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後蓋材料的演變之路:永遠在未來的究極形態!

太平洋科技 2024-02-17 22:26:12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手機同樣適用這句話,手機的衣裝便是手機後蓋。尤其來到2024年,智能手機正面挖孔屏居多,正面造型同質化嚴重。想要在一衆熄了屏的手機中准確認出其中的型號恐怕不容易。

那麽關于怎麽提高手機辨識度的任務毫無疑問地落到了手機後蓋上,優秀的手機後蓋設計甚至能夠吸引一批虔誠的信徒。例如索尼Xperia系列,那板板正正的後蓋,有一種最精致的簡潔感。

索尼Xperia 1 V

後蓋元素雖少但從不會讓人從這系列上想到簡陋二字,方正的形態與精准把控的設計突出了一種剛柔並濟的感覺,其形象不禁讓我聯想到日本國寶級演員高倉健,這裏推薦大家觀看《遠山的呼喚》,進行深一步的感受(意會總比言傳深刻)。總之,每次經過索尼體驗店,我都要進去「朝拜」一番。

《遠山的呼喚》劇照

言歸正傳,手機後蓋的設計取決于後蓋采用了哪種材料,手機廠商“因地制宜”,根據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設計出不同的後蓋,這些後蓋在彼時給人們呈現豐富多樣的感觀效果,給人留下獨有的印象,而當各個時間點串成一條時間線時,手機後蓋材料的探索又成了手機發展史上耐人尋味的一筆。那麽這些年來手機後蓋都采用過哪些材料,而在這些材料上分別又有哪些手機的設計給手機發展史留下驚鴻一瞥,咱接下來馬上說。

塑料|一超多強的王者姿態

關于塑料的使用,最早的大哥大時代直至到早期的智能機時代(2014年前後),都是其非常活躍的時期。當然這個時期很多手機廠商也作出過豐富的嘗試,諸如采用玻璃、木材、皮革、纖維等材料,設計很有趣,但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平衡點。

塑料作爲最古早的手機材料,成本低、重量輕,制備技術十分成熟,易制造出形狀複雜的後蓋,留給手機外觀的設計空間就十分豐富。

諾基亞N97

例如塑料的表面可采用噴塗工藝,且顔料與塑料後蓋的結合力強,輕松生産出配色豐富的手機。而一提到塑料,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蘋果這些品牌都會浮現在眼前。而最先映入腦海的必將是諾基亞的Lumia系列,令人深刻的聚碳酸酯(PC)設計。配有明亮鮮豔的配色,圓滑親膚的手感,仿佛向世人訴說何爲青春靈動的設計。

諾基亞Lumia 930

同樣采用類似設計的還有iPhone 5C系列,而iPhone 5C的定位也十分明確,主打年輕消費市場,愣頭青地說就是低端市場。iPhone 5C(2013年9月)發布的節點正直手機市場全面邁向新材料的前夕,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審美與手機陳舊的設計之間的矛盾即將達到沸點。

iPhone 5C

到了三星旗艦Galaxy S5(2014年4月)發布時,三星遭到了大衆的批評,在高端機型上居然還在用低廉的塑料作爲後蓋。十分有趣的是,在當時消費群體當中有一種聲音:聚碳酸酯的應用,在三星Galaxy S5上是姨媽巾質感,在iPhone 5C上則是是超越金屬的存在。

Galaxy S5

由此可見並沒有低級的材料,只有粗糙的設計。但無法否認的是,塑料後蓋確實容易給用戶帶來輕薄的廉價感,再加上後續廠商之間多年的營銷,塑料的低級感已刻入消費者腦海,此時這種曾經使用最爲廣泛的材料,自2014年以後便逐漸蓋淡出高端機市場,直至新形態出來以前,都很難涉足高端手機市場(三星在高端機型上仍有使用塑料)。

