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爲何救不了蜀國原因:鄧艾在劉禅宮裏發現一件東西可以解釋

保言包語 2024-03-02 19:47:27

滅蜀後,鄧艾在劉禅宮裏發現一件東西,才知諸葛亮爲何救不了蜀國

蜀漢國力日衰

三國時期,蜀漢一度在劉備的領導下國力強盛,占有巴蜀和荊州的廣袤土地。但自219年的樊城之戰開始,蜀漢運氣不濟,國力開始日衰。

當年,蜀漢名將關羽率大軍占領襄樊,一舉殲滅曹軍,功勳卓著。誰知東吳趁機派遣大將呂蒙偷襲襄樊,奪取後方據點江陵,斷絕關羽退路。關羽倉皇後撤,在麥城最後兵敗被擒殘殺,身死,荊州失。

劉備聞訊大怒,誓要爲關羽報仇雪恨。然而好兄弟張飛也在此時病逝,劉備元氣大傷。直到221年劉備才發動夷陵之戰,欲向東吳報仇。但此戰劉備大敗而歸,自己也于次年去世。

劉備的逝世對蜀漢打擊極大。劉禅繼位後,諸葛亮以智慧和忠誠輔佐新主。但劉備晚年的軍事失利已使國力衰弱。雖然諸葛亮努力經營,但實力已不如曹魏。先主在世時,蜀漢尚能保有荊州等地,現今實力大不如前。

鄧艾占領成都

到了263年,魏國大將鄧艾認爲時機已到,要乘蜀漢衰微之機吞並其地。他率軍沿小道進入蜀境,很快攻至成都城下。

劉禅望見魏軍氣勢洶洶,知大勢已去。他召開朝議,與群臣商討對策。大臣們也意識到蜀國已經難以獨立,建議劉禅開城投降,保全性命。

劉禅雖不舍,但爲了人民著想,還是決定投降。最終劉禅帶著皇室出城迎接鄧艾,蜀漢正式滅亡。

鄧艾得城後十分驚訝,他原以爲至少要在成都打一場硬仗,沒想到劉禅不戰而降。劉禅的反常舉動更加強了鄧艾的疑惑,他決定進一步調查劉禅投降的原因。

檢閱蜀漢檔案

爲弄清劉禅輕易投降的原因,鄧艾來到蜀宮,仔細檢查蜀漢官方檔案。當他翻閱“人丁簿”時,發現蜀漢總人口才百萬左右,軍隊卻有十余萬。

按常理,一個國家軍隊占總人口的比例最多只有1-2%,即便是用兵頻繁的秦國,這個比例也就6%左右。但蜀漢的10%明顯異常,預示著國力瀕臨枯竭。

原來,蜀漢是靠著長期疲于民力,才勉強維持到現在。光靠少量老弱婦孺,根本無法提供充足賦稅支撐軍隊。檢查檔案後,鄧艾恍然大悟劉禅投降的必然性。

諸葛亮掩蓋真相

鄧艾還意識到,蜀漢的頹廢之勢是由諸葛亮通過北伐等戰役掩蓋的。諸葛亮智謀過人,讓外界誤以爲蜀漢實力依舊強大。

事實上,劉備在夷陵之戰前就已無力出兵。諸葛亮的北伐也都規模不大,更多是防禦性質。他去世後,姜維每次北伐都令國力更加消耗。表面上諸葛亮死守邊疆,實則蜀漢早已空虛。

劉禅不願同歸于盡

到鄧艾來攻時,劉禅明智地選擇了投降。他深知蜀漢已強弩之末,與魏國同歸于盡只會害蒼生。投降不僅可以保命,還可以過上富足生活。

劉禅放棄了無謂抵抗,避免重複劉備的失敗。開城投降既保全了宗室性命,也減少了平民犧牲。劉禅的抉擇明智而人性,也使他得到“備不如禅”的高評價。

0 阅读:50

保言包語

簡介:從曆史中窺探生活,從生活中回顧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