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不死的燈塔水母:它究竟給人類不死,留下了什麽神奇的密碼?

陪你演曆史 2022-11-17 10:04:38

此前英國《新科學家》報道了西班牙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成果,指出科學家在對比兩種相似的水母DNA時,發現了可以阻止和逆轉“死亡”的“神奇基因”。而這一發現,或許會造福人類。

那麽,科學家究竟是從哪種水母身上,發現的這一秘密?它又給人類留下了什麽神奇的密碼呢?

永生不死的“燈塔水母”

人類作爲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命,對于自己的文明發展和處境都是比較滿意的,如果說有唯一不滿意的一點,大抵就是我們短暫的壽命了。所以從古至今,有數不清的人在艱難地尋找“永生之法”。

最初大家都側重于尋找所謂的靈丹妙藥,可隨著眼界的開闊,人們意識到,或許我們可以向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取經。畢竟,這世界上還是有不少“長壽生物”的。

比如咱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動物,它不僅可以永生不死,還能返老還童。它就是上文提到的實驗對象——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的別名又叫“本傑明巴頓水母”,因爲這家夥和2008年上映的電影《返老還童》的主角有著類似的經曆,都能夠越活越年輕。

據悉,這種水母本來生活在加勒比地區附近的海域當中,後來隨著遠洋船的壓艙水,進入到了其他稍遠一些的海域,然後開始紮根生活。

它的個頭並不大,直徑只有4到5毫米左右。且與大多數的水母一樣,燈塔水母的身體也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直接透過它的皮膚看到其內部的消化系統。

這時的它,就像是海水中一閃一閃的“燈塔”一樣,所以人們便給它取了這個好聽的名字。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好看的燈塔水母其實是一種有毒的生物,當它與蝦皮和蝦醬混在一起時,便會引起“食物中毒”。

那麽,看起來不起眼的燈塔水母,到底是怎樣保持永生不死的呢?

上世紀科學家瑪瑞亞·皮亞·米列塔在研究中發現,這家夥的繁殖方式非常特別,正是這種繁殖使其生命周期直接被延長。

一般來說,水母的一生主要會經曆兩種形態,一種是水螅型,這時的它會固定在海床或者其他基底之上,讓觸手向上升,進行防禦和捕食,有點守株待兔的意味。

另一種就是大家看到的水母型了,這時的水母會四處漂流進行捕食行動。

大多數水母的一生,都是按照“受精卵-浮浪幼蟲-水螅體-水母體-死亡”發展的,在步入性成熟之後,完成了交配任務的水母就會喪失活力,隨之死亡。

可是燈塔水母卻是一個特例,因爲這家夥在成爲水母體步入性成熟之後,竟然又將自己變回了水螅體。在這種情況下,它就完美地跳過了死亡,成功回到了自己的幼年時期,實現了“返老還童”。

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燈塔水母是依靠“細胞轉分化”的方式避免了死亡,它的細胞會在這一過程中從一個類型變爲另一種類型。

比如曾有人在觀察受傷的水母時,就發現它在修複器官的過程中,將橫紋肌細胞使用轉分化的方式變爲了神經細胞、上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等等。

大多數水母只能在身體的某一個部分,進行這種神奇操作,但是燈塔水母卻能將轉分化功能應用在了整體之上,這就使其掌握了永生的密碼。

當然,燈塔水母也不是每次都會選擇這種“返老還童”的方式進行繁殖生存,如果環境比較好,它也會選擇有性繁殖的方式。

那麽,燈塔水母實現永生的方式,到底能爲人類帶來什麽樣的驚喜呢?

它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神奇的密碼?

在清楚燈塔水母保持永生的原理之後,大家可能就在想,能不能將這種細胞轉分化功能直接照搬到人體上。

很遺憾,是不行的。

我們以一個體重爲75公斤的成年人爲例,他體內的細胞數量雖然多達600000億個,但這些細胞當中的大多數都已經進行過分化了,想再完成轉分化是非常困難的。

既然這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無法走向永生了呢?

也不要失望得太早,因爲就在2022年8月,奧維多大學的科學家帕斯誇爾·托爾內、克薩達以及其他研究人員,將燈塔水母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他們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研究中公布了燈塔水母的基因組圖譜。

爲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對照研究,他們還選擇了燈塔水母的一個近親“露布拉燈塔水母”進行對比,最終發現,被重點關注的道恩燈塔水母的基因組出現了變異情況。這種變異讓它的DNA更擅長複制和修複,甚至說就是很擅長維護自己的“端粒”。

簡單來說,在它的體內,與DNA修複和保護相關的基因,是另一種水母的兩倍多,而這些基因就可以保護它的細胞。並且根據觀察,燈塔水母還能實現抑制細胞分裂,防止端粒退化。

端粒是近年來人們探索延緩衰老的關鍵,它位于生物染色體的末端,就像是一個保護細胞的“小帽子”。

當端粒的長度正常時,細胞就能受到保護,不會衰老。可是當端粒消耗殆盡之後,細胞就會進入衰老,從而引起各種病症出現。且根據研究來看,端粒的長度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被“削短”。

當然,生物體內還會有端粒酶充當修複端粒的存在,但是人體當中的端粒酶又不能永遠地保持分泌,這就導致端粒還是得走向消失。

而燈塔水母體內端粒受到良好維護的情況,或許就告訴了人類永生的密碼。

若是我們能研究出其中的玄機,並且將其運用于人體,那麽在端粒不受損傷的狀態下,人的壽命自然就被延長了。

發表該研究的科學家認爲,當前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會爲再生醫學、治療癌症這方面做出貢獻。至于仿照燈塔水母,走上永生之路,對人類來說還有很長的研究之路要走。

此外,不知道大家在期待永生的時候,有沒有認真思考與之相對的死亡。因爲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生物都安于自然規律,坦然接受自己的死亡,似乎只有人類對死亡充滿了畏懼。

求得永生之前先正視死亡

在人類還執著于不想死的時候,動物們似乎早就明白了死亡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它們在死後會將自己再還給自然,用自己的遺骸做養料。

除此之外,死亡似乎也意味著新生。因爲只有舊的群體死亡,新的群體才會誕生並且完成進化,若是最初變成現代人的那批古猿是“永生不死”的,那麽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想必大家心裏都知道答案。

更何況,大部分人尚未准備好面對永生的“無聊”,若是找不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活得越久反而會愈加痛苦。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