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擎旗手

黨史博采 2024-04-28 15:58:20

文/蔣國棟 方艾

提到李大钊,追懷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2019年是李大钊誕辰130周年,中央專門召開了紀念座談會。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中央層面舉行的紀念活動,翻看黨的曆史,我們會發現在這之前中央舉行了紀念李大钊誕辰100周年、110周年、120周年等重要活動,並且曆屆中央領導人對李大钊都作出高度評價,足以見得他在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共産主義運動中的地位和影響。從1916年留學回國到1927年英勇就義,在這十一年間,李大钊全身心地投入到共産主義事業,熱情讴歌十月革命,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參與領導五四運動,發起建立共産黨早期組織,指導成立中國共産黨,積極發動群衆,開展反帝反軍閥鬥爭,爲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李大钊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作爲一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擎旗手,他的一生是光輝的、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今天,我們撰文追念他,就是學習和感悟他“對信仰矢志不移、爲理想英勇獻身”的初心品質。

一、孤獨坎坷,剛毅勤勉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外國侵略者的鐵蹄蹂躏下,飽受欺淩,而李大钊的幼年生活也充滿了孤獨、坎坷和曲折。在李大钊還未出生時,他的父親李任榮就病逝了。李大钊出生的第二年,他的母親周氏也因爲感傷過度撒手離開了人間。失去雙親的李大钊,只剩下了祖父李如珍一個親人。李如珍老人直率樂觀的性格、熱心公益的品行對李大钊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李大钊日後爲國爲民、矢志不移地追求真理的精神與祖父的爲人秉性不無關系。

李大钊在私塾舊式學校讀了十年書,舊式的私塾教育以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爲主要教育內容,背書、誦讀爲主要教學手段,李大钊在此期間熟讀了《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史籍,爲其日後從事學術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經學、史學基礎。

◆李大钊

1907年祖父李如珍去世,李大钊沒有因此放棄學業,“钊感于國勢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而是更加發奮讀書,考入了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由于許多課程都采用外語教學,李大钊除了學習英語外,還學習日語。經濟的拮據和繁重的學習使得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專門的六年學習是十分艱辛的,李大钊爲了勉勵自己,改用“钊”爲自己的名字。這段艱辛難忘的學習經曆,使李大钊開闊了眼界,廣泛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外國思想文化以及新科學、新知識。

1913年7月,李大钊完成了在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的學業,放棄了謀求官職過上舒適安穩日子的機會,在得到社會先進人士的資助後,爲求得挽救民族之良策的李大钊東渡日本留學,于1914年9月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之所以選擇日本,是因爲當時的日本已經由一個落後的島國迅速發展成爲國力強盛的國家,李大钊想要通過考察日本來探尋救國救民之路。但是,李大钊未能完成在早稻田大學的學業,留日期間他積極投入到反對“二十一條”的鬥爭中,並于1916年1月返回上海兩周參加反袁鬥爭,早稻田大學以長期缺席爲由將他開除。此時的李大钊內心也深刻感受到,“留東三年,益感再造中國之不可緩。”遂于當年5月徹底結束了在日的留學生活,回到上海。雖然未能完成學業,但在留日期間李大钊收獲許多,一方面,他廣泛了解和學習了西方近代的政治理論和思想文化,特別是在日本接觸了社會主義思想。另方面,他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先進思想的革命黨人,其中就有陳獨秀、章士钊、林伯渠等人,這對李大钊後來的發展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再者,他積極參與政治鬥爭,參加廣泛的社會活動,經受了革命的洗禮,得到了組織才幹的鍛煉,積累了一定的鬥爭經驗。至此,李大钊的求學生涯告一段落,隨即投身革命事業。

二、高擎旗幟,引領潮流

作爲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遍地開花”與李大钊的貢獻密不可分。李大钊也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如同近代以來許多探求救國真理的志士仁人一樣,李大钊也曾追求過資産階級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讀書期間還受過進化論、互助論、人道主義等各種西方思潮的影響,但他在其中並沒有找到中國的出路。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發給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帶來了空前的思想沖擊,“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這使得李大钊逐漸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自身難以克服的種種矛盾,意識到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了解到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原理和唯物史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從而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並爲之熱情頌揚和傳播。1918年李大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1919年,他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介紹了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國內比較系統地介紹和分析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開山之作,標志著李大钊已經由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爲馬克思主義者。

