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太監真實模樣,公子哥與青樓女子擺拍,裹腳母女合照

曆史鏡像館 2024-03-27 16:01:13

一張照片,一段曆史。

晚清時期留下了不少老照片,這些照片可以讓我們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社會百態。

今天小編將繼續帶大家看看這些曆史老照片,有晚清街頭賣藝,太監真實模樣,嫁娶場景,裹小腳母女,公子哥與青樓女子等等。

簽訂辛醜條約現場。辛醜條約是中國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于光緒二十七年(辛醜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晚清集市熱鬧場景。

晚清剃頭匠。

晚清碼頭的擺渡船。

晚清富貴人家的夫人與公子。

晚清北京街頭。

晚清的小腳農婦。

晚清一家人出行的場景。

晚清太監真實模樣。

太監,指被閹割生殖器後入宮服務的男性,即宦官。在古代,他們負責侍奉皇帝及其家族。 又稱閹人、寺人、婦寺、宦者、中官、中監、寵臣、幸臣、常侍、中人、內臣、內侍、內監。

清初模仿明朝制度,設立十三衙門(明爲“二十四衙門”)統管太監事務。順治末期一度出現權監吳良輔,深爲皇帝倚重。順治皇帝駕崩後,孝莊太後裁撤十三衙門。故在康熙朝後規定:宦官歸內務府管轄,具體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稱宮殿監辦處,設總管、副總管等職。

康熙時總管宦官爲五品,雍正時改成四品。順治時設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間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過此數。宦官升遷降調由內務府移文吏部決定。宦官犯法,內務府可先拿後奏。尤禁其幹政。順治帝仿朱元璋舊制,鑄鐵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規定凡有不法行爲,均淩遲處死。

清代末年,太監都是勞苦人出身,被生活所迫,指望把孩子送進宮裏,有條活路,將來也得些好處。當時有的只有10歲左右就閹割淨了身,李蓮英就是8歲淨身,9歲進宮的。

晚清裹腳母女。

晚清街頭賣藝。

晚清公子哥與青樓女子。

晚清嫁娶場景。

0 阅读: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