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之外KSG首發隊員的5種切面人生

遊娛大事件 2023-08-24 10:43:20

還有30天,萬衆矚目的杭州亞運會就將開幕,對于年輕人來說,這次亞運會尤其有看點,其中包含王者榮耀在內的電競項目將會産生7塊金牌。這也是電競項目首次成爲正式競賽項目。

而在此前,電競比賽已融入不少年輕人的日常。在江浙滬地帶,電競産業與文化在這裏的號召力,完全不輸傳統體育項目。以王者榮耀爲例,上海是戰隊RNG.M的主場、蘇州是KSG的主場、杭州則是LGD.NBW的主場。這三支隊伍的主場比賽,吸引了大批江浙滬及年輕人到場觀賽,也給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7月末在杭州的一場KPL比賽,其盛況就像是一個月後杭州亞運會電競盛況的預演。

熱血比賽7月22日,數以千計的年輕人,來到杭州LGD電競中心,來到線下觀看兩支年輕的王者榮耀職業戰隊:KSG對陣LGD.NBW的比賽。和如今大多數95後、00後們追星的方式一樣,粉絲們帶著充足的應援物資:旗幟、燈牌、橫幅和禮物,帶著見偶像的心態來觀看KPL比賽。

(圖:選手在比賽中)

這場比賽的兩支戰隊是“鄰居”,LGD.NBW戰隊的主場在杭州,而快手王者榮耀戰隊KSG的主場在蘇州,兩個主場甚至開業時間都只相隔了一天。在各種社交媒體上搜索相關的比賽信息,就會看到許多粉絲自發寫的觀賽體驗、出行攻略、現場感受,以及和隊員的合影、自拍等。 得益于區域發達的交通基建,明顯能感受到——電競已經充分融入了這些江浙滬年輕人的生活,他們會爲發生在巨幕上的對壘呐喊、雀躍,也會結伴解決住宿、出行問題。

不了解電競和遊戲的人常常會有疑惑——遊戲比賽在線下觀看的意義是什麽? 畢竟在電競現場,你不會看到一些傳統競技項目中健美的力量或是“拳拳到肉”的對抗。 但如果你親臨現場,這個疑惑就會迎刃而解,如同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一樣——你不必非常懂得或擅長這項運動,但你聽到成千上萬人的呼喊,會震撼會共情,也一定會感受到“開心”——“開心”正是在社交媒體上被粉絲們提及最多的感受。這場比賽在第五局中來到了高潮。 前四局兩支隊伍打成了2: 2平手,第五局的戰況也非常膠著。 KSG的輔助小A面對三個對手猛攻水晶塔,絲毫沒有退縮,寸步不讓把對手打退; 接下來是比賽的最後5分鍾,KSG的隊長啊澤用“關羽”一個人殺進了對方的防禦塔,單槍匹馬完成了“偷家”,以3: 2的成績結束比賽。 現場迎來KSG粉絲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而在場外,在直播間裏,王者榮耀一衆知名主播騷白、Gemini等人不約而同對啊澤的表現驚歎。對于KSG的粉絲來說,這一刻實在是熱血。過去三年,KSG因爲陣容和隊員的種種原因,和LGD.NBW交手連輸七陣。 這一次他們很拼,用最凶猛的打法,成爲這場競技勝利的主角。

閉關生活第二天,我在快手電競總部見到了KSG的隊員們,相比昨晚的鋒芒外露,他們幾乎所有人又顯得過分內斂和腼腆。

面對采訪,他們有些少不更事般的青澀——KSG的5個首發隊員,在16歲左右的年紀成爲職業選手,過著“閉關修行”式的生活,訓練與成績相伴。

(圖:選手在基地合影)

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剛剛23歲。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展現出學生般的天真可愛:平時住在6人間的集體宿舍,當快手電競想讓他們兩人或三人一間住得更舒服時,他們一致拒絕了,不希望彼此分開。

