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有四不隨”,別管好不好意思,這四種禮不要去,沒有任何意義

梧桐嗚 2023-12-14 18:19:52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擊一下“關注”,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您的支持是小編堅持創作的動力。

前言

如果有一個很久不聯系的同學或者親戚邀請你參加宴席,那麽到底該不該去?

由于好久不聯系的緣故,也不清楚到底該不該去隨禮,隨的話怕自己有事他們不來,不隨的話又拉不下面子。

其實有著四種宴席,是不用過去隨禮的,一味地隨禮是否合理?隨禮的真正意義是什麽?

有去無回的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人們最重視的就是禮尚往來,這不僅可以增加人們的感情,還能以真心換真心。

可是隨禮這種事情卻不能是單方面的行爲,在生活中就有這麽一群人,他們家裏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都會四處的發放請帖,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然後讓人給他們隨禮。

其實單單的隨禮並不是什麽難事,但等到我們有什麽事情邀請他參加的時候,這些人就會立馬換上另一副嘴臉,總會想方設法的拒絕下來。

其實這種人根本就不是家裏有事,而是不舍得自己口袋裏的錢,所以這種人的宴會,能不去就盡量不要去,能不隨禮就盡量不要隨禮。

因爲參加他們的宴會,完全屬于“肉包子打狗”的行爲,完全有去無回。而他們也不是沒有這經濟實力去給你隨禮,而是他們打心底覺得你不值得他們去隨禮。

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即使真的有事情也會先發個“紅包”表示祝賀,等到之後有機會見面的時候,親自站出來表示歉意。

俗話說的好:“來而不往非禮也。”那種完全得不到任何回饋的交情,是沒有必要去維護的。也不要因爲這樣的事情而浪費感情,搞得自己事後非常的不愉快。

當別人放下臉面選擇不隨禮的時候,大家也要學會拒絕,在他們邀請你的時候不做任何的付出。

擔任這不是在教大家當“老賴”,以上的前提是有人先做出無情無義的事情,畢竟禮尚往來這個前提還是得有的,不能只一昧的選擇付出。所以如果大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一定要懂得拒絕。

只爲利益的宴會

這樣的宴會,顧名思義就是以各種借口大辦宴席的人,他們會在之前大張旗鼓的到處宣言,只爲身邊的朋友來後拿到禮金,從而充實自己的口袋,來滿足自己想要發財的心。

這種宴會和普通的宴會不一樣,在農村,但凡家裏有個大事情,都會邀請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前來,他們准備飯菜的錢,完全要比所收到的禮金要多得多。

而還有這麽一群人,他們不管是結婚生子,還是自己孩子的滿月,只要是有意義的日子,總會邀請身邊的朋友大辦宴席,給人一種很重視禮儀的感覺。

但實際上這樣的人有一肚子的花花腸子,他們就是想以此爲借口,到處搜刮份子錢。其中一大部分的宴席,原本家庭內部的人參加就可以,但是他們就是非得大張旗鼓。

因爲他們已經摸透了身邊人不好意思拒絕的特點,尤其是身邊親戚,基本上都是低頭不見擡頭見的人,所以他們去後肯定會多少隨禮。

正是有著這樣的看法,他們才會肆無忌憚的大擺筵席,對方也不會因爲一次吃飯而翻臉,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吃啞巴虧。

還有一部分人,因爲身邊的人經常大擺筵席,每次去的時候都得隨禮,長此以往手中的錢自然不太富裕,後續如果在遇到別人的宴席,自然會減少份子錢的數量。

可這樣的行爲在不了解實情的人看來,非但不會理解這個人的難處,反而還會怪這個人的份子錢一次比一次少。

所以對于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做法,顯然是要學會拒絕的,以各種理由各種托辭表現出自己不想去的意圖,不要覺得是親友便覺得難堪,對這種行爲堅決抵制。

久未聯系人的禮

還有就是很久沒有聯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一個許久沒有聯系的老同學,突然在某一天打電話找你,回憶之前的點點滴滴,說想要來見面的想法。

剛遇見這樣的情況,人們第一時間一定會感到詫異,甚至心裏還會打退堂鼓,但內心還是不好意思拒絕。

可等到一見面的時候,他就表示想要求你辦件事,並且還拿著非常貴重的禮物,如果是不違背道德的事情還好,但太難的事情如果拒絕的話,那個人又會說自己的不好。

如果禮物留下了,事情也沒辦成,白白地收了份禮,自己肯定想要找機會還回去,不還回去的話又覺得欠了人家的,俗話說“拿人的手短”。

如果對方人品不好的話,還會到處說你的不好,讓人少和你接觸,搞得自己很尴尬。

還有的人一見面,就會邀請你去參加他們的婚禮等宴席,這樣的事情隨禮是必須的,可之後輪到自己辦事情的時候,這個人卻玩起了失蹤,怎麽也聯系不上,很是讓人下頭。

真正的友誼是不會和利益挂鈎的,對方這樣做,就是在拿你當韭菜在割,那麽這種人還有什麽交往的必要呢?

“自作多情”的禮

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你感覺和一個人的關系很好,可當人家舉辦宴席的時候,卻沒有想起來叫你。

這樣的事情多半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小時候覺得兩個人的關系很好,有什麽事情都會第一時間的告訴對方,可對方轉頭就把你的“小秘密”當成笑話告訴給了其他的人。

當人家結婚或者生孩子的時候,你覺得你們的關系很好,不管人家叫沒叫你參加婚禮,都會一股腦的給對方送上禮物,可是對方打心底就沒把這個事情當回事。

而這種情況就叫做“不請自來”,就算你送了禮,到時候也是熱臉貼冷屁股,根本不受歡迎。

所以在沒有接到對方正式邀請的時候,不要主動的“貼”上去,這樣非但不能引起對方的感恩,甚至還會讓人覺得煩,之後更是會成爲“笑話”,得不到任何的回報。

結語

在中國社會中贈禮確實占據了一個無法忽視的位置,但更應該強調正確理解並遵循其中蘊含著深刻智慧與教育意義的傳統規範。

恰如其分地選擇是否贈送禮物、何時贈送以及送什麽樣類型與價值範圍內的禮物,則會變成一門真正意義上促進個體間相互尊重、增進友誼的事情。

送禮是一種文化傳統和社交禮儀,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一種討好求利的手段。在選擇送禮的時候,我們要慎重思考,不受邀請時不應隨禮,不應對無回饋的人隨禮。

6 阅读: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