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肉價整體下行,雞蛋小幅回落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新京報食物鏈 2024-05-21 13:00:20
本欄目數據由新發地批發市場數據統計部門每日統計新發地數百個商家後彙總得出,在綠松鼠獨家刊發,同時上報國家農業部市場信息司。

白條豬價格走勢

上周(5月11日—5月17日)前期,白條豬批發的平均價略有下行,周後期反彈,周內價格基本上呈現先抑後揚的走勢。

5月17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是18.90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5月10日)的17.80元/公斤上漲6.18%;比上月同期(4月17日)的17.90元/公斤上漲5.59%;比去年同期的16.25元/公斤上漲16.31%。周環比大幅上漲;月環比明顯上漲;年同比大幅上漲。上上周末價格同比上漲6.91%,上周末同比漲幅明顯放大。

上周,新發地豬肉日均上市量爲1549.14頭,比上上周(5月4-10日)的1505.57頭增加2.89%, 去年同期,白條豬日均上市量爲 1758.71頭,年同比下降11.92%。 上周 ,白條豬批發的平均價繼續震蕩調整,並且在反複波動中有所上行,如果按照周環比來看,周內價格上漲的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

肉價周環比有比較明顯的漲幅,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毛豬的價格在近期處于反複調整的過程中,價格有波動上行的迹象。價格波動上行,主要是養殖場對低價格有抵制態度,有壓欄惜售現象。這種現象反映到毛豬的單重上,就是大體型白條豬在上市的白條豬中占比較大。從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單重來看,單重普遍集中在100公斤/頭左右,大體型白條豬的占比較大,這些大體型白條大多都是推遲1個月以上才出欄的毛豬;一個是屠宰廠每日的入場交易量也存在著較大的波動,常常出現有屠宰廠不能按時入場交易的現象。從新發地市場上周價格的波動背景來看,一旦有屠宰廠缺席,沒有入場交易,當日白條豬的批發價肯定會出現反彈。上周後期有屠宰廠缺席,導致周後期肉價波動的幅度加大,並且在波動中推動價格走高。

如果從稍微長點兒的時間段來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仍然處于比較合理的區間,毛豬供應不存在短缺的狀況,供應能力仍然處于比較充裕的狀態,短時間推遲出欄,終歸還是要進入市場,毛豬供應充足的狀態還難以改變,短時間推高價格最後還是會出現回落的。所以推遲出欄主要是預期的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肉價的走勢,上周期肉價調控的成果是可以預見的。

隨後,肉價還會出現一些波動,這些波動暫時不具備趨勢性,僅僅是價格的反複調整而已。

雞蛋價格走勢

上周前期,雞蛋價格小幅回落,周後期連續反彈。

5月17日,新發地市場雞蛋批發平均價是8.20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5月10日)的7.39元/公斤上漲10.96%;比上月同期(4月17日)的7.34元/公斤上漲11.72%;比去年同期(5月17日)的9.09元/公斤下降9.79%。周環比大幅上漲;月環比小幅上漲;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年同比下降22.78%,上周同比降幅明顯收窄。

上周前期,蛋價延續上上周後期的走勢,繼續緩慢回落,但是到了周中期,蛋價則開始穩步上漲,而且漲幅比較明顯,使得周環比有了10%以上的漲幅,並且上漲的步伐還沒有止步。如此明顯的漲幅,出乎許多人發預料之外,也使一些養雞場始料未及,並且促使一些養雞場開始著手准備新雞的補欄。據悉,由于近期蛋價漲幅比較明顯,雛雞的補欄開始火熱,雛雞孵化場的訂單明顯增加,購買雛雞需要排隊等候。

對于此波蛋價的上漲,也有一些人士把它歸結爲期貨的拉動。因爲近期,蛋價相對低迷,低價格對需求産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雞蛋的銷售速度是有所加快的,但是銷售速度加快並沒有導致雞蛋出現短缺,雞蛋供應仍然充足,蛋價不存在連續反彈發基礎。因此,有一些人士認爲,前段時間南方地區連續降雨及高溫,影響了當地雞蛋的産量,一些蛋商加大了對北方雞蛋的收購量,北蛋南運,推動了北方産區雞蛋價格的上漲。也有一些人士反映,在北蛋南運過程中,既拉高了北方地區雞蛋的價格,同時由于大量雞蛋進入南方市場,也促使南方地區雞蛋價格的下降,一些地區的蛋價甚至出現了倒挂。

總之,本輪蛋價的上漲,基礎並不牢固,如果放到稍微長一些的時間段來看,也僅僅是蛋價的一次波動而已。

蔬菜價格走勢

上周前期,蔬菜的整體價格有所下行,周後期反彈回落。

5月17日,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是2.94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5月10日)的3.02元/公斤下降2.65%;比去年同期的3.21元/公斤下降8.41%。周環比小幅下降;年同比明顯下降。上上周末,價格同比下降8.76%,上周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上周,蔬菜的整體價格呈現波動下行的走勢,季節性下降的態勢比較明顯。季節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産地繼續北移,目前鮮嫩蔬菜的主要供應地已經北移到北京及北京以南地區,特別是河北中南部地區,成爲了北京市場蔬菜的主要供應地,距離近,運輸、保鮮的費用降低,爲蔬菜價格的下降提供了客觀有利條件;同時,由于此茬蔬菜相繼形成批量上市條件,供應能力充足,爲菜價下降提供了有利的基礎。

今年開春以來,由于前期曾經受到低溫雨雪天氣的影響,一部分正處于生長期的蔬菜有減産現象;也有一部分蔬菜被迫推遲了種植期,造成前期菜價季節性下降的特征並不很明顯。進入上周以後,産地北移到北京及北京以南地區以後,一些推遲上市的蔬菜在上周相繼開始上市,並且産量在逐漸增大,2月份的低溫對北京市場蔬菜供應的影響則明顯減弱甚至消除,使得蔬菜的供應形勢總體向好。

至上周,鮮嫩的小品種蔬菜價格整體滑入谷底,茄果類蔬菜的價格整體穩中有降,其中黃瓜的價格由于河北黃瓜集中上市,目前已經陷入低谷,圓茄、西葫蘆、西紅柿的價格隨著後續産量的增加也在緩慢下降;河北中南部及山東多地的豆角類蔬菜也進入集中上市階段,豆角類蔬菜的價格整體下滑,下降到今年以來的最低點;北京及周邊地區的芹菜、圓白菜、大白菜、娃娃菜等葉類菜的價格也在不斷地探底。多種蔬菜的價格同時下降,使得蔬菜的整體價格呈現波動下行的走勢,上周的價格已經下降到今年以來的低點。

隨後,北京地區蔬菜的主要供應地還會繼續停留在北京及北京以南地區一段時間,此地域蔬菜的産量也繼續保持供應充足的狀態,價格還會繼續保持低位運行的狀態並且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不過,也有小部分蔬菜的價格會有所回升,特別是一些價格已經跌入谷底的蔬菜,農戶有提前清除改種下一茬蔬菜的現象,但是蔬菜的整體價格仍然會呈現波動下行的走勢。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供稿 編輯 / 劉歡 關注新發地 獲取更多菜價信息 本文爲綠松鼠(ID:xjbxinshipi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0 阅读:4