當然,隊員們偷偷告訴我,像大多數傳統運動隊一樣,由于就寢後他們會被 “ 收走”手機,他們希望人多了一起聊天——屏幕內和隊友 “ 七進七出”的電競少年們,賽場外也是彼此最好的夥伴。正如8月21日他們參與的一場新華社發起的直播。在央媒直播間裏,起初他們還有幾分拘束。但到了最後,已經非常自然地、彼此抛梗接梗。啊澤一曲輸了遊戲,相繼在直播間跳起了蛙跳,隊友則配著音。 第二天是七夕,網友拿他們的視頻玩梗還登上了熱搜——說他們“咕呱咕呱”的配音是“孤寡孤寡”。這樣的輕松、歡樂不是生活的全部。電競選手的生活非常近似于運動員——成績是核心,俱樂部、戰隊、粉絲、聯盟都需要成績,但是拿到成績卻受很多因素制約,隊員之間的磨合、能因材施教的教練、合理的訓練規劃、精神狀態甚至還包括運氣。而稍稍了解KSG隊員們背後的故事就會發現,成爲電競選手,從來都不意味著走上了一條高枕無憂的捷徑,唯有專注、堅持、忍耐才能等到運氣扭轉的那一刻。在這之後,才是扭轉人生的機會。

電競一天,人生數年

KSG的主場,坐落在蘇州的快手太湖國際電競館,是KPL最大的主場,占地9416.28平方米。在這個龐大的訓練基地中,20多名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都圍繞著這5個少年而展開。(圖:快手太湖國際電競館)

(圖:快手太湖國際電競館)

與LGD.NBW比賽結束的第二天,是KSG的運營日,選手們會在這一天把對外宣發的物料拍好,進行直播並和粉絲們互動。直播間堆滿了粉絲們送的各種精心准備的禮物。此刻,他們也是快手站內年輕的創作者;關注他們直播、短視頻的,不管是粉絲還是路人,都是快手站內年輕的消費用戶。

選手們開始直播了,他們進入了另一種狀態——非常放松,沒有采訪時的拘謹和顧慮,KSG的隊長啊澤聲音尤其大。其他隊員們一致認爲,在宿舍中,啊澤是最“鬧”的人——“像個猴子一樣”,總是讓大家笑出聲。

而在采訪時,啊澤總是習慣一種異常平靜、沉著的語調。這是啊澤身上兩面性的一種體現,這種兩面性,也鮮明地反映在他的人生中——在所有隊員中,啊澤是思考未來最多的一個人,他常常思考現實與退路;但反過來,即便未來看起來遙不可及,他又會倔強地咬牙堅持到那一刻。

(圖:啊澤)

啊澤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他的父母外出打工,一年才回來一次,他就像“留守兒童”一樣和爺爺奶奶相依爲命。

17歲時,啊澤就想著怎麽賺錢爲爺爺奶奶減少負擔。而彼時成都的王者榮耀俱樂部開始招募青訓選手,他想著這對于熱愛電競的他,不失爲一個機會。

父母一度認爲這是“詐騙”,但啊澤沒有聽,而是迅速收拾了行李,啓程去了成都。

試訓的時候,他一個月的工資只有2000塊,試訓通過後漲到了5000,是全隊最低的;後來又給他漲了2000塊,但漲完後和其他隊友一聊,他還是最低的。

除此以外,那時的他要接受一個現實:他的實力還遠不能達到職業選手的水平,他玩射手,但實力不夠,俱樂部又從外面找了個射手隊員代替他當首發;啊澤試著換位置到邊路,又成了邊路的替補選手。

除了工資的差距,心理上的落差是更難接受的。讓啊澤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比賽前,他發燒到39度,行走都很困難,但是整個基地沒人注意到他;最後還是他找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了醫院。他在醫院忍不住想到:如果自己水平再好一點、成績更好一點,是不是就容易被人注意到了?

啊澤依然坐在替補席上,他看見自己認識的所有朋友基本都在一年後去了KPL的賽場,而他比別人多花了三倍的時間,用了整整三年。換做別人,早早就覺得這樣已經看不到未來了,但啊澤內心裏有個不願低頭的聲音:我真的有這麽“菜”嗎?

