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小台階“縫”了鄰裏情

人民法院報 2024-05-21 13:29:42

湖南省桑植縣人民法院瑞塔鋪人民法庭庭長梁婷

“他敢修,我就敢推!”

“反正我已經修了,法院想怎麽判就怎麽判……”

這一幕發生在湖南省桑植縣人民法院瑞塔鋪人民法庭巡回開庭前。庭長梁婷和審判團隊來到現場時,雙方當事人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沒有必要因爲這件小事鬧成世仇。目前主要問題是新修建的台階影響通行,但若全部拆除被告入戶又成了問題,你們是否可以考慮拆除一部分,方便兩家?”梁婷不厭其煩地把雙方拉到一起釋法明理,又分別“背靠背”地耐心給雙方做調解工作。

當事人陳某松與陳某凡本是同村鄰居,陳某松修建房屋的地基是2008年與陳某凡調換得來,雙方當時簽訂了地基調換協議。近幾年,陳某松長期在縣城居住,很少回家。2023年,陳某松回家時發現,陳某凡新修建的房屋台階侵占了其部分土地,與其協商無果後便一紙訴狀將陳某凡告上法庭。

收到案件後,梁婷與當事人進行了溝通,並到爭議現場進行查看。之後,通知當事人到法院多次調解,因雙方爭議較大,均未成功。

“司法審判工作是一項守心的工作,需要咱們始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用心用情辦好關系民心向背的‘小案’,設身處地想群衆之所想、急群衆之所急、辦群衆之所需,才能從根本上辦好民生‘小案’、解決群衆難事。所以別看相鄰糾紛沒有大額標的,但要想真正處理好是要用點心的。”在辦公室裏,梁婷一邊翻閱卷宗一邊說。

“當事人剛剛打電話過來,情緒非常激動,已經對調解有了抵觸情緒,怎麽辦?”法官助理問道。

“直接開庭判決,案子是能結了,可雙方的心結還沒解啊。如果再進入到執行階段,這關系就更難修複了。”怎樣才能“把案結事了、服判息訴的功課做到極致”,梁婷和法官助理討論著,陷入了思考。

“這個案子的關鍵突破口,在于如何從雙方的分歧中尋求最大‘公約數’。”幾番思考過後,梁婷告訴法官助理,“我們去現場開庭,定好時間,通知當事人,還有鄉鎮幹部、司法所、派出所一同參加。我們再努力努力把這案子調下來,爭取把這段鄰裏關系縫補好!”

于是便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庭審從上午一直開到下午,在“背靠背”調解下,雙方態度稍微緩和,調解方案初步達成。

不料,在擬定協議時,雙方再次出現爭議。

“我們房屋之間還有個公共老台階通往後方公路,今後再被侵占怎麽辦。” 陳某松擔心地跟梁婷說道。

“那新台階具體拆除多少,從哪兒開始拆?”陳某凡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看著那一條老台階,爲了讓雙方都安心,梁婷決定精准測量每一層的長度,寫進調解協議。

第一層1.24米、第二層1.13米……梁婷趴在地上和書記員仔細量完16層老台階。站起來拍拍土,再來到新台階處,測量、放線、確定拆除界線。

調解協議簽署,案件成功調解。

可梁婷看了幾遍調解協議後還是不放心,擔心在拆除台階過程中雙方會再次發生矛盾,便提議在法院見證下當場履行。

“可是這個估計要搞到晚上,你們不用下班嗎?”當事人問道。

“只要你們把事兒解決好,就算等到天亮都行。”梁婷堅定地答道。

突突突……隨著電鑽聲響起,一塊又一塊石磚被鑿穿鏟走,夜色也漸漸暗了下來。等這條長約2米、寬0.45米的台階被徹底拆除時,已是晚上10時。

柔和的月光灑落在梁婷身上,陳某凡動容地說道:“梁法官,我服了,這麽晚你還陪著我們,我心服口服。”一旁的陳某松也坦言:“梁法官工作細致認真,這下我心裏踏實了。”隨後,雙方當事人簽了字,握手言和。

“讓矛盾糾紛就地化解,讓百姓少點煩憂,將法治之光撒向鄉村田野。”這是梁婷的追求。作爲一名身處化解糾紛最前沿、服務群衆第一線的法庭庭長,梁婷真切地感受到了時時刻刻被群衆需要,深刻明白了能動履職辦好每一件“小案”的意義,這也讓她更加堅定要成爲一名有尺度、有溫度、有力量的人民好法官。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陶琛 通訊員:劉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