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文廟,隱藏在鬧市中的千年學府,這裏有不可錯過的宋代古建築

落榜進士 2024-05-14 13:04:02

自古以來,“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教育方式就一直受人推崇,世界那麽大,孤家寡人要去看看,家有兒女更要去看看,以學習和長見識爲目的的出行如今被叫做“研學遊”“親子遊”,古代則被稱作“遊學”。來嶽陽“遊學”,不妨打卡祭祀“遊學鼻祖”孔子的嶽陽文廟。

嶽陽文廟位于嶽陽樓區郭亮街學道嶺,處在小山頂,位置高高在上,走在其中自有一份清幽古樸的氣質。嶽陽文廟最早建于北宋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如今人們看到的規模比從前小了許多,只留存下泮池、狀元橋、棂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等中路建築。

進入大門走過泮池和狀元橋迎面就是棂星門,這裏是文廟的第一進門。棂星即文曲星,民間傳說中孔子爲文曲星下凡,文廟內設此門也寓意了尊孔子如同尊天。

嶽陽文廟距大名鼎鼎的嶽陽樓很近,步行不過10分鍾,這兩座古迹也都和同一個人有關——滕子京。滕子京同範仲淹是好友,在他被貶谪到嶽州也就是現在的嶽陽後,先重修了嶽陽樓,後遷建了這座文廟。

大成門是文廟的第二道大門,朱紅色門身,藍底金字的匾額盡顯古樸莊重。鑲嵌的門釘也有講究,每組扇門共有108顆門釘,左右各54個,足見孔廟建築規制之高。

這座文廟在曆代都曾有過修葺,遺存的大成殿已是清代重建而成的,重檐歇山頂,黃色琉璃瓦鋪陳而下,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氣派端莊。

大成殿內的神龛中供奉有孔子坐像,匾額寫著人們熟知的對孔子的評價——萬世師表。

坐像兩側一邊是編鍾,一邊是編磬,都是孔子所在時代的經典樂器。身處春秋戰國這樣的動蕩時代,孔子極力推崇和平與和諧的觀念,他認爲“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即使是現在,孔子對于音樂的觀念依然不落時代,這來自春秋戰國的鍾聲久久回蕩,經年不散。

明倫堂是古代儒生的講學之地,嶽陽文廟內的明倫堂早已損毀,只存遺址供人們想象當初學子們讀書論道的情景。

殘存的遺迹顯出幾分蒼涼,隔壁一側卻是嶽陽二中,眼前是沉默無語的曆史,耳畔傳來學生們朝氣蓬勃的聲音,讓人不由有些恍惚。

對于嶽陽來說,滕子京貢獻頗大,單是嶽陽樓和文廟這兩座古迹就承載了嶽陽城的千年曆史和記憶,來嶽陽玩,除了嶽陽樓,這座曆史文化氣息滿滿的嶽陽文廟也別錯過。

0 阅读:18

落榜進士

簡介:旅行專家、攝影師、旅遊雜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