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就當了秦國宰相的甘羅,爲何消失在曆史長河裏?

人文之光 2024-04-28 15:05:28

記得小編上小學的時候,央視播放過一部兒童劇,叫《東方小故事》,這部劇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演繹一些曆史故事,給少兒以啓迪。其實小編一直覺得,點燃我對曆史愛好的第二把火,是這部兒童劇。

在這部面向1990年代的兒童的曆史劇裏,我隱約記得這部劇裏提到了甘羅(當然也可能是記錯了)。甘羅在中國曆史上被視爲早慧、少年英雄的代表。在12歲的時候,甘羅就被委任爲秦的上卿,大約可以視爲宰相類的職務。不過,奇怪的是,甘羅之後的生平在史書上幾乎沒有記載,幾乎可用失蹤來形容。而也正因爲甘羅的消失,倒是給後世的文學創作留下了巨大的發揮空間。比如小說《啞舍》就認爲甘羅一直活到現代,還開了古董店。

關于甘羅的記錄,西漢的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裏面有記載。但是,蹊跷就在于,司馬遷不可能對甘羅的事情知道的太少。

那麽,甘羅爲何消失在曆史的記錄裏?

1、司馬遷與秦國貴族

根據史書記載以及推算結果,曆史學界普遍認爲甘羅當官的時候,是在秦國的呂不韋攝政期間。而之後甘羅的記錄就憑空消失了。所以,如果采用曆史斷代的話,甘羅當宰相的時候,是戰國後期(畢竟秦王政還沒親政),而司馬遷編撰《太史公書》大約在一個半世紀以後。也就是說,如果以2024年作爲原點,相當于在今年探討同治帝在位後期的事情。這個跨度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較長,但對于司馬遷這樣專業的史官來說,可謂昙花一現。

因爲司馬遷在編撰史書的時候,和很多漢初開國功臣的後代聯系過,並搜集相關史料,同時,司馬遷也和一些秦國將領後代有來往。比如司馬遷和李廣一家關系不錯,而李廣是秦大將李信的後代。

所以從這點來看,如果司馬遷想弄清楚甘羅的結局,完全可以從李廣這類秦國舊貴族後代那裏打聽。畢竟,秦國舊貴族的圈子並不大。

2、甘羅記載消失的真相

其實司馬遷非但沒有記載甘羅的結局,就連李信的結局也沒有記載。秦王政在統一天下的過程裏,一度派遣大將李信發兵攻打楚國。當時秦王政和李信普遍輕視了楚國,導致秦軍在楚國境內孤軍深入,還遭到重創,于是秦王政改而派遣王翦去攻打楚國。之後李信的記載也隨之停止。李廣作爲李信的後代,必然也知道李信人生後期的一切軌迹。但是司馬遷卻沒有記載這些,其實,這裏面應該也有關于甘羅記載中斷的密碼。

司馬遷中止對李信的記載原因就是李信在攻打楚國失敗以後,秦王政也就沒有重用李信,李信的工作也變得很普通起來,沒有值得記載的意義。所以才沒了下文。而實際上我們知道:秦滅亡以後,李信或者李信的後代輾轉投靠了劉邦,並且還世代在漢朝當將領。假設李廣是一個普通的將領,而且在曆史上沒留下記錄(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大臣和武將都能在曆史上留下記錄),那麽後世估計也會對李信之後的人生産生很多腦洞大開的猜想。

其實個人覺得甘羅應該也是如此。

後世其實存在一個誤判,那就是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其實這不過是雞湯宣傳而已。因爲現實中,千裏馬被埋沒的比比皆是,所以後世的韓愈很清楚這一點,才留下《千裏馬說》這樣的作品——即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其實雖然有“人才難得”的說法,但其實這也僅僅是一個說法而已,並且並不完全符合于現實。因爲實際上,曆朝曆代,都存在一個不缺人才的真相——還是以後來的唐朝爲例。唐朝唐順宗在位時期,順宗支持王叔文進行改革,王叔文也聚集很多人才來推動改革,並形成了王叔文集團。王叔文集團同其他利益集團也産生了權力沖突。要知道,能參與頂層權力鬥爭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人才。但是,隨著王叔文失勢,王叔文集團的人才也都遭到了清洗和打壓——唐朝失去了這些人才,一樣沒影響朝政正常運轉。所以,其實中國自古以來,最不缺的還真就是人才。

所以甘羅失去記錄的真相很可能就是:秦王政親政以後,秦王政發展了一套自己的班底來接管權力,作爲呂不韋時代當紅的甘羅,很快遭遇邊緣化,而後開始了平淡的後半生——畢竟,即便甘羅有能力,但是,如果君主不給他提供舞台,他也發揮不出才幹。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