邊緣人物、替補、工資低,啊澤把所有困境最終總結爲一個字“熬”:熬自己的技術,熬到機會——20歲時,他終于熬到了KPL的賽場,他開玩笑說,他的對手淨是16、17歲的天才選手,如果不是因爲“寶寶鎖”(未成年人不得參賽的新規則),那可能就見不到現在的他了。走上賽場的啊澤,終于開始發揮自己的價值,他的技術越來越精湛,踏入了6強、4強、拿過亞軍,只差一個冠軍。

在KSG中,與啊澤的人生開局難度不相上下的,還有一曲。一曲氣質更爲柔和,少了股啊澤身上的倔強,顯得更爲纖細敏感。一曲的父母離婚後,他爲了幫獨自撫養自己的媽媽減輕負擔,開始思考能做些什麽事情。

繼續讀書?出去打工?自己打遊戲有點天賦,或許可以去嘗試打職業?一曲連續想了幾個晚上,白天也想,晚上也想,琢磨著如何爲打工的媽媽分擔。

(圖:一曲)

這一年,他才14歲。

當時聯盟規定16歲才能上名單打比賽,在一曲決定成爲職業選手後的一年——15歲的他一個人從福建南平來到了成都,開啓了職業選手的生涯。

一曲也是在KSG的前身YTG最久的隊員,KSG的經紀人回憶自己第一次見到一曲的時候,一曲大概16、17歲,當時正在化妝,臉從脖子紅到了耳後根。

一曲不會主動提及家庭對他的影響,但會側面反映在他的安靜、沉默、恭順中。一曲覺得自己不算是天賦型選手,他的成績靠的是努力。在結束青訓成爲正式隊員後,一曲和啊澤一樣,成爲替補選手,在替補席上一待就是幾年,他從來沒抱怨過。一曲上場的第一場比賽打輸了,結束之後,經紀人帶隊員回家發現一曲沒上車,而是在一旁抱著一根電線杆發呆,似乎還不能理解自己爲什麽會輸。

“那個畫面,真是讓人又心疼又好笑。”經紀人笑道。2020年秋天,是一曲從青訓選手變成正式選手的第二個賽季,沒有進入首發陣容,作爲替補也沒有贏過一場比賽,接連遭遇連敗。

當時整個隊伍的心情都很低迷,連樓裏的保潔阿姨都在替隊伍擔心。一曲變得更沉默了,但他自己的訓練時間變得更長了,訓練賽、二隊的訓練賽,訓練結束後,一曲就抱著手機自己繼續去打巅峰賽和沖國服榜。

作爲一個年僅17歲的少年,我很好奇他到底靠怎樣的心情撐過來的,一曲的理由卻非常簡單率真:“我當時也想了很多爲什麽,但是想來想去,打王者是我擅長的事情,如果我擅長的都做不好,做其他的我就能成功嗎?”

帶著這份簡單的信念,一曲終于在21年春季賽,在對陣西安的WE時,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場勝利。一年前差不多的時間,YTG輸給了西安WE,一年後,一曲戰勝了自己曾經的對手。他的臉上第一次變得自信起來。

隨著KSG的陣容逐漸穩定,一曲的發揮也變得越來越穩定,而在另一方面,一曲得到了另一種他渴望已久的感覺——“家”的感覺,和隊友們的朝夕相處,被粉絲、用戶、運營人員關心,這讓基地變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當別的選手討論自己退役後做教練、或者回家等打算時,一曲想的卻是:“如果我不打職業了,該多孤獨啊。”

波折的家庭、低開高走的職業道路和逐漸自信的人生,一曲身上確實有一種天真的力量,堅信著靠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啊澤是身上的力量是不服輸的念頭,一曲身上則有種堅信“一切會變好”的生命力。

一曲告訴我,他有一部最喜歡的動漫叫做《星合之空》,這部青春+運動題材的動漫最大的不同是描繪了一個真實卻並不溫柔的世界。男主角在這個世界努力訓練、贏得比賽、取得成績,然後獲得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殘酷而現實的一面,這就是一曲人生的真實寫照。

