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空調企業走出一輪新行情

家電圈 2024-03-05 08:28:26

接下來的二季度、三季度市場走勢和消費需求,到底會怎麽樣,是好是壞?相信沒有家電廠商可以說清楚。不過,這個問題在今年變得不再重要。因爲,更多空調企業選擇“相信自己”,爭創旺季市場和銷售氛圍,走出一輪新行情。

甯言||撰寫

空調企業和商家,再次毫無懸念提前打響並領跑2024年家電市場的第一槍和首戰。

從2月的開門紅、火3月到紅4月,一輪輪的促銷攻勢之下,正是一大批的空調廠商們主動出擊、大顯身手,徹底擺脫對于外部市場、經濟和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的依賴,希望通過提貨政策、促銷資源、廠商聯手創造確定性的市場出貨和消費拉動。

主動爭、拼命搶,成爲今年家電市場開盤以來,空調廠商釋放給外界最大的亮點與變化,也釋放出今年衆多空調企業不分實力大小、規模強弱,紛紛走出一輪新行情。

一是,主要企業和商家動作一致,就是幹

可以說,進入2月新年開工以來,幾乎有點實力的空調企業,不管是一線大牌,還是三四線小企業,都在進行市場開盤活動。有的是全國性大開盤,有的則是區域性小開盤,還有的則是全國分區域同時開盤。

頭部的美的、格力、海爾等企業,早就選擇“全國性市場開盤爲地方性各自開盤”多年後,至今衆多三四線空調企業們仍然在選擇“全國性的渠道開盤”。家電圈注意到,由于頭部空調企業的渠道布局是線上與線下並重,因此這些年來的市場開盤更多是分區域的“小開盤”,重心不再是收款而是聯合商家一起促銷、出貨;大量中小空調企業,受品牌資金限制,當前渠道重心一直是在線下渠道商,往往會舉行全國性渠道商家大開盤,也會利用政策包裝多收款多出貨。

這種面向渠道經銷商的“市場開盤”,空調企業的本質就兩個:一是,聚焦核心商家力量,通過收款出貨,搶占渠道的資金和貨源,打出一輪市場經營的新節奏,釋放出行業只有敢搶敢拼一條路;二是,展示企業動作和態度,讓行業和市場上的商家和客戶了解企業的發展和動作,釋放企業的競爭實力和發展動力,在氣勢上不能輸掉。

當然,空調廠商在最近幾年家電市場持續低迷的通道中,還能保持“淡季旺做”並逆勢擴張的信心,也很直觀:一是,很多家電品類都進入存量通道,但空調卻是存量和增量並舉,特別是在中部、西部等地下沉鎮村市場,仍然有大量用戶剛需;二是,相對于其它家電,很多家庭都是單台購買,空調至今仍然是多台購買,不管是家用中央空調占比提升,還是挂機櫃機都是多套化。

二是,價格降幅小,政策資源讓利動作大

梳理今年以來各個空調企業的市場開盤政策,家電圈看到,表面上新年度的空調價格並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很多空調企業的價格並未創新低;實際上結合企業的開盤政策,包括現場打款返現金、獎車,以及特價機等資源,很多空調企業爲了爭取商家的打款提貨,已經將政策包裝一步到位,目標就是爲了年初搶單和搶客戶。

無論是一線的頭部企業,還是三四級的中小企業,今年空調市場開盤的産品價格並未出現明顯的大跌調整,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家電圈認爲,一方面,空調企業不希望出現開年就價格亂戰、惡鬥,爲後續市場操作和經營預留空間,將價格明牌穩住不動,也給自身的經營預留空間;另一方面,通過政策資源包裝的暗牌,比如打款現金返利等真正讓經銷商有利潤和實惠,更爲商家自主降價促銷搶單留空間。此外,在現有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留給中小空調企業的降價降本空間非常有限,面向經銷商的供貨價如果一味地走低,企業自身的經營也很難保障。

這並不意味著,空調價格在接下來的市場經營中不會出現變化。包括面向商家的供貨價,以及面向用戶的零售價,均存在一輪調整空間。主動權卻掌握在美的、格力等少數大企業手中,只要大企業不動價格,中小企業即使動價格也只是會面向渠道客戶讓利,而不是終端用戶搶單。

今年以來空調産業的經營思路,較前幾年出現明顯變化:一,市場經營主動權在少數大企業手中,大企業這幾年的經營邏輯就是“一定規模下的利潤最大化”,追求的是利潤和質量,由此給很多中小企業留出一定的生存空間;二,渠道拓展呈現線上與線下分布式的走勢,線上線下都在拼價格搶銷量,也都在追求一定的利潤,因此價格戰只在五一、618、雙11等促銷節點打響,其它周期更多還是拼人脈、拼服務、拼能力。

三是,市場好壞不重要,廠商只有爭先一條路

這幾年空調市場,在家電大盤整體調整,消費步入成熟期降速的背景下,難言樂觀。但很多空調企業和商家的動作卻是積極主動,不乏海爾、奧克斯等大企業逆勢挺進上遊建立壓縮機工廠,還有TCL等企業改造老舊工廠提升産能,以及飛利浦等企業投資建廠等動作。

毫無疑問,在空調産能早就過剩、市場需求早就飽和等背景下,空調企業逆勢擴張,表明一個重要的産業信號:市場從來沒有“爭與不爭”的選擇題,而是“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拼搏題。

在這一背景下,2024年家電市場,衆多空調企業和商家的態度,再次引發整個産業的集體反思:市場好不好、需求強不強,決定權從來不在家電廠商手中;産業政策的以舊換新補貼、消費券何時能出台、補貼力度和覆蓋範圍有多大,也是不確定性的事情;但是,面對市場和用戶,爭或不爭卻掌握在家電廠商自己的手中。

對于今年的家電市場變化和競爭走勢,唯一的應對就是爭,唯一策略就是主動出擊亮劍,唯一的信心來自于廠商對于家電行業的堅守以及別無它路可走的倒逼。

無論是格力、美的、海爾,還是奧克斯、海信、TCL,或是小米、長虹、松下、飛利浦,以及美博、盈田、月兔等企業,空調産業接下來沒有選擇題,只有一條路的爭搶向前走,或者就是幹脆退出。

版權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0 阅读:284

家電圈

簡介:覆蓋家電企業商家的垂直一體化價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