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是農村大學生,結婚7年,買三套房,竟然沒靠父母!

愛月感感 2024-05-14 03:41:50

文章來源于生活,用第一人稱講述,更簡單直接!

說實話,周圍的親戚,都挺羨慕我和老公的,畢竟三十出頭的年紀,不靠父母,完全靠著兩人的奮鬥,算上老家的婚房,我和老公目前,是有三套房子的,其中有一套是公婆出了15萬的首付,其他兩套房子,全是靠著我和老公一起攢錢買的。

我和老公並不是什麽富二代,只是兩個普通農村家庭的孩子,也是兩個普通二本畢業的孩子,靠著自己的努力,攢下了現在的家底,讓親戚們刮目相看,畢竟,我們真的沒有靠父母,完全都是自己在辛苦打拼。

老公一直覺得,我就是一個存錢罐,只要錢放在我手上,一定不會在市面上流通了,我們會把錢變的越來越多。所以也改變了他的消費觀念,從一開始認識我花錢大手大腳,到現在,減少不必要的花銷,一起攢錢,讓生活越來越好。

其實,我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了攢錢的習慣,習慣性的把媽媽給我的錢,藏起來舍不得花,所以到我上初中的時候,就攢了3000元,那時候父母沒錢蓋房子,我把所有的錢都拿了出了,但是並沒有動搖我攢錢的決心。

可是每次的攢錢,都被媽媽哭窮,一次次的拿走了,直到我上大學,才真正意義上開始攢錢。

爸媽對我是比較大方的,我是2011年上的大學,當時媽媽給我的生活費是一個月1500元,但是我壓根舍不得花,每個月算上吃喝和日用品,最多花500元,剩下的錢,全都被我存了起來,偶爾在大學還做做兼職。

所以別人大學畢業,一毛錢沒有,我靠著父母給的生活費,以及自己掙得兼職收入,已經攢了6萬元。

當時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我怎麽能攢下這麽多錢,想想大學四年,確實挺辛苦,再想想自己的父母,在工地打工供我上學,我辛苦點,又能算什麽?

我可能天生對錢比較敏感,滿腦子都錢生錢的想法。

我畢業入職的第一家公司,是做互聯網金融的,當時的在行業內還是比較火爆的,大家掙得工資,都舍不得花,放在公司的理財賬戶,年化能達到12%,等于一萬塊錢,一個月就有100元的收入,還是相當高的。

此外,我的同事還擅長基金、股票,讓我甚至都有想投錢的沖動,但是理智告訴我,我的錢太少了,可能放進去就沒有了,還是放在公司最穩妥。

我直接把錢放到的公司的理財賬戶,每個月准時提現600元的收益,用來償還房租和水電費。

因此即使我實習期一個月1800元的工資,我依舊每個月攢下了1000元,但我覺得這些還是不夠的,又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和老公去商場找了兼職的工作,兩個人一個月可以掙2000元,主要是給教育機構發傳單,把掙得這筆兼職費用,用于生活開銷,和老公的工資,是用來定存的。

這麽一想,其實我大學畢業後,收入來源主要有三部分:

1、投資收益

隨著我和老公收入的上漲,投資的收益逐漸增多,這些足以支付我和老公在外租房子和水電費,這筆錢一直到後來公司倒閉,我們堅持了三年多的時間,最後才決定把錢放到了銀行。

銀行的利息是比較低的,但是每年的錢,足以覆蓋我們走親戚的開銷,其實也是挺不錯的。

2、兼職收入

我和老公做兼職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一直到我結婚確認懷孕了,老公怕我太累了,才不得不放棄這樣的工作,但是這三年時間,掙得錢,完全能夠覆蓋我倆平時的生活開銷,我和老公屬于生活節儉的人,平時不下館子,不叫外賣,吃的飯,都是自己做的,本著能省點是點的原則。

3、工資收入

我一直都有定存的習慣,老公都會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工資交給我存起來,我也會把自己的工資存起來,然後只花兼職的錢,後來我們約定,每個月各自留1000元的開銷,其他全部定存,一定不能超支。

雖然理財和兼職的收入,並沒有延續多長時間,但是對于我們這種剛畢業,工資低,沒有多少經濟來源的普通大學比畢業生而言,真的是一筆不小的幫助。

後來,隨著我們工資的不斷上漲的,尤其是剛畢業的幾年,漲幅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在畢業四年時間,攢了40萬。