“天才們”的改變

不同于謹慎的啊澤和天真的一曲,今嶼的性格是最鮮明的,給人一種非常自信的感覺,就像坐在你對面的人是“櫻木花道”一樣。在我問他遇到的最難纏的對手是誰時,他認真思考了好一陣,說:“沒有,其實從複盤來看的話都能打,但就是失誤了。”

(圖:今嶼)

這不是一種張揚,他確實真的複盤過、分析過,總結之後給出的答案。

經紀人告訴我,事實上,在KSG比賽的失敗後,選手普遍會有點喪,而第一個打破僵局的人往往就是今嶼,他會主動找教練複盤,總結錯誤。今嶼是那種天才型選手,他從少年接觸王者榮耀,不久之後就來到成都成爲了職業選手。當時,他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比如天梯榜第一、巅峰賽第一,許多王者榮耀的知名主播都邀請他帶自己打遊戲。在18歲的時候,今嶼的實力強到有目共睹,他也很自信,每天訓練完畢後不用單獨加練,也能保持著超高的水准和反應。今嶼待過不少KPL的名隊:武漢的E-Star、重慶狼隊等,有很亮眼的表現,但成績也有起伏。在今嶼最巅峰的時候,他沒能登上KPL的舞台,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戰隊的調級是其中之一,他一直只能打次級聯賽。如今,今嶼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盡管他實力出衆,但王者榮耀是五個人的遊戲。當隊員之間的實力沒有拉開決定性差距的時候,誰更適應團隊的打法,誰就更有機會上首發;和賽訓的磨合程度也要比個人實力更爲重要。

數次和冠軍失之交臂、換了幾個隊伍後,他的目標變成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隊伍,最終他來到了KSG。

加入KSG後,今嶼一直在注意調整自己的打法,他“什麽位置都可以上”;會加倍練習,不僅是爲了提升技術,更多是爲了配合好自己現在的隊友;他對數個KPL強隊的打法和戰術都非常熟悉,他非常明白,只有團隊的實力持續上升,才能讓他走到更高的位置。幸運的是,KSG的隊友們,也一樣認同這個理念。

有實力,但因爲種種原因沒辦法將實力變成冠軍與成績的人在KPL的戰場上並不少見。KSG的指揮兼輔助小A,也是這樣一個人。

小A加入KSG之前,是以選秀大會狀元的身份進入西安WE的,被粉絲們稱作“中單法王”並且見證了一整個賽季西安WE的巅峰狀態,當時西安WE被稱爲“禦三家殺手”,打法非常凶,遇見誰都能贏,但是打完這個賽季,西安WE的狀態就開始下滑。

那段時間小A遇到了今嶼一樣的煩惱,他想不通爲什麽會輸,有時候明明覺得能贏,但還是輸了,整個西安WE的士氣也因爲成績下滑而低迷,小A也很迷茫,隊伍的失利,不是靠他一個人努力或者更拼就能改變的。

(圖:小A)

最終小A不想再低迷下去,選擇來到了KSG,但剛來就遇到了另一個現實的問題,他最擅長的位置中單,也是一曲的位置。經過訓練賽的陣容嘗試,小A很有可能坐在替補席。但同時也有一個新的機會:隊伍缺少一個可以做指揮位的輔助選手。小A思考了很久,決定重新開始,轉型輔助位——這一次,團隊需要他是什麽,他就成爲什麽。他開始拼命加訓,從頭練習輔助位,從頭練習自己不熟悉的英雄。

而他的目標,就是贏,爲了重新喚起熱血沸騰的感覺,他不介意放下自己成名的中單,一切從頭開始。

最終的結果也反映在比賽裏,7月22日的比賽中,他以一扛三的守塔操作讓現場觀衆瘋狂,所有人都看到了KSG這支在2022年穩定下來的隊伍,每個人的目標都驚人的一致:贏,不斷地贏下去,拼盡一切。

