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布《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技術指南》專家“手把手”教您如何幫助孩子“多病共防”

沈陽晚報 2024-05-27 10:35:35

近日,國家疾控局發布了《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技術指南》引起不少學生和家長們的關注。《指南》首次明確了學生常見病“多病共防”的概念,比如近視、超重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心理健康問題等學生群體較爲常見的疾病,往往除了疾病本身,還會連帶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國家倡導多病共防、構建三級防控體系,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那麽,針對家長們較爲關注的兒童肥胖、多動、近視及脊柱側彎等問題,相關專家給出了詳細解讀和指導建議。

兒童肥胖易導致高血壓等 多種並發症

近日, 在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兒科病房,副主任劉丹反複對一位患兒和家長說:“一定要調整飲食結構,控制好體重,適當運動。”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正在長身體,白白胖胖不好嗎?爲什麽一定要控制體重呢?”原來,今年剛剛12歲的小美(化名)此前因爲間斷頭痛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爲糖尿病、代謝綜合征、脂肪肝、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劉丹介紹,入院時小美體重90公斤,身高168厘米,體重指數爲31.8。“體重指數是衡量肥胖的標准,大于等于28即爲肥胖。”小美入院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治療,血壓、血糖都恢複平穩,順利出院。出院時,劉丹對小美及家屬反複強調:“一定定期到門診複診。”

對于兒童來說,肥胖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健康有著更嚴重的威脅。我國兒童肥胖問題不容忽視。據統計,2015—2019年以來,6歲以下兒童的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分別爲6.8%和3.6%,6歲以上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分別爲11.1%和7.9%。兒童肥胖的病因,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外,現更多與環境因素關系密切。比如飲食結構不合理、運動時間少、學習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兒童肥胖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比如兒童高血壓、缺血性心髒病和中風、心律失常、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哮喘、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還可導致骨骼肌肉疾病、心理行爲障礙等。” 劉丹介紹。

低齡段兒童視力有問題 日後危害更大

日前,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眼科醫生馬譽铷走進和平區一所幼兒園,帶來了“愛眼護眼小課堂”,爲小朋友和老師們講解幼兒近視的防控。馬譽铷表示,如今電子産品的普及讓小朋友們很難在生活中脫離電子屏幕,而電子屏幕對低齡兒童的眼健康有很大影響。“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在看過動畫片或玩過電子遊戲後,看東西有頻繁眨眼、眯眼、歪頭的情況,甚至直接說看不清楚,這時就要警惕是不是眼睛出現了問題。而過長的屏幕時間還容易使幼兒患上角膜炎、結膜炎等眼病。” 馬譽铷說。

當然,雖然電子屏幕並非一定導致近視的發生,但從幼兒起就應重視視力保護、進行近視防控是十分必要的。從醫生角度看,近視所帶來的健康風險並不少。馬譽铷表示,如果兒童在低齡階段出現近視問題,不僅會對日後的視力健康産生較大影響,也會影響兒童的學習、體育活動等,而這些又與兒童心理、身體素質等有較大關聯。

醫生提醒,受北方氣候條件影響,很多家長更願意帶孩子去一些室內的遊樂場,以爲同樣可以起到“防控近視”的效果,“室內淘氣堡可不能預防近視!要保證讓孩子在充足自然光照下進行戶外活動,每天不少于2小時,每周至少10小時。如果天氣原因導致無法出門,就要多在靠窗的地方玩耍活動。” 馬譽铷說。

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 可能與睡眠問題相關

很多家長苦惱于孩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在醫生看來,兒童的很多行爲問題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其實都與睡眠問題相關。在此前的國際睡眠日義診活動中,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王華表示,睡眠障礙兒童也會出現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這兩者互爲因果,相互影響。“很多有睡眠障礙的孩子,白天會出現多動,與人交往時易沖動,脾氣暴躁,睡眠不足會加重其他睡眠障礙症狀,比如夢魇。就是俗稱的做噩夢,甚至出現夢遊。”

醫生表示,兒童睡眠障礙一般發生在2-12歲的兒童身上,是指在睡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影響睡眠的異常表現。它可以由身體某系統的功能失調引起,也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可直接影響兒童的睡眠結構、睡眠質量以及睡眠後複原程度。及時發現孩子的睡眠問題,給予有效的幹預十分重要。“睡眠關系著兒童的智力發育、大腦發育,睡不好容易影響兒童認知,比如記憶力障礙、注意力缺陷、執行功能欠佳和情緒問題等。對于兒童來說,高質量睡眠有助于兒童的智力發育、體格生長和健康成長。” 王華說。

沈陽市兒童醫院康複醫學科二病房副主任醫師董頂寶表示,在兒童出現睡眠問題時,臨床上通常建議以行爲治療爲主。父母的支持、鼓勵和安慰對睡眠問題的解決是相當重要的。應了解孩子潛在的憂慮並隨時提供可能的支持,決不能粗暴地恐嚇和懲罰。

避免脊柱彎曲異常 糾正不良坐姿和運動姿勢

沈陽市兒童醫院康複醫學科脊柱康複團隊曾針對沈陽市一、二、三年級約九十名小學生進行脊柱篩查工作。篩查發現約70名小學生存在姿勢異常及不同程度的脊柱發育問題,包括兩肩不等高、兩側肋緣不等高、兩側骨盆不等高、脊柱兩側體表不等高等問題,嚴重程度不等。據了解,孩子長時間坐姿不良或者長期背負過重的書包可能導致脊柱側彎。盡管市兒童醫院的樣本數量不大,但青少年脊柱健康問題由此可見一斑。

那麽如何來判斷孩子是否出現脊柱側彎呢?沈陽市骨科醫院小兒骨科醫生趙小明表示,家長可從孩子後面去看兩側的肩膀是不是等高,脖子是不是有一個偏斜,兩側的腰線是不是對稱。“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前屈實驗,把雙腳並攏與肩同寬,雙手指腳尖,彎腰彎90度,家長可以從前方或者從後方去看,孩子背部兩邊高低是否等高。”趙小明說。

醫生表示,非結構性脊柱側彎一般是由不正確的坐姿或運動姿勢導致。家長可以改正孩子的不良姿態,比如改正跷二郎腿等。這些姿勢往往通過主動或者被動的調整,脊柱是能回到中線的。如果孩子發生結構性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在20度以下,建議定期觀察。可以做一些康複性的訓練,比如單杠、遊泳;在25度以上45度以下這個區間,並且是處于生長期的,可以通過矯正支具的治療;如果側彎的度數大于45度了,需要尋求正規醫院醫生的幫忙了。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丁卉

編輯 李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