◆李大钊指導出版的幾種刊物。

李大钊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後,不僅自己撰文,還積極創辦馬克思主義刊物雜志,並熱心支持進步刊物,他在《晨鍾報》《少年中國》等多家雜志刊物擔任編輯或者顧問,在《新青年》雜志上辦了“馬克思主義研究號”,幫助《晨報》副刊開辟了“馬克思研究”專欄,大量的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經章士钊的推薦,李大钊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主張“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在教師聘用方面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李大钊憑借自己出色的才學和工作能力很快在北京大學站穩腳跟。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天,正式擔任北大教授。走上講台的李大钊,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帶進大學課堂,他充分利用高校的資源持續活躍、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宣傳。由于李大钊樸實謙和的品質以及對理想信念的執著,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和追崇,成爲了許多青年學生的榜樣。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先進青年逐漸樹立起共産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從初步具有共産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爲馬克思主義者。如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高君宇等大批先進青年,在李大钊的影響下接受馬克思主義並走上革命道路,他們後來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任北大圖書館主任(館長)時的李大钊。

而真正造成這種影響是源于李大钊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闡述和宣傳。十月革命後,李大钊高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旗幟,成爲中國第一個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先驅,他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一系列文章,系統闡述了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創立是社會科學的一大理論貢獻,講道:“平心而論馬氏的學說,實在是一個時代的産物;在馬氏時代,實在是一個最大的發見。”闡述了唯物史觀關于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指出:“一切社會上政治的、法制的、倫理的、哲學的,簡單說,凡是精神上的構造,都是隨著經濟的構造變化而變化。”闡述了唯物史觀關于階級和階級鬥爭的理論,強調階級鬥爭是改造社會組織的手段。實現社會主義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後的階級競爭。闡述了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衆在曆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的原理,明確指出:“一切過去的曆史,都是靠我們本身具有的人力創造出來的,不是哪個偉大聖人給我們造的,亦不是上帝賜予我們。將來的曆史,亦還是如此。”等等,爲當時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增強社會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認知作出巨大貢獻。

不僅如此,李大钊努力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作爲一種普遍原理,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但是中國有著不同于其他任何國家的社會現實,因此就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絕對信條,不能不顧中國的實際情況。李大钊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還是一位求真務實的馬克思主義者。1918年,李大钊與陳獨秀共同創建了《每周評論》,號召廣大知識分子走進工廠和農村,與工人和農民“打成一片”,了解工人與農民的具體情況。中國共産黨成立以後,李大钊在北方開展黨的革命工作,在革命實踐中,他初步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主張中國共産黨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李大钊開創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先聲,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革命實踐,爲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

三、指導建黨,不爲名利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許多仁人志士爲挽救中國的命運,進行了多次嘗試,從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到辛亥革命,都以失敗而告終。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個以先進理論指導建立的先進政黨的領導。中國共産黨的先進性突出表現爲它是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爲指導建立的政黨。在建黨問題上,李大钊是最早公開提出建黨的先驅,他在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同時,積極促進各地共産黨早期組織建黨思想的統一,指導推動中國共産黨的建立。

1921年3月,李大钊在(曙光)月刊上以S.C爲筆名發表了《團體的訓練與革新的事業》一文,強調要建立有嚴格組織紀律的無産階級政黨,這是李大钊最早公開號召建黨的文章。關于黨的性質,李大钊主張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的無産階級政黨。關于黨的指導思想,李大钊認爲中國革命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指導中國革命的中國共産黨必須要有統一的科學的信仰即馬克思主義。關于黨的任務,李大钊主張推翻資産階級,消滅私有制,實現社會主義制度。關于黨與第三國際的關系,李大钊認爲黨應以第三國際的馬克思列甯主義爲指導思想,即以列甯領導的“第三國際爲之中樞”,這爲中國共産黨成立後,對如何處理與共産國際的關系問題奠定了基礎。以李大钊爲代表的中國的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旗幟,引導中國的共産主義知識分子將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建立共産黨早期組織,爲中國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爲中國共産黨的創建准備了思想理論基礎。

◆《發起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啓事》。

1920年3月,李大钊發起並組織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4月會見了共産國際代表,就中國革命形勢和建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李大钊介紹共産國際的代表維金斯基前往上海會見陳獨秀,以便進一步商討在中國建立共産黨的有關事宜。10月,在李大钊的發起下,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建立,不久正式定名爲中國共産黨北京支部,爲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准備了重要的組織基礎。爲了支持黨組織活動,李大钊從每月120元的薪俸中捐出80元,作爲黨的活動經費。同時,他還不顧個人家庭生活困難,用自己的薪俸資助進步青年。1920年11月,在李大钊的推動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12月,李大钊發起成立北京大學社會主義研究會,有力地推動了無産階級政黨的建立。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由于租界密探的幹擾,會議後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繼續進行。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産黨正式建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産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此後的曆史我們就清楚了。

