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圈奇談怪論真多,買票才能發表評價,票價越高水平越高

我就是個碼字的 2024-03-12 01:12:01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文明的發展也是時代的進步。

但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互聯網世界裏也存在一些讓人難以苟同的奇談怪論,有些讓人不屑一駁,還有些則在飯圈世界裏具有一定蠱惑性,應該予以揭露。

本文要說的是相聲圈裏流傳的兩個奇談怪論,一個是“買票才能發表評價”,另一個則是“票價越高水平越高”。

一、買票才能發表評價

該言論出自德雲社某位老員工,該員工在德雲社十幾年都沒通過相聲走紅,卻在2023年通過在網上發表各種針對曹雲金、聽雲軒的奇談怪論賺取了相聲生涯的第一波流量,被網友戲谑爲“說十幾年相聲無名小卒,罵一句曹雲金大紅大紫”。

也許是受到了這種互聯網流量的鼓勵,也許是爲了博取更高流量,該員工針對某位經常評價德雲社演員尤其是對綱絲節和封箱演出水平出言不遜的相聲博主發表了個人觀點:買票才能發表評價,在網上看相聲的人沒資格評價德雲社。

對于這種奇談怪論,我們可以用事實當例子進行駁斥。

2006年,郭德綱的相聲音視頻在網絡上到處傳播,有人下載到MP3裏聽,有人下載到電腦裏看,聽了之後很多人給出好評,然後介紹給同學、同事和朋友,這些人又在網上各種下載……互聯網的免費分享和快速傳播直接促進了郭德綱當年的爆紅。

按照“買票才能評價”的邏輯,如果2006年有人要求“只有在德雲社買票的觀衆才允許評價郭德綱相聲”,在網上聽郭德綱相聲的人不能評價郭德綱,估計郭德綱的走紅也不可能那麽順利,因爲買票的觀衆對比互聯網上的海量網友數量太小,根本不可能帶來巨大流量。

說白了,對于像德雲社這樣高度依賴互聯網流量的商業演藝公司來說,互聯網不僅是他們發展粉絲賺取流量的地方,同時也是保持關注度的重要工具,雖然網上對德雲社相聲的評價有好有壞,但這種互相爭論的現實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德雲社的流量效應。

如果按照那位德雲社老員工的想法,德雲社有能力做到禁止一切沒買票的網友對德雲社進行評價的話,那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德雲社和其下屬演員在互聯網上的流量將會驟降到聊勝于無的地步。

試想一下,德雲社一年商演和小劇場的觀衆能有多少?比起互聯網10億起步的網民基數,德雲社那些買票的觀衆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德雲社能做到“不買票不准評價”的話,那幾乎等同于自我封殺。

再有一個,德雲社這家公司並不只依賴商演和小劇場賺錢,他們還有綜藝、影視劇等渠道,這些不存在賣票買票環節的節目該怎麽辦?網友也不能評價嗎?

所以,那位德雲社老員工的言論對于德雲社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馊主意,如果按他的想法來,德雲社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這個思維水平也難怪爲什麽他說了十幾年相聲還是德雲社粉絲口中的“無名小卒”了。

二、票價越高水平越高

2023年曹雲金的聽雲軒推出了100元-300元的商演票價,綜合來看,這個票價放在整個相聲行業的商演中都屬于中低水平。

票價雖然不高但效果極好,聽雲軒在2023年短時間內就搞了幾十場商演,2024年也排了不少檔期,觀衆反饋和市場反饋都非常積極。

有人歡笑有人愁,聽雲軒如火如荼的商演毫無疑問將影響到相聲商演的領頭羊德雲社,因爲聽雲軒的商演主力陣容曹雲金、何雲偉和劉雲天均是德雲社早期主力演員,現在很多德雲社的演員當年不僅是他們的師弟,有些演員甚至還是曹雲金和何雲偉手把手教出來的。