在此期間,我和老公結婚了,當時老公的父母因爲給我們買婚房和裝修,已經花完了所有的積蓄,所以買三金、婚車、酒店之類的費用,全部我和老公自己承擔,差不多花了8萬元左右,所以除掉結婚自己花的錢,還剩下了32萬。

爲了孩子,幹脆在老家省會城市,買下了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第一套房子,爲了少還貸款,還問親戚借了12萬。

說實話,買了這套房以後,我們手裏只剩下3000元,徹底的窮了,我和老公又開始拼命的攢錢,這次我們因爲上班時間長,又有工作經驗,所以本身工資並不低,主要就是靠兩個人縮減開支,努力攢錢,實現再一次的逆襲。

買了第一套房子三年後,我們還清了老家婚房22萬的貸款,親戚借的12萬,還花了16萬的首付,給公婆買了一套養老的小房子,所以導致現在我們手上,有三套房子。

父母不知道我們的經濟狀況,總覺得我們壓力大,希望我們賣了老家的婚房,老公覺得是公婆的心血,壓根舍不得買,畢竟裝修都是公婆自己完成的,所以一直控制。

只有我們自己清楚,我們的壓力並不大,因爲公積金完全覆蓋了我們目前兩套房子的貸款,我們現在的小房子每個月一千多的租金,完全可以支付家庭的開銷,老公和我掙得錢,可以攢下一大部分,隨時結清房子的貸款。

在我們看來,如果不是我們一直堅持攢錢的習慣,我們是沒法擁有現在的三套房,可能買第一套房子,都成了問題。這也是我爲什麽一直堅持存錢的原因,因爲存錢,讓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讓我過上了手裏有糧,心裏不慌的生活,現在買東西,我可以不去過多的考慮它的價格,不再去討價還價。這就是一直攢錢,帶給我的底氣。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別人說的,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如果父母那個年代,不好好攢錢,那麽可能很多人家裏的兒子因爲沒錢,娶不上媳婦。

那麽,就和大家重點聊聊,普通農村人,想要靠自己攢錢買房,到底應該怎麽做?

其實在我看來,只有一個訣竅:縮減開支。

很多人都說不知道別人攢錢怎麽攢的,自己的錢就是攢不起來來,感覺生活中的開銷太多了,一不小心,錢就花超了,根本沒法存錢,所以攢錢是不可能。

我來說說我自己這麽多年的攢錢小心得:我每個月和老公掙得工資,分爲兩個部分:生活開支和定存。

我和老公提前商量好了,每個月的生活開支是固定不變的,老公一個保持1000元,我自己有房租收入,所以工資是不用花的,掙多錢存多少。

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很多人眼裏,1000元,是遠遠不夠花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每個月的開銷,最好不要超過2000元,哪怕是在大城市,不一定要租好的房子,幾百塊的農民房,也不是不可以,我們在農民房住了三年多,每個月房租水電費只有800元。此外,不要逛街、甚至旅遊,有些想法,是可以延遲滿足的,當你真正有錢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以前苦點,都是值得的。

有人會問:如果面臨意外開支怎麽辦?正常花。比如我們家,會存在孩子交學費、興趣班、親戚朋友結婚等開支,我們會正常隨禮,不會因爲存錢,不去支付這筆錢。

此外,生活上,一定不要去追求名牌的衣服鞋子,在我和老公攢錢買房期間,我們穿的鞋子是不超過30元的,買的衣服,哪怕是棉襖,都不會超過100元,夏天穿的短袖,都是批發市場15元一件的,但是我們從來不覺得丟人,衣服只要幹淨得體,就足夠了。因此在孩子的花銷上面我們也是如此,純棉的就行了,品牌和我們沒有多大的關系,這也是我們生完孩子,還能夠存下錢的原因。

孩子的興趣班,我只會選擇附近少年宮幾百元一學期的,不會花幾千上萬給孩子報個興趣班,覺得壓根沒有必要,孩子的花費,包含學費,每年控制在1.5萬足夠。

其實,真正想要省錢,能省錢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主要還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覺得一點錢省下來,也發不了財,但是我們這些年,靠著這樣的理念,真的省下了幾十萬,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讓父母跟著我們從農村到大城市生活。

但是如果我們只靠父母,這輩子也無法在大城市買房安家,因爲他們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唯一的辦法,也只能從牙縫裏面省點錢幫我們一把,那我們自己何不做好開源節流呢?

0 阅读:0

愛月感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