隊伍中的小玖,是在日常訓練中話最少的一個,但他其實是在一曲之後第二個加入KSG的隊員。小玖也有著非常亮眼的成績,他的射手實力非常強,他的全國大賽隊伍,在當年的冬季冠軍杯上,可以和KPL的職業隊伍打得不相伯仲。在那個賽季的選秀大會上,小玖的隊伍比賽還沒打完,五個隊員就分別被KPL隊伍拍走了。

(圖:小玖)

小玖是隊員中年齡最小的,但他剛來到KSG打了一個賽季後,就遇到了“寶寶鎖”,接下來的一年都沒法參加比賽,所有人都很擔心他回歸的狀態。但一年過後,小玖帶著更好的競技狀態回來了……甚至還瘦了十多斤,他在家每天自己訓練、健身、跑步,日複一日,很難相信,這是一個17歲的少年能有的意志力。小玖像聊家常一樣講了自己如何鍛煉身體、減肥、自我訓練、鍛煉意志力,但沒提到這麽做的原因——顯而易見,整個KSG隊伍現在已經有了很強的團隊信念。

雙面人生

在KSG龐大的訓練基地中,選手們的生活卻出奇得規律。每天上午,啊澤、一曲、今嶼、小A、小玖一起起床洗漱吃飯,然後在訓練室自行進行排位巅峰賽訓練。下午2點到5點,他們5個人會和主教練、副教練一起,在訓練室開始和別的戰隊打練習賽,教練會錄屏並指導每個人的操作。有趣的是,桌子上除了零食、飲料,還會有很多戰術、團隊精神的書籍,最上面一本,是《孫子兵法》。訓練賽持續到5點,選手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吃飯和休息,選手們普遍用視頻來打發時間。今嶼正在追《鬥破蒼穹》,一曲喜歡看動漫,啊澤在宿舍則是話最多的人,喜歡跟每個人來點小互動。他們不太會看微博上的評價和留言,這是教練的囑咐,希望他們的狀態不受幹擾。

到了晚上7點,他們開始晚間訓練,一直到夜裏2點,選手們會被收走手機。他們往往會聊一會兒天,然後睡覺。

在運營日和拍攝日,他們會跟粉絲們、快手站內用戶們做一些互動,很多人已經朦胧意識到了自己算是個公衆人物了。當我舉起相機對准啊澤和今嶼的時候,他們異口同聲地提醒我:還沒洗頭。

日複一日,封閉式的訓練,幾乎不用怎麽觀察,就會發現這些選手們有兩種狀態:放松和謹慎。 他們最放松的狀態,要麽在訓練中,要麽在直播間裏,幾乎都和遊戲相關,王者榮耀給了他們一種自信和安全感。 而面對外界,他們會變得謹慎,有種和年齡不相稱的成熟。

他們也在一步步學習如何去展示自我,如何去和喜愛自己的人溝通。

啊澤已經會運營自己的快手賬號了,他在快手上有87.5萬粉絲了,還在上漲著,主要是年輕人;今嶼對于如何拍攝短視頻很有自己的想法,一曲則嘗試在直播中和粉絲交流分享彼此喜歡的番劇,他們在了解自己沒那麽熟悉的世界。

從平凡的少年,到成爲職業選手、偶像,KSG的五位隊員告訴我們這絕不是一個有關“天才”和“運氣”的故事,而是日複一日的付出、訓練、努力和等待,等待屬于自己的舞台、屬于自己的團隊,以及背後的平台方——快手如果沒有接手YTG,如今幾人的夢想也許依然遙不可及。

整整30天後,杭州亞運會就要開幕了。如今電競的舞台,已經走上了亞運會,這些最初夢想成爲職業選手的少年,也可以代表自己的國家出征,這是曾經的他們難以想象的。電競也將和其他體育運動一樣,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去追尋夢想。

當然,電競帶給人們最多的,永遠是選手們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的真實人生。年輕的KSG的故事,也才剛剛拉開序幕。 以蘇州爲起點,他們的故事又將走到哪裏呢?

0 阅读:310

遊娛大事件

簡介:遊戲好玩的事兒都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