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狂的一首詩,豪氣沖雲天,人就是要活得有氣勢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2-27 10:44:40

握一卷詩書,品一盞清茶

01.

萬裏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淒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狂夫》

萬裏橋:在成都南門外,爲當年諸葛亮送費祎出使東吳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萬裏橋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滄浪:指漢水支流滄浪江,古代以水清澈聞名。《孟子·離婁上》中有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詩中有隨遇而安之意;

篠(xiǎo):同筱,指細小的竹子;

娟娟淨:秀美光潔之態;

裛(yì):滋潤;

紅蕖:粉紅色的荷花;

冉冉香:陣陣清香;

厚祿故人:指做大官的朋友;

書斷絕:斷了書信來往;

恒饑:長時間挨餓;

填溝壑(hè):詩中指窮困潦倒而死;

02.

創作背景:

公元760年,杜甫辭掉了華州司功參軍之職,輾轉來到成都,在嚴武和高適等朋友的幫助下,建造了一座草堂,即“浣花草堂”。

多年的顛沛流離後,杜甫和妻兒終于有了落腳之處,這段時期的杜甫日子還算比較安穩的。不過,此時的杜甫已經步入人生晚年,距離去世僅剩10年時光。

杜甫困居長安時,曾在詩中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由此可見,杜甫是很有治世之心的,他渴望能登入朝堂,匡扶社稷、指點江山,奈何生不逢時,先是遭到了奸臣李林甫的排擠,後又遇到了“安史之亂”,心中壯志難酬,反而窮困潦倒。

所有人都知道李白狂放不羁,實際上杜甫也有自己的豪情,24歲時杜甫就寫下了: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只不過杜甫身出豪門,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同時人生遭遇壓迫了他的性格,使他的形象看上去有些淒苦哀怨。

但杜甫的赤誠之心和萬丈豪情任在,文人骨子那種輕狂從未減退,比如我們今天在讀的這首詩,就是最好的證明。下面我們就深度解讀一下。

03.

詩文大意可解爲:

萬裏橋西有一座草堂,那就是我居住的地方,自從建成以後,鮮有人造訪,只有百花潭與我終日相伴。如此也好,樂得清閑自在,仿若隱于滄浪,隨遇而安;

微風拂動翠竹,發出沙沙響聲,天光明亮,空氣清新,細雨滋潤著池塘裏的荷花,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清香;

那些做了大官的朋友,早已經與我斷絕了書信往來,因爲長期貧困潦倒,經常挨餓,小兒子面黃肌瘦,這最讓我心疼和愧疚;

但是,就算我這把老骨頭就快扔進溝裏了,無官也無錢,我還是要做一個狂放之人,開心而來就笑,無拘無束。當年狂父現在已經蒼老,卻比以前更加狂傲,這世間,最不能輸的就是輸給自己。

古人有言:指親戚過不了日子,指朋友闖不出名堂。

杜甫雖有不少好友相助,但總歸是落魄之人,現實世界並不如詩中所描繪的那般美好,即便他蓋了“浣花草堂”,實際上生活依舊非常拮據。

支撐杜甫的,是他心中的夢想,哪怕此時他已經快入知命之年,仍舊希望有朝一日能再登朝堂,爲大唐江山奉獻自己的余力。

很喜歡一句話,人若知道自己爲什麽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所以此時貧困的杜甫,除了窮以外,並不覺得有多悲苦,正如他在詩中所寫,唯一覺得愧疚的,就是虧欠了妻兒許多。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杜甫不怕生活艱難,就怕心中的理想無法實現。

杜甫明白這一點,所以此時的他依舊豪情萬丈不服輸,人活著就需要有這樣的氣勢。

一個人,就是千軍萬馬。

5 阅读: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