三星Galaxy S21

此外,塑料後蓋還有一個明顯的不足便是較差的硬度和剛度,抗刮抗劃痕能力和抗變形能力,難以達到保護手機的效果。但到了2014年,一種新的流行材料將全包圍地解決塑料的痛點,那就是金屬。

金屬|昙花一現的全盛姿態

金屬機身比塑料更接近手機用戶們對于漂亮的定義,金屬機身的手機,通常都采用一體化的加工鑄造,不會有塑料接縫處縫隙處理不好的問題,各個切面開口也會更加精致。而且金屬的獨特的光澤相比塑料更有質感。

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

最早采用金屬後蓋的手機是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于1983年推出,被認爲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手機。受限于當時工藝水平,該手機體積龐大,重達800克。隨後,不少手機廠商也開始嘗試使用金屬材料,如諾基亞N76、摩托羅拉V8等。

摩托羅拉V8

但真正引領金屬手機潮流的是蘋果公司,早在2012年發布的iPhone 5開始,彼時還是塑料後蓋的世代,但iPhone 5敢爲人先,已經采用了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機身,外觀更有質感,同時得益于鋁合金本身密度低的特性,可以在更輕更薄的情況下保持更高的硬度。因此iPhone 5手感舒適,而在強度上也要大于塑料。

iPhone 5

雖然輕薄耐用,但也容易被劃傷。有些用戶反映,他們剛買回來的 iPhone 5 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劃痕,而且日常使用中也很難避免,容易逼死強迫症。有趣的是,已經成爲曆史遺物的酷派,在這年推出了大觀9900和9960,是當時國産手機中唯二沖擊高端市場的手機。它們的後蓋也由金屬制成,配置出色,但也受到了價格過高和處理器選擇不佳的批評。

酷派大觀 9900

就這樣金屬後蓋不溫不火地度過了兩年,來到了金屬後蓋元年——2014年。HTC One M8、iPhone 6系列、華爲Mate 7、魅族MX4 Pro、一加3等一系列金屬一體成型的手機噴井式湧現,「全金屬狂潮」就此拉開帷幕。在這期間,由于手機行業對金屬加工的需求驟增,金屬加工廠也是遍地開花。

HTC ONE M8

iPhone 6

華爲Mate 7

(魅族MX4 Pro)

一加3

然而金屬加工的難度並不低,一般塑料材料的成型僅需要一個模具就能搞定,而金屬材料就需要經過諸多的切割、打磨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工藝要求更高,加工時間更長。就染色工藝來說,金屬染色也比塑料染色難得多。塑料可以在成型過程中加入著色劑,而金屬只能在成型後在表面進行噴塗或電鍍染色。因此就可塑性這方面來看,金屬是徹頭徹尾的吊車尾。關于金屬的外觀設計,能做出的花樣居少,這也導致了金屬後蓋的新鮮感迅速地消耗殆盡。

OPPO R7S

再加上金屬對于手機有著天然矛盾——信號屏蔽。4G時代,手機工程師通常會通過將後蓋分段設計,添加一些塑料、橡膠等非導體介質來幫電磁波穿透後蓋進入內部的接收模塊,這種設計被稱爲“三段式”。以蘋果爲代表的金屬後蓋手機就是采取“三段式”的背部設計來解決信號傳輸問題,後續有不少廠商跟進使用這套方案。然而到了5G時代,5G手機必須至少配備6根移動天線(4G僅需2根),天線需要布滿整個手機的後蓋或者邊框,繼續使用金屬後蓋將無法傳輸信號。因此“三段式”方案不能支持金屬手機與新興通訊技術的融合,也致使金屬時代迎著5G的晨曦黯然凋零。