聽雲軒的低票價自然會引發市場上對德雲社高票價的質疑,于是互聯網上出現了另外一種奇談怪論:票價越高水平越高。

首先,這種觀點並不能得到絕大部分網友的認同,甚至也得不到德雲社的認可。

何雲偉、曹雲金的相聲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業界認可的,聽雲軒的低票價只是一種商業策略,如果因爲票價低就說他們的水平比德雲社那些前師弟和前學生低很多,這種說法不僅絕大多數觀衆不會認,估計就連郭德綱本人也不會認。

舉個例子,德雲三筱商演的票價比聽雲軒商演高好不少,其中尚筱菊劉筱亭是嶽雲鵬的徒弟,而何雲偉和曹雲金則是郭德綱的入室弟子,如果按照部分德雲社粉絲“票價越高水平越高”的邏輯,嶽雲鵬的徒弟水平高出郭德綱入室弟子好幾倍,你猜郭德綱能認嗎?

其次,商演票價中包括和水平無關的商業溢價。

不光是相聲市場,在演唱會市場裏也經常會出現很多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一些演唱水平不怎麽樣的小鮮肉流量明星,其演唱會的門票價格不僅比一些實力派歌星高,甚至比周華健、張學友都高,爲什麽?

其實說白了,這中間就有一個商業溢價的問題。舉個例子,互聯網上曝光過一些流量明星雇人冒充粉絲到機場接機的案例,普通粉絲一場一百,擠到中間要簽名的兩百,“狂熱”粉絲三百,跟著車跑還可以加錢。

很多人不懂爲什麽這些明星要花這麽多錢搞這種虛頭巴腦的“接機盛況”,圖什麽?這些成本你怎麽收回來?

其實這就是最直接最簡單最粗暴的炒作技巧,先雇人冒充粉絲制造接機盛況,然後工作室或經紀公司安排自媒體集體發送各種通稿炒作流量,等流量上來了再拿大數據對接綜藝節目或影視劇,自然需要把這些“接機盛況”和自媒體通稿的成本算進去,其商業報價也就水漲船高,最終形成商業溢價。

更簡單更粗暴的商業流量來自各種“熱搜”,之前“買熱搜”被曝光後,有些公司就開始雇傭自媒體或MCN機構進行“炒熱搜”,比如某個演員在春晚上剛表演完一個節目,一些自媒體馬上就會接到任務,所有人在限定時間內往同一個話題投稿,很快就能將這個話題推上熱搜榜,而這些東西也是需要成本的,把成本加進去就會形成商業溢價。

此外,有些公司還會向一些奢侈品品牌經常搞得“限量款”營銷學習,通過人爲制造“秒灰”等行爲打造供不應求的現象,借此推高票價賺取高額利潤。

有些真正有水平的實力派演員恰恰不需要也不會去搞這種商業炒作,除了正常的出場費和演出成本之外再無其他,自然其票價會是正常水准。

典型例子如北京人藝版的《窩頭會館》,其80-880元的票價水平比德雲社《窩頭會館》低不少,但你能說這些殿堂級藝術家的話劇水平還不如玩票的相聲演員嗎?

因此,不論是演唱會還是相聲,很多商演的高票價與其說反映的是水平高低,不如說反映了其內在的商業溢價高低,當然,商業溢價也是用各種成本堆起來的,而爲這些商業溢價買單的人還是粉絲群體,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最後提醒一些各個圈的粉絲們,當你們花高價買到門票後你們要理解,這個票價背後可不僅是現場演出的成本,什麽明星接機、雇傭自媒體、制造熱搜等商業行爲的成本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到了這張票裏,你爲演出買單的同時也要爲那些接機的人和炒熱搜的自媒體買單。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
  • 2024-03-17 10:24

    其實那位網紅相聲演員也想漲價,也確實打臉漲過,但被現實教訓後又老老實實降回100到300!

  • 2024-03-17 18:02

    花一毛錢看你的演出都感覺不值 你能說你的水平高

  • 2024-03-19 10:06

    你豈止是個碼字的?你就是放屁的

  • 2024-03-18 18:53

    你的意思是越便宜的質量越好,大家都是傻子願意花高價聽不好的相聲?是你故意使壞還是別人傻?

  • 2024-03-18 15:14

    反正不看!

我就是個碼字的

簡介:相聲曲藝科普,懷舊影視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