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他和毛主席平起平坐,後因改名陷入旋渦,中央下令隔離審查

曆年壹沫 2024-05-17 11:00:46

1934年,王百得出生在河北省井陉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那個年代的中國,內憂外患不斷,人們的生活困頓無比。

爲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寓意,父母給他取名"王白蛋"。上學後,老師嫌這個名字太過土氣,便替他改爲"王白旦"。

解放後,王百得懷著對共産黨無限的熱忱,1951年9月參加工作,進入太原鋼廠當起了一名普通工人。

他勤懇好學,短短幾年就成爲了煉鋼能手,1956年被調往國家重點建設的北滿鋼廠。在那裏,他以踏實勤懇的工作態度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1969年,北滿鋼廠獲得一個代表九大的名額。工廠領導遍尋優秀工人,最終確定由王百得這個黨齡7年的老工人出任。就這樣,一個普通的鋼鐵工人有幸與毛主席等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同場交流。

大會當天,當王白旦當選中央委員時,現場嘩然一片。一個默默無聞的工人,竟然與毛主席平起平坐,獲得全票通過,情景實在令人震憾。王百得激動得熱淚盈眶,與身邊的"鐵人"王進喜緊緊擁抱,這一刻他們是多麽自豪啊。

然而,王百得的名字卻引起了一些人的遐思和猜疑。有人開玩笑說"王白旦"聽起來很像"王八蛋"。陳伯達等人便對此産生了興趣,一時興起爲王百得改了個新名字"王白早"。

改名風波隨即在黨內引發連鎖反應。陳伯達被判"死刑",周總理不得不親自爲王百得擺平,還說這是自己的主意。可是江青聽後卻又要爲王百得改名爲"王百得"。王百得雖不願改名,但江青的權威太大,只能硬著頭皮接受。

九大之後,王百得的職務節節高升。先是鋼廠黨委副書記,後又出任黑龍江省總工會副主任,1973年中央候補委員,1976年高升齊齊哈爾市委副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

可惜這段飛黃騰達的日子並未維持太久。"四人幫"被粉碎後,王百得被牽連其中,1978年11月被停職接受審查。工作人員翻遍他家,仍未發現與"四人幫"有什麽關聯。

在被隔離審查期間,有人勸王百得再改個名字,但他斬釘截鐵地回絕:"名是名,我是我,改不改有什麽關系。"

...有人勸王百得再改個名字,但他斬釘截鐵地回絕:"名是名,我是我,改不改有什麽關系。"

他的妻子于淑彥也堅定地表態支持:"他是啥人我最清楚,相信群衆、相信黨,我家老王的事情總有一天會正確解決的。"

經過4年的審查,1982年黑龍江省委終于爲王百得平反,作出"屬一般性問題"的結論,並讓他自己選擇是另任新職還是異地工作。

曆經滄桑的王百得,早已看透了這些虛名浮華的空洞。他只想過上平凡而踏實的生活,于是要求回到鋼鐵廠重操舊業,重新做起一名普通工人。

盡管晚年的生活拮據,但王百得過得心安理得,這才是他一直向往的甯靜歲月。直到1994年退休,他始終如一地堅守鋼鐵工人這個本色。

2005年,王百得與世長辭,一個普通工人的一生就這樣謝幕了。但他對黨和工人階級的忠誠,以及爲鋼鐵事業的默默奉獻,卻將永遠被人們銘記。

王百得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一名共産黨員和工人的偉大品質,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20 阅读:1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