我國給蒙古提供了20萬美元的緊急現彙援助。與此同時,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人民還自掏腰包,爲蒙古國人民提供了價值124萬人民幣的援助物資。此外,還有一些在蒙的企業,也積極參與了捐款捐物和救援活動。當著中國駐蒙古國大使的面,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難掩激動的心情,直接說出了“心靈相通,命運與共”的諺語,以此來表達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感激之情。奧雲額爾登接著補充道:今年是中蒙兩國建交的75周年,希望中蒙兩國借助這一曆史時機,共同推動雙邊關系邁上新台階,加深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或許直到今天,蒙古國才意識到西方國家狡詐、虛僞的嘴臉。只有中國願意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朋友,先前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的拉攏示好,不過是出于地緣政治的需要,妄圖將蒙古國培養成“牽制”中俄兩國發展的棋子。同時蒙古國也應該明白,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合作,一直都是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面臨困境的蒙古國,與其花空心思發展所謂的“第三鄰國”外交,不如牢牢地將重心轉向中國和俄羅斯,盡快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逐步改變國內單一的産業結構,努力共建兩國命運共同體。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