盡管當時李大钊因爲領導索薪鬥爭難以脫身,只是派了代表出席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且在一大上沒有擔任任何職務,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李大钊在中國共産黨曆史上的地位。中國共産黨成立後,李大钊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爲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慷慨赴死,浩氣千秋

李大钊曾說過:“我是崇信共産主義者,知有主義不知有家,爲主義而死份也,何函爲?”這是李大钊向反革命勢力發出的有力回擊,自從接觸了馬克思主義,他就立下了爲共産主義事業而奮鬥終身的信念,即使面對犧牲也不畏懼,直至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李大钊用實際行動诠釋了何爲一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

在中國共産黨成立後,隨著李大钊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以及李大钊在社會大衆中的聲譽不斷提高,他也逐漸成爲封建軍閥的“眼中釘”“肉中刺”。1924年5月20日前後,李大钊領導的北方革命活動引起了北洋軍閥的恐慌,吳佩孚突然下令要逮捕李大钊,李大钊疏散革命同志後帶著長子連夜離開北京。同年6月,李大钊接到黨的緊急通知,率領中共代表團到蘇聯出席共産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留任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然而同年底,李大钊冒著被反動政府通緝的危險,按照黨的指示離開莫斯科返回北京進行軍事指導工作,參加北伐戰爭。

◆逮捕李大钊的通緝令。

北伐戰爭的推進沉重打擊了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但同時也威脅到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1926年3月12日,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奉系軍閥展開戰鬥,期間日本的軍艦掩護著張作霖部隊的軍艦駛進了天津大沽口,對國民軍開炮,國民軍進行堅決還擊,將日軍驅逐出大沽口。事後,日本竟聯合英國、美國等八個國家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的無理要求。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了全國人民的抵制,北京的五千多名愛國群衆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到天安門舉行集會遊行,要求拒絕八國通牒,但沒想到的是,段祺瑞政府竟下令向愛國群衆開槍,造成了數十人的死亡,李大钊也在其中負傷,史稱“三一八慘案”。慘案發生後,北方革命形勢陷入低潮,籠罩在殘酷的白色恐怖之下,黨組織和許多同志都勸李大钊轉移離開,李大钊卻毅然抱著准備犧牲的決心,堅持守在北方領導革命運動。爲了躲避通緝,李大钊帶著兩黨機關及家眷搬入蘇聯大使館後的東交民巷。

◆這是李大钊留給世人的最後一面。

1927年4月6日,張作霖出動軍警包圍了蘇聯大使館,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逮捕當日,李大钊就被提審,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堅守黨的秘密。面對敵人的利誘,他不屑地說道:大丈夫生于世間,甯可粗布以禦寒,安步以當車,就是斷頭流血,也要保持民族的氣節,絕不能爲了錦衣玉食,就去向賣國軍閥討殘羹剩飯,做無恥的幫凶和奴才!在獄中的二十多天裏,李大钊沒有停止工作,他繼續撰寫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場,呼籲國人團結一致,抵制壓迫。4月28日,特別法庭不顧社會各界人士和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反對,將李大钊、譚祖堯、鄧文輝、謝伯俞、莫同榮、姚彥、張伯華、李銀連、楊景山、範鴻劼、謝承常、路友于、英華、張挹蘭、閻振三、李昆、吳平地、陶永立、鄭培明、方伯務等20位革命者一齊絞殺。李大钊第一個走向絞刑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李大钊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英勇地擔負起曆史賦予的艱辛使命。他熱情投身于救國救民的事業中,表現出了中國共産黨人爲了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敢于擔當、勇于犧牲的英雄氣概,影響感召著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和無數青年群體。李大钊無愧于“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等稱號,他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擎旗手。

◆李大钊烈士紀念碑背面的《李大钊烈士碑文》。

今天,當我們來到香山觀光旅遊時,切不可忘記香山腳下還有一座李大钊烈士陵園。當你走進園中,一塊高4米、寬2米的黑色大理石紀念碑格外引人注目,鄧小平親筆題寫的“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令人肅然起敬。來到紀念碑的背面,兩千余字的《李大钊烈士碑文》映入眼簾,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個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表的烈士生平傳略,共産黨人、青年朋友當認真敬讀:

李大钊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産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爲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産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大钊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爲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大钊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本文爲《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1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