5G天線排布示意

玻璃|悄然崛起的統治姿態

實際上,早在2010年蘋果已經在iPhone 4做出了把玻璃作爲後蓋材料的嘗試,采用前後雙玻璃面板,接近對稱設計的造型。在當年爭議不斷,一方面設計創新,給人們帶來了紮實的手感和無與倫比的視覺觀感,然而玻璃作爲二氧化硅這種非晶體材料,分子結構是缺乏穩定性的,即使使用高強度的玻璃,也逃不過玻璃易碎的屬性。

iPhone 4

就連蘋果在iPhone 5上也更換了後蓋的材料。但不可否認iPhone 4的發布,成爲了手機曆史無法繞開的經典。同年,諾基亞N9率先使用了2.5D玻璃,這款玻璃的特點是邊緣帶有弧度,能夠從視覺上顯得更輕薄。但N9把2.5D玻璃應用在屏幕上,後蓋依舊是塑料材料。

當年流傳這麽一句評價:“把上萬塊的機皇賣成了街機,只有蘋果做到了。”

不得不說,蘋果「潮流仙人」的屬性,真是深入骨髓。

2.5D玻璃示意

此後也有廠商在玻璃上進行嘗試,如錘子T1、小米5...都有不錯的反響,但並沒有在市場上仍未泛起很大的波瀾,倒是爭議的聲音層出不窮。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屬大行其道的時代,三星是唯一一家沒有使用過金屬後蓋的主要廠商,一直對玻璃進行深耕,因此期間也不乏有驚豔的玻璃後蓋手機。

錘子T1

直到2017年,5G概念興起,無線充電技術逐漸普及,具有手機信號屏蔽特點的金屬材料,難以匹配新技術在手機上的應用,加之金屬外觀設計的趨同,早已讓消費大衆審美疲憊,金屬後蓋迅速被市場推翻。

此時,不會幹擾手機信號的玻璃終于順勢登上手機後蓋的主流。

vivo S18 Pro

玻璃後蓋手機外觀美觀,光澤度高,具有不俗的質感。玻璃雖然容易沾指紋,但也易于清潔,只需用布擦拭即可保持幹淨,甚至隨著玻璃工藝的發展,還出現了不沾指紋的玻璃,如AG磨砂玻璃。玻璃材料的導熱性能處于塑料和金屬之間,好于塑料但不如金屬,散熱沒那麽好,但也沒那麽燙手。

小米9 Pro

得益于工藝的進步,此時的玻璃後蓋也與早幾年有所不同,玻璃已經可以做得非常輕薄且結實。iPhone 8以及Galaxy 8等手機開始采用3D玻璃工藝。上文說到的2.5D玻璃是邊緣帶弧度,而3D玻璃則是整面玻璃都是一個弧面。跟iPhone4時期整塊玻璃貼合的觀感不同,3D玻璃使得手機更具立體感以及一體化的感覺。

2.5D與3D的區別

除此之外,在玻璃上玩的花活也不在少數。例如OPPO Reno5 Pro+限定版的電致變色工藝,在手機後蓋加入電致變色膜,輕敲後蓋即可改變後蓋顔色。還有vivo S系列的光致變色,當手機在戶外紫外光照射下,可以迅速觸發變色材料變色,實現了手機的無功耗變色,並且在一段時間後可以恢複原有色彩。

OPPO Reno5 Pro+限定版電致變色

vivo S10光致變色

截止2024年開春,市面上推出的手機來看,玻璃後蓋占據中高端手機的份額,畢竟它無論是觀賞性抑或是實用性,較之塑料和金屬都處于一個比較平衡的位置,可以說是目前能夠選擇的最爲均衡的材料。但這並不代表手機廠商已經停止新材料的探索,在此期間仍然出現其他材料的手機後蓋。

三星Galaxy S8正反雙面3D玻璃

素皮|重返高端的涅盤姿態

素皮實際上就就是塑料,塑料材料在高端市場沉寂如此之久,終于在改變形態後重新返場。素皮後蓋的開端可以追溯到2019年,當時華爲在其Mate 30 Pro系列中首次應用了素皮材料。這種新的設計理念被市場廣泛接受,近年來不少廠商的高端手機推出專門的素皮配色。比如vivo X系列,在X50開始推出素皮配色。至此,vivo在一些高端機型有配有素皮後蓋版本。小米12S Ultra和vivo X90 Pro+甚至只推出了素皮的版本。

