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藥物擅自停藥,對身體6大不可逆傷害,你都知道哪幾個?

杜萬君解答 2024-04-27 20:44:35

藥物治療,是精神科常用的治療方法,也是擺脫精神疾病最關鍵的一環。它不僅僅對醫生的要求高:藥要對症;對患者的要求會更高:堅持服用。只有兩點都能到位,擺脫疾病困擾根本不是一件難事,但怕就怕患者不能從一而終,中途放棄治療。

在從醫的這47年裏,每看診完一個患者就要重複提醒大家:不要私下停藥、斷藥。話帶到了,遵循醫囑的患者都恢複正常生活;而那些中斷治療的患者,甚至在今後的看診中,還能碰到很多我的“老熟人!”

我也深知大家服用精神疾病藥物,可能因爲一些藥物帶來的肥胖、心慌、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內心抵觸,導致藥物中斷使用,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私下停藥,對身體的傷害約等于自殺!

01、出現戒斷症狀

某些精神疾病藥物在長期使用後可能導致身體對藥物産生依賴。

突然性的停藥可能會引發戒斷症狀,比如頭痛、惡心、焦慮、失眠等,嚴重時還會出現幻覺或抽搐等情況的發生。

02、增加複發幾率

擅自停藥會增加患者二次發作的風險:

(1)對于經曆過二次發作的患者,約75%會發生第三次發作,治療時間也會相應延長至3~5年。

(2)如果患者經曆了三次發作,那麽長期發作的可能性幾乎達到100%,需要終身服藥。

03、延長病程治療時長

患者擅自停藥可能會導致疾病的持續時間變長,延緩康複進程。

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反應來調整藥物劑量或者治療方案。患者擅自停藥可能導致醫生無法准確評估病情和制定合適的治療計劃,延誤病情好轉的機會。

04、增加自殺風險

擅自停藥可能會增加自殺風險。尤其是抑郁症患者在停藥後,患者可能會經曆情緒波動,感到極端絕望和無助,增加了自傷或自殺的念頭。

05、增加治療費用

停藥後疾病複發風險增高,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治療,且效果並不能達到初期預想效果,甚至有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終生服用藥物,對于一些家庭條件有限的患者來講可能並非一件好事。

06、康複系數逐漸降低

複發次數多會加重腦損害、功能損害,增加治療難度,需要的藥物劑量、藥物種類都會增加,增加不良反應的同時治療效果也會更差,對身體的傷害更加嚴重,康複起來難度很大,幾乎沒有救治希望。

而精神疾病患者要想在短時間內花費有限的時間和金錢去解決疾病,就需要做到以下3點:

首先,身體有任何異常主動與醫生溝通,尋求專業建議。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停藥計劃,逐步減少藥物劑量,以減少戒斷症狀和症狀的複發。

其次,西藥只是解決精神疾病的一部分,臨床常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一邊控表、一邊內調,既能讓西藥的副作用消失不見,又能滿足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同時根據情況搭配心理治療、運動、良好的飲食習慣等其他方式來緩解症狀,增強自身的心理抵抗力。

最後,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按點服用藥物,不隨意更改劑量或停藥,以確保療效和減少風險。

我是原北京安定精神科主任醫師杜萬君,師承北京安定醫院中西醫結合第一人王彥恒,中國第一代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的先驅者,從醫40余年,臨床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以及采用藥物加減與配伍,幫助上萬名抑郁、焦慮、精分等患者,都能達到一個不錯的效果。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困擾,又不知該如何處理,不妨與我私信留言,我會利用坐診之余,給予大家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爭取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3 阅读:2174
评论列表
  • 2024-04-28 21:41

    瞎掰

  • 2024-05-01 18:47

    沒有效果,才會選擇停藥換別的

  • 2024-05-31 01:39

    一直堅持,馬上兩個多月了,效果還是有的。

  • 2024-04-28 22:34

    反正吃藥也好不了 多少名人富商抑郁症後吃藥 最後有幾個人康複或是明顯好轉人 最後不都選擇自殺

  • 2024-04-29 17:36

    會腎衰竭,肝炎 心肌缺血 往後什麽都有,你們還要繼續嗎?

  • 2024-05-18 16:05

    他們的小孩讀書正常生活啥都包了?幹嘛還吞那麽多錢?

  • 2024-05-21 12:08

    經常斷啊?犯病了來1顆[靜靜吃瓜]

  • 2024-06-15 23:24

    有戒斷反應說明有副作用,吃得越久副作用越大,當然告訴你藥不能停,一停就露餡了

杜萬君解答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