Mate 30 Pro

小米12S Ultra

vivo X90 Pro+

素皮材料的手機在手感上有明顯的優勢,它的表面柔軟,摸起來很舒服,同時又給人一種偏向商務風的高級感。素皮材料相對較輕,因此素皮版手機相對較輕便,便于攜帶。這對于手機重量敏感的消費者具有不俗的吸引力。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會出現變髒的情況,並且此時我們可以發現素皮的顔色會變黑變沉,如果是白色素皮,顔色還會明顯發黃,非常影響手機外觀質感。

iQOO 7

在玻璃統治高端的時代,素皮是少有能夠突破桎梏,出現在大衆視野的材料。素皮可以說立住了高端形象,小有成就。而有一種材料相比素皮更有質感,但它相比之下要小衆得多。

陶瓷|沖擊主流的攀登姿態

陶瓷材料的硬度較高但塗層容易産生劃痕,具有高光澤度和溫潤的手感,這使得陶瓷材料的手機在外觀和手感都能夠用戶帶來顯著的高級感,但是十分遺憾的是,陶瓷本身偏厚重,外加加工難度高,良品率低,造價不便宜,一般來說陶瓷後蓋的手機一般僅作爲一種定制化産品推出,再加上後期維護成本高昂,能夠負擔或者願意爲期買賬的用戶並不多見。無論是消費市場的青睐程度,還是陶瓷制作工藝水平,都無法支撐陶瓷成爲主流的後蓋材料。

金立天鑒W808

陶瓷手機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金立天鑒W808成爲第一款使用陶瓷後蓋的手機。華爲Ascend P7升級版也在2015年使用了陶瓷後蓋。

華爲Ascend P7

然而,大家普遍認爲的第一款使用陶瓷作爲手機後蓋的手機是2016年3月31日上市的小米5尊享版。小米5尊享版後蓋使用的是氧化锆陶瓷,采用3D陶瓷機身。

小米5尊享版

小米可以說是尤爲偏愛陶瓷的廠商了,2016年10月發布的小米MIX,同樣是采用陶瓷機身,但手機的重量卻達到209g,這是陶瓷所占比重較多造成機身超重的結果。2017年4月,小米6尊享版上繼續使用了陶瓷的後蓋。而後在2017年推出的小米MIX 2尊享版使用了整機全陶瓷工藝,重量上進行了優化,達到187g。但2018年推出的小米MIX 3又回到了200g,淨重218g,如果再套上保護殼,放在口袋已經是“不堪重負”。不過小米MIX系列的重量也是對比同期手機才顯得厚重,現在200g以上的手機比比皆是,但在當時的手機重量普遍在180g左右。

小米MIX 左

小米MIX 2

小米MIX 3

到了2020年3月26日,華爲在法國巴黎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上半年旗艦産品P40系列,P40 Pro+用上了溫潤如玉的陶瓷後蓋,這也是時隔5年後,P系列上再次使用上陶瓷材料後蓋。而OPPO Find系列在2021到2022年兩代産品上同樣也推出了陶瓷版本。

非常有意思的是,盡管陶瓷後蓋一直處于小衆的位列,但依舊不妨礙手機廠商一直在其身上進行探索。甚至也有不少人認爲,陶瓷才是手機後蓋材料未來的主流。那麽關于陶瓷是否會成爲主流的答案,也留給未來去回答。

上價值

手機後殼材料的叠代可以說是一部科技與美學的交織曆程。從早期的塑料,到金屬,再到現在的玻璃,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對更好的觸感、耐用性和美觀性的追求。每一種材料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和缺點,但無論如何,每一次叠代都爲我們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手機後蓋材料的演變之路的贊歌就是人類的贊歌,最完美的姿態永遠在未來。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0:57

    金屬材質的手機後殼挺好的,可惜被淘汰了。[靜靜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